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白主人

《救生集》~ 卷三 (3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2)

1. 小兒門

小兒口疳,人中白(煅黃),黃柏(蜜炙焦),共為末各等分,入冰片少許,青布拭淨,摻之。

走馬牙疳(言患迅速不可遲延故也,多屬痘症餘毒所中,又有雜病熱甚而成者,其患牙根腫爛,隨便黑腐作臭。有五種不治:黑腐不脫不治,牙落無血不治,穿腮破唇不治,用藥不效不治)。初起用:

人中白(溺壺者佳煅紅)二兩,兒茶一兩,黃柏、薄荷青黛各末六錢,冰片五分,研極細末。先用溫湯漱淨,吹藥疳上,日用六七次。吹藥後,涎從外流為吉,涎毒內收為凶。內服:

蘆薈、銀柴胡、胡黃連、川黃連、牛旁子、元參、桔梗、山梔、石膏、薄荷、羚羊角各五分,甘草、升麻各三分。水二盅、談竹葉十片煎六分。食後服。此方雖穿腮破唇並宜服之。

小兒口瘡(不能吮乳),蜜陀僧為末醋調,塗足心,愈即洗去。

小兒胎剝,兩大腿近小腹頭生瘡,皮脫開,漸延小腹則不救,此名胎剝。

用黃柏炙研,以豬膽汁調塗之,或加伏龍肝末等分共調,塗之。

嬰兒胎瘡,滿頭者用水邊烏桕樹根曬研,入雄黃末少,許,生油調搽

小兒赤遊風,此丹行於心上即死。急用白菜搗敷,即止。

小兒浮腫,絲瓜、燈草、蔥白等分煎汁。飲之少許,余多之湯遍身浴之。

小兒咳嗽,麻黃、防風、荊芥各三錢,為末,綠豆麵五錢,研勺杏仁三錢煎湯調前藥。每服一錢上下,量兒大小服之。

小兒血痢,用馬齒莧搗汁一合、蜜二匙,空心煎服。

小兒痢疾,雞子一個,煮二三滾取起,去白用黃研細,以生薑汁半小杯和勻。兩小兒食之,不宜吃茶,其效如神。

小兒疳痢,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浸一夜,次早絞汁。頓服,日午乃食,極重者三服愈。

小兒疳痢、冷積、腹大、吐食、面黃、腿縮,母丁香七枚,為末乳汁和,蒸三次。薑湯服。

針砂丸,治小兒面黃肚大,積聚不消,不思飲食。

針砂(醋煅七次)四兩,皂角(火煅)四兩,厚朴(薑汁炒)一兩,青皮一兩,三稜一兩,陳皮、草烏、南木香、雄黃、檳榔,使君肉各一兩,鱉魚腳(醋浸焙乾)八隻。上藥研極細末,醋為丸如粟米大。空心調服,小兒一歲三分。

治急慢驚風六方

治急驚神方,用燈心二十根,長五六寸,蟬蛻七個,去頭足翅蓋,只用肚皮明殼,上好辰砂三錢,以新白紗紮緊,用線繫好墜於砂罐兩邊懸空,放水中。量小兒大小,或用水盅半,煎一盅,或用水一盅煎七分,服下即愈。

治小兒驚癇腹滿、大便青白,柏子仁末,溫酒調服一錢。

小兒驚風方,麝香五釐,硃砂二分,烏梅(去核)一個。共研碎,用親人血數點,再用鉤藤煎湯,與兒食之,驚風立愈。

白話文:

小兒口瘡

將人中白(煅燒成黃色)、黃柏(用蜂蜜炙烤至焦黃)磨成粉末,各取等量,加入少許冰片,用乾淨的布擦拭患處後,將藥粉敷上。

走馬牙疳(此病發作迅速,不可延誤,多半是出痘後的後遺症,也有因其他疾病發熱嚴重而引起的。症狀是牙齦腫爛,很快就會變成黑色腐爛發臭。有五種情況是不治的:黑色腐爛不脫落、牙齒脫落卻沒有血、潰爛穿透臉頰或嘴唇、用藥無效。)

初期治療方法:

將人中白(用尿壺煅燒成紅色,效果較好)二兩、兒茶一兩、黃柏、薄荷、青黛各六錢磨成粉末,加入冰片五分,磨成極細的粉末。先用溫水漱口清潔,然後將藥粉吹到牙疳患處,每天使用六七次。吹藥後,如果口水從嘴邊流出是好現象,如果口水向內收是壞現象。

內服藥方:

蘆薈、銀柴胡、胡黃連、川黃連、牛蒡子、玄參、桔梗、山梔、石膏、薄荷、羚羊角各五分,甘草、升麻各三分。用水兩盅,加入淡竹葉十片,煎煮至六分。飯後服用。這個藥方即使是潰爛穿透臉頰或嘴唇的情況也適用。

小兒口瘡(無法吸吮乳汁)

將密陀僧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塗抹在腳底,痊癒後洗淨。

小兒胎剝

兩條大腿靠近腹股溝的地方長瘡,皮膚脫落,如果蔓延到腹部就無法救治,這叫做胎剝。

將黃柏炙烤後磨成粉末,用豬膽汁調成糊狀塗抹,也可以加入等量的伏龍肝末一起調和塗抹。

嬰兒胎瘡

如果胎瘡長滿頭部,就用烏桕樹根(生長在水邊的)曬乾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雄黃末,用生油調和塗抹。

小兒赤遊風

這種病如果侵入心臟就會死亡。緊急處理方法是用白菜搗爛後敷在患處,可以立即止住病情。

小兒浮腫

將絲瓜、燈草、蔥白等份煎煮成汁。給孩子喝一點,剩下的湯藥用來給孩子全身洗浴。

小兒咳嗽

將麻黃、防風、荊芥各三錢磨成粉末,綠豆麵五錢,研碎的杏仁三錢煎煮成湯,用湯藥調和前面的藥粉。每次服用一錢左右,根據孩子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小兒血痢

將馬齒莧搗爛取汁一合,加入蜂蜜兩匙,空腹煎煮後服用。

小兒痢疾

將雞蛋煮到快熟時取出,去掉蛋白,只用蛋黃磨成粉末,加入半小杯生薑汁攪拌均勻。給兩個孩子吃,忌喝茶,效果很好。

小兒疳痢

用一升新鮮羊糞,加一升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絞汁。一次喝下,中午才能吃飯。病情非常嚴重的,服用三次就會痊癒。

小兒疳痢、冷積、腹部腫大、吐奶、面色發黃、腿部萎縮

用母丁香七枚磨成粉末,用母乳調和,蒸三次。用薑湯送服。

針砂丸

治療小兒面色發黃、肚子大、積食不消化、食慾不振。

針砂(用醋煅燒七次)四兩,皂角(用火煅燒)四兩,厚朴(用薑汁炒)一兩,青皮一兩,三稜一兩,陳皮、草烏、南木香、雄黃、檳榔、使君子肉各一兩,鱉魚腳(用醋浸泡後焙乾)八隻。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醋製成如小米大小的藥丸。空腹服用,一歲的小兒服用三分。

治療急慢驚風的六種方法

治療急驚的神效方

用燈心二十根,每根長五六寸,蟬蛻七個(去掉頭部、腳、翅膀,只用肚子上的透明外殼),上好的辰砂三錢,用新白紗紮緊,用線繫好懸掛在砂鍋兩側,放入水中。根據孩子年齡大小,或用水盅半煎成一盅,或用水一盅煎成七分,服用後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驚癇腹滿、大便青白

用柏子仁粉末,用溫酒調和服用一錢。

治療小兒驚風的藥方

用麝香五釐,硃砂二分,烏梅(去核)一個。一起研碎,加入幾滴親人的血,再用鉤藤煎湯,給孩子服用,驚風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