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方》~ 卷三 (22)
卷三 (22)
1. 如聖散
治一切刀斧所傷,並久患惡瘡。
龍骨(半兩),虎骨(半兩),黃丹(五文,放熨斗內,以火燒令通赤),硃砂(一錢),膩粉(一錢),麝香(二十文),乳香(一塊,好者皂子大)
上件同研為細末,應是一切瘡,以黃連湯或鹽湯拭乾,糝在瘡上,不得以衣物黏著瘡口。
白話文:
如聖散
此方治療一切刀傷、斧傷,以及久治不癒的惡瘡。
配方:龍骨、虎骨各半兩,黃丹五分(置於熨斗內燒至通紅),硃砂、膩粉各一錢,麝香二分,乳香一塊(質地優良,大小如皂角)。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使用時,先以黃連湯或鹽水將患處擦拭乾淨,然後將藥粉撒在患處,避免衣物黏貼傷口。
2. 八效虎骨散
治血風遍疰疼痛,丈夫筋骨疼,及打撲損疼痛甚者。
虎骨酥(炙),敗龜(炙),當歸,官桂(去皮),地龍(去皮),牛膝(去苗),漏蘆,威靈仙,自然銅(燒,醋炙,淬),元胡索
上一十味,各等分,同杵羅為細末,每服一錢,用熱酒調下,每日一服。
白話文:
八效虎骨散
治療血脈不通引起的遍身疼痛、男子筋骨疼痛,以及跌打損傷疼痛劇烈者。 方劑包含炮製過的虎骨、炮製過的龜板、當歸、去皮的官桂、去皮的地龍、去苗的牛膝、漏蘆、威靈仙以及經燒、醋炙、淬鍊處理的自然銅。 以上十味藥材,各取等量,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酒送服,每日服用一次。
3. 療瘡
穿山甲,虎脛骨(各一兩,燒為灰),雞舌香(一枚,生用),麝香(少許)
上件,同研令至細,每半錢,看所患大小,以黃米粥攤在紙上,候溫和得所,然後糝末在藥上,封裹所傷處,疼痛立止,隔日換貼之。
白話文:
療瘡
將穿山甲、虎脛骨(各一兩,燒成灰)、雞舌香(一個,生用)、麝香(少許)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取半錢,根據傷口大小,用溫熱的黃米粥調成糊狀,塗在紙上,待溫度適宜後,再將藥粉撒在糊狀藥上,敷貼在患處,疼痛即可立即止住。隔一天換藥一次。
4. 五傷接骨膏
治一切傷折,及驢馬傷墮,並打撲閃肭著,疼痛不可忍者。
沒藥(一兩,好者,生用),乳香(一分,好者,生用),川椒(一兩,揀擇去子,生用),芍藥(一兩,揀擇生用),川芎(一兩,好者,生用),川當歸(一兩,揀擇淨,洗過,細切,炒令乾),自然銅(一兩半,用火燒令赤,候冷,杵研,令細,用水飛過,紙上襯,於灰上吸乾,取一兩)
上件都搗羅為末,入自然銅末,拌和令勻,用黃蠟三兩半,於銚子內熔為汁,次入藥末,不住手攪,令勻,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好酒一盞同煎,煎散藥丸為度,候通口呷訖,就痛處,臥些小,只可一服止,大段疼痛者,兩丸至三丸,永瘥。
白話文:
五傷接骨膏
治療各種跌打損傷,包括驢馬墜傷、毆打、閃挫、扭傷等引起的劇烈疼痛。
配方:沒藥(一兩,優質的,生用)、乳香(一分,優質的,生用)、川椒(一兩,挑選去籽,生用)、芍藥(一兩,挑選生用)、川芎(一兩,優質的,生用)、川當歸(一兩,挑選乾淨,洗淨,切碎,炒乾)、自然銅(一兩半,用火燒紅,冷卻後,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用紙墊著,在灰燼上吸乾水分,取一兩)。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自然銅粉末,充分混合均勻。用黃蠟三兩半,在銚子(一種小鍋)中熔化成液體,然後加入藥粉,不停攪拌至均勻,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好酒一盞(約100ml)一起煎煮,直到藥丸溶解。藥液溫熱後服用,服用後平躺於患處,僅需服用一次即可。疼痛劇烈者,可服用兩到三丸,直至痊癒。
5. 定痛膏
治大段傷折疼痛。
白檳榔(二枚),肉豆蔻(一枚),官桂(半兩),柳桂(一分),當歸(一兩),木鱉子(二十個),香白芷(二錢),天南星(一個),白附子(一兩),丁香(三兩),黑附子(大者一個),黃蠟(臨時不定)
上一十二味,都為末,一兩蠟,用藥末一兩,同於鐺內煎,直候紫色花上來,藥方熟,後用井泉水一盞,將鐺內藥,傾入水盆內,然後以手控干其藥,直須熱炙,更不得分毫結梗,捻為餅子,裹在傷處,其藥三日後,卻將藥重於火上炙團一處,依舊捻餅子,裹舊傷損處。
白話文:
定痛膏
此膏藥用於治療嚴重骨折造成的疼痛。
將白檳榔兩枚、肉豆蔻一枚、官桂半兩、柳桂一分、當歸一兩、木鱉子二十個、香白芷二錢、天南星一個、白附子一兩、丁香三兩、大黑附子一個,研磨成粉末。 再依據所需藥量,加入適量黃蠟(用量視情況而定),取藥末一兩與一兩黃蠟混合,放在鍋中煎熬,直到出現紫色的泡沫,藥方熬熟。然後加入一碗井水,將鍋中藥膏倒入水盆中,用手充分攪拌至藥膏水分被吸收,保持藥膏熱度,過程中不得出現結塊,揉成藥餅,敷貼於傷處。三日後,將藥餅再次加熱,揉成藥餅,敷貼於原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