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四 (2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5)

1. 抵聖丸

治下虛中積久,曾取轉不得者。

白話文:

治療下部虛弱,長期積累的病症,曾經嘗試治療但沒有好轉的情況。

犀角(末,二錢),蠍稍(三七個),銀末,硃砂(各一兩),巴豆(二十八枚,去皮膜),芫花(二錢,同巴豆用好醋一盞,煮令醋盡,揀出巴豆,以冷水浸洗,控干,再炒令乾,搗末,取二分用)

白話文:

犀角(研磨成粉,二錢),蠍尾(三七個),研磨成粉的銀,研磨成粉的硃砂(各一兩),巴豆(二十八枚,去掉外皮和薄膜),芫花(二錢,和巴豆一起用一杯好醋煮,直到醋完全煮乾,挑出巴豆,用冷水浸泡、洗淨、瀝乾,然後再炒至乾燥,搗碎成粉,取二分使用)。

上件同為細末,再研如面,將巴豆另研如糊和勻,以水煮麵糊為丸,如小綠豆大。如小兒因驚積聚黏滑,毒物在於脾胃,累曾取下,變成虛積,棗湯下。體熱困悶眼合不開,黃連、甘草、薄荷、桃仁湯、化膩粉,一字許,下。一歲以上,三歲以下二丸,小可只一丸,米飲下。

白話文:

上述的藥物都是細末,研磨成粉狀,再將巴豆另外研磨成糊狀,均勻混合。然後用水煮麵粉糊,做成丸藥,大小如同小綠豆。如果是小孩因受驚嚇而積聚黏滑物質,毒物存在於脾胃中,曾經反覆取出,變成虛弱的積聚,可以用棗湯送服。如果感到身體燥熱困悶,眼睛閉合不能睜開,可以用黃連、甘草、薄荷、桃仁湯、化膩粉一同服用,約一克左右。一歲以上、三歲以下的兒童服用兩丸,年紀較小的只服用一丸,用米湯送服。

大人吃食吐逆,心腹脹滿,夜有盜汗,日漸羸瘦,用薑棗湯下。婦人血氣,米醋湯下五七丸,更在臨時約其虛實,加減用之,張氏家傳方名紫金丹。

白話文:

大人飲食後發生嘔吐、腹脹,晚上盜汗,且日漸消瘦,可以用薑棗湯送服。

婦女氣血不順,可以用米醋湯送服五七丸。

在每個人的不同狀況時,再根據虛實的情況,加減用藥。

這是我張氏家族祖傳的藥方,叫做紫金丹。

2. 香葛根

治小兒上焦虛熱,吃水不止。

白話文:

治療小兒上半身虛熱,喝水不止。

枇杷子(炒),乾薑,胡黃連,甘草,黑參,麥門冬(各等分)

白話文:

枇杷子(炒)、乾薑、胡黃連、甘草、黑參、麥門冬(各等份)

上六味同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一片,煎至七分後,更入蜜少許,再煎至五分,放溫,食後服。

白話文:

將以上六味中藥都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一杯水和一片生薑,煎煮至七分熟後,再加入少許蜂蜜,繼續煎煮至五分熟,放至溫熱,飯後服用。

3. 犀角散

治小兒骨熱,晚後多發熱,面赤,五心煩悶,四肢無力,飲食減少,夜多盜汗,面色痿黃。

白話文:

治療小孩骨頭發熱,晚上發熱尤甚,臉色紅赤,手心腳心胸心煩悶,四肢無力,食慾減退,夜晚多盜汗,臉色蒼黃。

犀角末,柴胡(去蘆),枳殼面(炒),麥門冬(去心),茯苓(去皮),芍藥,大黃,桑白皮,人參(以上,各一分),黃耆,鱉甲(一個,醋炙令黃)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柴胡(去除蘆頭)、枳殼(炒過)、麥門冬(去除芯)、茯苓(去除外皮)、芍藥、大黃、桑白皮、人參(以上各取一份)、黃耆、鱉甲(一個,用醋烤使其變黃)

上十一味同為細末,每服半錢,用桃仁九個,漿水煮麥門冬一十九個,去心,其桃仁同研令細,入水一盞,與藥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早晚各一服,亦治大人盜汗。

白話文:

上面十一種藥材都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九顆桃仁,用漿水煮過十九顆麥門冬,去核,將桃仁研磨至細膩,加入一杯水,與藥物一起煎煮,煮到六分之一,去渣滓溫熱服用,早晚各服用一次,也適用於治療成人的盜汗症。

4. 靈砂丹

治眾疾,及小兒瘹風。

硃砂(半兩),大附子(炮),青皮,杏仁(去皮尖,各一兩),巴豆(以水五升,慢火煮三十沸,春冬用一百個,秋夏用五十枚)

白話文:

硃砂(半兩),大附子(先炮製過),青皮,杏仁(去皮尖,各一兩),巴豆(用五升水,用小火煮沸三十次,春冬季用一百個,秋夏季用五十個)

上先將巴豆,以水五升煮令油出,水盡為度,細研。與眾藥末和,以粳米飯和為丸如豌豆大。小兒瘹風,桃柳枝一握,煎下。小兒肚脹,石榴湯下。小兒及患人,相度虛實加減服。一方用面薑一兩,炮。

白話文:

  1. 將巴豆以五升水煮,直到油浮出水面,水煮乾為止,然後將巴豆研磨成細粉。

  2. 將巴豆粉與其他藥粉混合,加入粳米飯和勻,製成豌豆大小的丸劑。

  3. 對於患有瘹風的小兒,用一把桃枝和柳枝煎水服用。

  4. 對於患有肚脹的小兒,用石榴湯服用。

  5. 對於小兒和患病的人,應根據其體質虛實加減服藥。

  6. 另一種藥方是用一兩面薑,炮製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