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集》~ 卷三 (30)
卷三 (30)
1. 小兒門
痘後毒,赤小豆末,雞子清調塗。
痘癤,天麻子仁一兩,松香一兩。石臼內搗千杵,敷患處。
痘風眼方,吳啟孫先生傳,荊芥穗、蒼耳子、北細辛、薄荷葉(炒去刺淨)、防風各等分。同煎好,傾入小瓷瓶內。對眼先熏後洗,洗後,用神佛前燈架上滴下油燭淚搽之,效。
痘風眼迎風流淚,不論年久,枯礬、皂礬各一錢,花椒五分。清晨用滾水衝於碗內,上用棉紙隔著,將銅錢一個壓於紙上,待自來熏蒸之氣水。每日早午晚三次溫洗,每劑可用三日,共九次。重者十服,輕者三五服除根。宜閉緊眼,只洗眼皮。
稀痘龍鳳膏,烏雞卵一個,地龍(取細小活者用一條,即田間蚯蚓也)。以雞卵開一小竅,入地龍在內夾皮紙封其竅,飯甑上蒸熟,去地龍。與兒食之,每歲立春日食一枚。
免痘絲瓜湯,五六月間,取絲瓜小小蔓延藤絲,陰乾約二兩五錢,收起包貯,至正月初一日子時,父母只令一人知,將前絲瓜藤煎湯。待溫,洗兒全身頭面上下,洗三年永不出豆,即出稀少。
油飲子,真麻油一斤,每日飲少許,飲盡亦免出痘。
硃砂散,硃砂大顆者佳,磨五七千下,用蜜糖調。服三五十次,亦免出痘,即出亦稀。
托裡散,治小兒痘疹初發之先宜服此藥。
官桂、黃耆、人參、甘草、白芷、防風、川芎、當歸、桔梗、川樸、木香、蟲蛻各五分。用水一盅煎半盅,溫服。
又方,痘未出時先受風寒發熱,或有驚病及解痘毒。
人參、甘草、雲苓、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西桔梗川芎、枳殼、地骨皮、天麻各等分,紫草少許。上水四碗、姜二片,薄荷二葉,煎服。倘先傷風微熱或有夾食,可服參蘇飲。
痘出四五六日未綻滿,人參五分,甘草(生用)三分,川芎四分,當歸六分,生耆七分,白芷四分,木香三分,紫草三分,桔梗四分,防風三分,川樸(姜炒)三分,上桂二分。水四盞煎三盞,服。
痘出七八日膿少,根窠欠紅或里作泄。
人參五分,甘草四分,雲苓五分,白朮六分,川芎五分,當歸六分,白芍五分,生耆一錢,官桂五分,生地六分,蓮肉五分。上用水四盞,姜三片、棗一枚,煎服。如痘十日、十一二日或泄瀉難住,可用木香散、異攻散加減服之。未出痘之先以解毒為主,瓜蒂灰、硃砂,蜜和服之亦可。
暑天出痘化毒湯,紫草、升麻各三錢,甘草、陳皮各一錢,黏米五十粒,上用水一盅,煎半盅。溫服。
小兒痘後餘毒腫痛,用健牛糞尖燒灰存性,以砂糖調下,屢效。
痘後餘毒生瘡不己,連翹五分,蒼朮(米泔浸一宿,去粗皮)五分,當歸七分,荊芥四分,川芎五分,赤芍、牛子(炒研)各五分,木通(去皮)、甘草(生用)三分,黃連四分,紫草(去蘆用茸)四分,生地(酒洗)八分。水一杯,煎二杯,作二服或作丸散亦可,滾水下。
白話文:
小兒門
痘後毒(水痘痊癒後的毒素):用赤小豆磨成的粉末,與雞蛋清調和後塗抹患處。
痘癤(水痘引起的癤子):將天麻子仁一兩和松香一兩,放入石臼中搗杵一千下,然後敷在患處。
痘風眼方(水痘引起的眼睛發炎):這是吳啟孫先生傳下來的方子。用荊芥穗、蒼耳子、北細辛、薄荷葉(炒過去除刺)、防風各等分。將它們一起煎煮好,倒入小瓷瓶中。對著眼睛先熏蒸,然後清洗,洗完後,用神佛前燈架上滴下來的蠟燭油塗抹,很有效。
痘風眼迎風流淚,不論時間長短(水痘引起的眼睛迎風流淚,不論病程多久):用枯礬、皂礬各一錢,花椒五分。清晨用滾水沖泡在碗裡,上面用棉紙隔著,將一個銅錢壓在紙上,等待水蒸氣自然上升熏蒸眼睛。每天早、中、晚三次溫洗,每副藥可用三天,共九次。病情嚴重的用十副藥,輕微的用三到五副藥即可根治。洗的時候要閉緊眼睛,只洗眼皮。
稀痘龍鳳膏(使水痘稀少的龍鳳膏):用一個烏雞蛋,和一條細小的活地龍(就是田裡的蚯蚓)。在雞蛋上開一個小孔,將地龍塞進去,用薄紙把孔封住,然後放在飯甑上蒸熟,取出地龍,將雞蛋給小孩吃,每年立春日吃一個。
免痘絲瓜湯(預防水痘的絲瓜湯):在五六月間,取絲瓜幼小的蔓藤陰乾,約二兩五錢,收好包起來,到正月初一子時,父母只能一人知道,將之前準備的絲瓜藤煎湯。等藥湯溫熱後,清洗小孩全身,包括頭面上下,這樣洗三年就可以永遠不出水痘,即使出也比較少。
油飲子(預防水痘的油飲):用純麻油一斤,每天飲用少許,喝完也能預防水痘。
硃砂散(預防水痘的硃砂散):用大顆的硃砂,研磨五七千下,用蜂蜜調和。服用三五十次,也能預防水痘,即使出痘也會比較稀少。
托裡散(治療小兒水痘初期的藥散):這個藥主要用於治療小兒水痘剛開始發作的時候。
用官桂、黃耆、人參、甘草、白芷、防風、川芎、當歸、桔梗、川樸、木香、蟲蛻各五分。用水一盅煎成半盅,溫服。
又方(另一個方子):水痘還沒發出來的時候,如果先受風寒發熱,或有驚嚇等病症,可以解水痘的毒。
用人參、甘草、雲苓、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西桔梗、川芎、枳殼、地骨皮、天麻各等分,加上少許紫草。用水四碗,加生薑兩片,薄荷葉兩片,一起煎煮後服用。如果先有傷風微熱或有消化不良,可以服用參蘇飲。
痘出四五六日未綻滿(水痘發出四五六天還沒完全長滿):用水四碗煎煮以下藥材至三碗,服用:人參五分,甘草(生的)三分,川芎四分,當歸六分,生黃耆七分,白芷四分,木香三分,紫草三分,桔梗四分,防風三分,川樸(用薑炒過)三分,上桂二分。
痘出七八日膿少,根窠欠紅或里作泄(水痘發出七八天膿液少,根部顏色不紅或者出現腹瀉):用水四碗,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後服用:人參五分,甘草四分,雲苓五分,白朮六分,川芎五分,當歸六分,白芍五分,生黃耆一錢,官桂五分,生地六分,蓮肉五分。如果水痘十天、十一二天,或者腹瀉止不住,可以用木香散、異功散加減服用。在還沒出水痘之前,可以用瓜蒂灰、硃砂和蜜調和服用,以解毒為主。
暑天出痘化毒湯(夏天出水痘的解毒湯):用紫草、升麻各三錢,甘草、陳皮各一錢,加上粘米五十粒,用水一盅煎成半盅,溫服。
小兒痘後餘毒腫痛(小兒水痘後殘留的毒素導致腫痛):用健壯牛的糞便尖端燒成灰,然後用砂糖調和後服用,多次服用很有效。
痘後餘毒生瘡不止(水痘後殘留的毒素導致生瘡不止):用水一杯煎煮以下藥材至二杯,分兩次服用,也可以製成丸散服用,用滾水送服:連翹五分,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去除粗皮)五分,當歸七分,荊芥四分,川芎五分,赤芍、牛子(炒過研磨)各五分,木通(去皮)、甘草(生的)三分,黃連四分,紫草(去除蘆頭,取用絨毛)四分,生地(用酒洗過)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