《救生集》~ 卷三 (33)
卷三 (33)
1. 小兒門
治小兒寒熱,驚癇發熱。,用荊芥柴燒瀝一杯,入薑汁二匙,消痰如神。
又驚癇嚼舌,迷昏仰目。,牛黃一豆許,研,和蜜水灌之。
急慢驚風,用山慈菇以灰水浸一宿,蒸三次曬乾,以上好七醋磨漿入口內,以雞毛刷七次,痰即下。
小兒溏泄,柿餅燒熟,食之即止。
小兒頭上肥瘡方,陳鹽魚一塊,以香油炸焦,去魚。以油搽瘡。
又方,以編筐籃之葛條煅灰,燈窩油調,塗之。
治腹內蟲疼方,(此方照單加倍研末,糖拌。每晨用三錢,兒大至三五錢亦可)。
烏梅一個,老薑三片,榧子十個,花椒十四粒。黑糖少許。煎服,蟲盡出矣。
小兒誤將竹木刺入眼內,白頸蚯蚓掐斷,滴血入眼,刺即出。
小兒天疱瘡,大黃、連翹、皮硝、地骨皮各等分。水二碗煎一碗。待冷,以雞毛搽上。
又方,以生百合搗塗,一二日即安。
又方,取絲瓜汁調辰粉頻搽之。
綠雲丹(治小兒中風厭),銅綠不拘多少,面麩為丸如梧子大。每以酒化開,煎薄荷湯服一丸、須臾吐痰涎如膠。
小兒痘瘡疳蝕膿水不絕,以蠶繭一枚,將生白礬末填滿,煅枯為末,擦之甚效。
小兒痘瘡入目,(羞明生翳,飛鴻集方),畢澄茄研極細末。吹少許入鼻中三五次效。
小兒疳瘡,用大棗(去核)填入綠礬,燒存性。研貼之,或以香油調搽亦可,並治耳生爛瘡。
瘡中生蛆,綠礬末摻貼,即化為水。
小兒疸瘧,壯熱不寒。,黃丹二錢,蜜水和服,冷者酒服,名鬼哭丹。
小兒痢疾,黃連,黃芩,陳皮,甘草。以水煎服,赤痢加紅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小兒食積痢(此名保和丸),神麯,蒼朮,滑石,白芍,黃芩,白朮,甘草,陳皮。以水煎服。一方加茯苓。
小兒滿口生瘡,江茶,粉草,共為末敷之。一方加黃丹。
又方,苦參,黃丹,五倍子,青黛。共末」搽之效。
小兒夜啼(此邪熱乘心),黃連(薑汁炒)一錢,甘草,用竹汁葉二十片煎服。
芎黃散,治小兒齒遲,川芎、山藥、當歸、白芍(炒)甘草(炙)各二錢五分。共末,白湯調。食後服,乾末搽牙根。
菖蒲丸,治小兒語遲。
人參、石菖蒲、麥冬(去心)、遠志(去心)、川芎、當歸、乳香、硃砂各二錢。共末,蜜丸如黍米大。用米飲食遠服三十丸。
虎骨丸,治小兒行遲
虎頸骨(酥油炙)、生地、雲苓(去皮)、棗仁(去殼炒)、肉桂(去粗皮)、牛膝(洗去蘆)、防風、當歸,川芎各五錢。共為細末,蜜丸如黍米大。木瓜湯下三十丸。
靈礬散,治小兒蟲咬心疼
五靈脂二錢,白礬(火枯)半錢,共末,每服二錢,水一盞。不拘時煎服,當吐出蟲即愈。
白話文:
小兒門
治療小兒發冷發熱、驚風抽搐時發燒:用荊芥柴燒成的灰燼瀝出的水一杯,加入薑汁兩湯匙,能像神一樣地消除痰液。
治療驚風抽搐、咬舌頭、昏迷、眼睛向上翻:用一點點牛黃,磨成粉,用蜜水調和灌下去。
治療急性或慢性驚風:用山慈菇浸泡在灰水中一晚,蒸三次曬乾,然後用上好的醋磨成漿,塗入口中,用雞毛刷七次,痰就會排出。
治療小兒腹瀉:將柿餅烤熟,吃下去就會止瀉。
治療小兒頭上的膿瘡:取一塊陳年鹹魚,用香油炸焦,撈出魚。用炸出的油塗抹瘡口。
另一個方法:將編織筐籃的葛藤條燒成灰,用燈油調和,塗抹在瘡口。
治療腹內蟲痛:(這個方子需要按照原方劑量加倍磨成粉,用糖拌勻。每天早上服用三錢,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吃到三五錢)。烏梅一個,老薑三片,榧子十個,花椒十四粒,黑糖少許。一起煎煮後服用,蟲就會全部排出。
小兒不小心被竹木刺扎到眼睛裡:掐斷白頸蚯蚓,將血滴入眼中,刺就會出來。
治療小兒天疱瘡:用大黃、連翹、皮硝、地骨皮各等分。用水兩碗煎成一碗。待冷卻後,用雞毛塗抹在瘡上。
另一個方法:將生百合搗爛塗抹,一兩天就會好。
又一個方法:取絲瓜汁調和辰粉,頻繁地塗抹在瘡上。
綠雲丹(治療小兒中風厭食):銅綠不拘多少,用麵粉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用酒化開,煎薄荷湯送服一丸,很快就會吐出像膠水一樣的痰液。
小兒痘瘡潰爛化膿不止:取蠶繭一個,用生白礬粉填滿,煅燒成炭粉,擦在瘡上非常有效。
小兒痘瘡侵入眼睛:(出現怕光、生翳膜的狀況,用飛鴻集方)將畢澄茄磨成極細的粉末。吹少許到鼻孔中三五次就會有效。
小兒疳瘡:用大棗(去核)填入綠礬,燒至性存。磨成粉末貼在瘡上,或者用香油調和塗抹也可以,同時可以治療耳朵的爛瘡。
瘡口中生蛆:將綠礬粉末敷在瘡口,蛆蟲就會化成水。
小兒患上瘧疾,發高燒但不發冷:用黃丹二錢,用蜜水調和服用,如果患者怕冷就用酒送服,這個方子名叫鬼哭丹。
小兒痢疾:用黃連、黃芩、陳皮、甘草。用水煎煮後服用,赤痢(大便帶血)就加入紅花、桃仁,白痢(大便帶白黏液)就加入滑石粉。
小兒因消化不良引起的痢疾(這個方子叫做保和丸):用神麯、蒼朮、滑石、白芍、黃芩、白朮、甘草、陳皮。用水煎煮後服用。另一種配方可以加入茯苓。
小兒滿嘴生瘡:用江茶、粉草,一起磨成粉末敷在瘡口。另一種配方可以加入黃丹。
又一個方法:用苦參、黃丹、五倍子、青黛。一起磨成粉末,塗抹在瘡口,效果很好。
小兒夜間啼哭(這是因為邪熱侵擾心神):用黃連(用薑汁炒過)一錢,甘草,用竹葉二十片煎煮後服用。
芎黃散,治療小兒出牙遲緩:用川芎、山藥、當歸、白芍(炒過)、甘草(炙過)各二錢五分。一起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和。飯後服用,也可以用乾粉擦牙根。
菖蒲丸,治療小兒說話遲緩:用人參、石菖蒲、麥冬(去心)、遠志(去心)、川芎、當歸、乳香、朱砂各二錢。一起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像黍米那麼大。用米粥或米飯送服三十丸。
虎骨丸,治療小兒走路遲緩:用虎頸骨(用酥油烤過)、生地、茯苓(去皮)、酸棗仁(去殼炒過)、肉桂(去粗皮)、牛膝(洗去蘆頭)、防風、當歸、川芎各五錢。一起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丸子,像黍米那麼大。用木瓜湯送服三十丸。
靈礬散,治療小兒蟲咬心痛:用五靈脂二錢,白礬(火烤至乾燥)半錢。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煎煮。不拘時服用,吐出蟲子就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