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方》~ 卷五 (2)
卷五 (2)
1. 敗風膏
治本臟風毒攻疰生瘡,及熱毒氣流注赤癢。
白話文:
治療根本的臟腑受到風毒侵犯所引起的生瘡,以及熱毒氣造成的紅腫癢症。
白芨(半兩),白蘞(半兩),白礬(一兩),翦草(一兩半,淨洗細銼),吳茱萸(一分),水銀豌豆大,麝香(少許)
白話文:
-
白芨(10克)
-
白蘞(10克)
-
白礬(20克)
-
剪草(30克,洗淨並研磨成粉)
-
吳茱萸(2克)
-
水銀(如豌豆般大小)
-
麝香(少許)
上七味為末,相和,先用油半盞以下,瓷碗內盛,以慢火熬令沸,更入蠟一分,同煎三五沸,卻安冷處,入前藥末,調和自然成膏,或是瘡,以鹽湯洗,後以貼在瘡上。
白話文:
把以上七種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先用半茶杯的油放在瓷碗裡,用小火熬煮至沸騰後,再加入一錢的蠟,一起煎煮三到五次,然後放在陰涼處冷卻,再加入前面準備好的藥粉,攪拌均勻自然就成膏狀,如果是瘡瘍,先用鹽水清洗,之後將藥膏貼在患處。
2. 四白散
治腎臟風毒攻疰,四肢頭面生瘡,遍身瘙癢。
白話文:
治療腎臟受到風毒侵襲所引起的病症,包括四肢和頭面部長瘡,以及全身瘙癢。
白花蛇(一兩半,酒浸一宿,炙令香,去皮骨秤),新羅白附子,白殭蠶(微炒),白蒺藜(微炒,去刺各一兩)
上四味同杵為末,早晚空心,溫酒下二錢。
白話文:
-
白花蛇(一兩半,浸入酒中一整晚,烤至香,去除皮和骨,稱重)
-
新羅白附子(一兩)
-
白殭蠶(微炒,一兩)
-
白蒺藜(微炒,去除刺,各一兩)
3. 檳榔散
治腎臟風,攻疰生瘡,兼療惡瘡。
白話文:
治療腎臟的風邪,消除因風邪引起的腫瘤和生瘡,同時也能治療惡性瘡瘍。
甘草,黃連,密陀僧(各一分),檳榔(一斤,泡),木香
上五味同杵為末,先以溫鹽漿水洗過瘡,挹干,以唾調貼之,止痛生肌。
白話文:
-
甘草:1 錢
-
黃連:1 錢
-
密陀僧:1 錢
-
檳榔:1 斤(浸泡)
-
木香:1 錢
4. 烏犀膏
治皂角及惡水入瘡口內,熱痛不止。
皂角子不計多少,燒灰存性,用一二分
上先研皂角子絕細,續入砂糖,和勻如膏,貼於瘡,立效。
白話文:
治療皂角和骯髒的水進入瘡口中,造成熱痛不止的情況。
取皂角籽不論多少,燒成灰保持其性質,使用一兩分。
先將皂角籽研磨至非常細,再加入砂糖,混合均勻成為膏狀,塗抹在瘡口上,立刻見效。
5. 黑神散
治腸風痔疾。
羌活(去蘆),黃耆,蔓荊子,狗脊火燎(去毛),枳殼(麩炒去瓤),檳榔,𦸈𧁾(以盛盡藥為度,不以個數,𦸈𧁾去子,留瓤用)
白話文:
羌活(去除蘆葦),黃耆,蔓荊子,狗脊火烤(去除毛),枳殼(麩炒去除瓤),檳榔,猋肭(以盛裝完所有藥物為限度,不以數量為準,猋肭去除種子,保留果肉使用)
上等分杵羅為末,入𦸈𧁾中,盛以砂盒,或瓦罐子內,鹽泥都封塗之,火煅通赤,候冷取出藥末,更別用藥,如後。
白話文:
將上等的杵羅搗碎成末,放入陶製器皿中,盛放在砂製的盒子或瓦罐裡,用鹽泥將器皿口封住,用火煅燒知道器皿通紅,等到器皿冷卻後取出藥粉,再分別加入以下藥材。
荊芥子,白蕪荑(二味,與前等分),木香(減半)
上同前藥,杵羅為末,空心茶酒調下一錢,日三服,別無忌。
白話文:
荊芥子、白蕪荑(這兩種藥材與前面的分量相同)、木香(分量減半)
6. 治痔方
黃柏,黃連,黃丹,膩粉,白礬
白話文:
黃柏:性苦、寒,入心、腎、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熱、止痢固腸、生肌斂瘡的功效。主治濕熱瀉痢、赤白痢疾、腸炎、瘡瘍腫毒等症。
黃連:性苦、寒,入心、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痢固腸的功效。主治濕熱瀉痢、赤白痢疾、腸炎、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
黃丹:性辛、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止痛的功效。主治虛寒腹痛、月經不調、痛經、赤白痢疾、瘡瘍腫毒等症。
膩粉:性涼、滑,入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生津、潤燥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陰虛咳嗽、痰少氣喘、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
白礬:性酸、澀,入肺、胃、大腸經。具有止痢固腸、斂瘡止血、清熱燥濕的功效。主治瀉痢脫肛、腸炎、瘡瘍腫毒、水火燙傷等症。
上為末,各用三錢,都一處和令勻,患者先煎蔥湯洗,後用藥末一錢塗之,久患不過三度,理之大有效,楊倓家藏方:無膩粉,名三黃散。
白話文:
將上述配料搗成粉末,各取三錢,混合均勻。患者先用蔥湯洗患處,然後取藥末一錢塗抹在患處。患病時間短的,不超過三次,效果顯著。楊倓家藏的方劑:沒有膩粉,稱為三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