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方》~
1. 疳積
2. 金瓜圓
治小兒疳熱,身多壯熱,黃瘦,久服,肥孩兒,解肌。
黃連,黃柏,甘草(微炙),青皮(去白,各等分)
上四味,同為細末,研,入麝香少許,和勻,以獖豬膽和,卻入膽內盛,用線子系定,於石器內,漿水煮五七沸,取出,風頭釣一宿,取出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漸加至十丸。
白話文:
金瓜圓
治療小兒疳積引起的發熱、全身燥熱、消瘦等症狀。長期服用,可以使消瘦的孩子長胖,並能解肌熱。
藥方:黃連、黃柏、甘草(微炒)、青皮(去白皮),四味藥材等量。
將以上四味藥磨成細粉,加入少許麝香,混合均勻,再用豬膽汁調和,然後放回豬膽中,用線紮緊,放入石器中,加水煮沸五到七次,取出,晾乾一宿,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米湯送服,逐漸增加到每次十丸。
3. 至聖青金丹
治小兒一十五種風疾,五般疳氣,變蒸寒熱,便痢棗花糞,腳細肚脹,肚上青筋,頭髮稀疏,多吃泥土,撏眉毛,咬指甲,四肢羸瘦,疳蛔咬心,瀉痢頻並,饒驚多嗽,疳蝕口鼻,赤白瘡,疳眼雀目。此悉皆治療,入口大有神效。
青黛(上細好者,二分,研),雄黃(二分,研),龍腦(少許,研),熊膽(一分,用溫水入化藥),胡黃連(二分),麝香(五分,研),膽酥(一皂子大),水銀(一皂子大),鉛霜,白附子(二枚),蘆薈(一分,研),硃砂(一錢,研),膩粉(一分)
上十三味,細研,杵羅為末後,再都入乳缽內,細研令勻,用獖豬膽一枚,取汁熬過,浸蒸餅少許,為丸如黃米大,曝乾,於瓷器內收密封,或要,旋取,每服二丸,各依湯使,如後。小兒患驚風天瘹,戴上眼睛,手足搐搦,狀候多端,但取藥一丸,用溫水化破,滴入鼻中,令嚏噴三五遍後,眼睛自然放下,搐搦亦定,更用薄荷湯化下二丸。久患五疳,四肢小,肚高,撏眉吃土,咬指甲,發稀疏,肚上青筋,粥飲下二丸。
小兒變蒸寒熱,薄荷湯下二丸,化破服。小兒久患瀉痢,米飲下二丸。小兒久患疳蛔咬心苦楝子煎湯下二丸。小兒患鼻下赤爛,口齒疳蟲並口瘡等,用兒孩子奶汁,研二丸,塗在患處。小兒患疳眼雀目,用白羊子肝一枚,以竹刀子批開,內藥二丸,在羊肝子內,以麻縷子纏定,用淘米泔水內,煮令熟,空腹吃下,仍令乳母常忌毒魚大蒜雞鴨豬肉等。此藥,小兒常隔三兩日吃一服,永無病,不染橫夭之疾,凡有患但與服,必有功效。
白話文:
至聖青金丹
此丹可治療小兒十五種風疾、五種疳氣,以及發燒、腹瀉(糞便像棗花)、腳細肚子脹、腹部青筋暴露、頭髮稀疏、嗜食泥土、拔眉毛、咬指甲、四肢消瘦、蛔蟲咬噬心臟、反覆腹瀉、驚癇、咳嗽、疳蝕口鼻、皮膚赤白瘡、眼疾等症狀。服用後療效顯著。
藥材包括:青黛(研磨)、雄黃(研磨)、龍腦(少許,研磨)、熊膽(用溫水溶解)、胡黃連、麝香(研磨)、膽汁(一皂子大)、水銀(一皂子大)、鉛霜、白附子(兩枚)、蘆薈(研磨)、硃砂(研磨)、滑石粉。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細末,再用乳缽研磨均勻。取豬膽汁熬煮,浸泡少許蒸餅,製成黃米大小的藥丸,曬乾後儲存在瓷器中密封保存。每次服用兩丸,根據不同病症搭配不同湯水服用。
若小兒患有驚風、抽搐、眼瞼下垂、手足抽搐等症狀,取一丸藥用溫水溶解後滴入鼻中,使其打噴嚏三五次,即可緩解症狀。之後再用薄荷湯送服兩丸。若久患五疳,四肢瘦小,腹部膨脹,有拔眉毛、吃土、咬指甲、頭髮稀疏、腹部青筋等症狀,可用粥送服兩丸。
小兒發燒,用薄荷湯送服兩丸;久患腹瀉,用米湯送服兩丸;久患蛔蟲咬噬心臟,用苦楝子煎湯送服兩丸;鼻下潰爛、口腔潰瘍等症狀,用嬰兒奶汁調和藥丸塗抹患處;患有疳眼,取白羊肝,剖開,放入兩丸藥,用麻線綁好,用淘米水煮熟後空腹服用。哺乳期母親應忌食毒魚、大蒜、雞、鴨、豬肉等。
此藥小兒可每隔兩三天服用一次,可預防疾病,避免夭折。如有任何疾病,服用此藥皆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