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方》~ 卷四 (14)
卷四 (14)
1. 如聖青金丸
治小兒體熱,忽發吐逆,夜驚啼,荏苒不解,或秘或泄,變成慢驚,或為疳疾等狀,定搐搦,療疳病,墜痰涎,鎮心神。
龍腦(一錢),麝香(一分),香墨(一錢半),膩粉(一錢),白麵(三錢),使君子(兩個,以白麵裹,慢火煨令熟),金箔,銀箔(各一十片,如無,少用),青黛(二錢)
上九味同研令細,滴井水和丸如雞豆大,患慢驚,用薄荷水化下一丸,服訖,須臾便睡,睡立愈,後更服兩三服,如些須小驚者,及急驚,只服半丸以下,慢驚隨大便取下涎一合以來,神效。
白話文:
如聖青金丸
此方主治小兒發熱、突然嘔吐、夜間驚嚇哭鬧、症狀反覆不定、大便秘結或腹瀉,進而發展成慢驚風,或伴有疳疾等症狀,能治療抽搐、疳積、痰涎壅滯,以及安神定驚。
藥方成分:龍腦(1錢)、麝香(1分)、香墨(1.5錢)、膩粉(1錢)、白麵(3錢)、使君子(2個,用白麵包裹,小火煨熟)、金箔(10片)、銀箔(10片,若無,可少用)、青黛(2錢)。
製法:將以上九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井水調和成雞豆大小的丸劑。患慢驚風者,用薄荷水送服一丸,服藥後不久便能入睡,睡醒後病癒。之後再服用一到兩丸。若為輕微的驚風或急驚風,則服用半丸以下即可。慢驚風患者服藥後,隨大便排出約一合的痰涎,療效顯著。
2. 睡驚丸
治小兒慢驚風,身體壯熱,手足微瘛。(見棲真子嬰童寶鑑。)
白龍腦,硃砂(各一錢,末),香墨末,青黛末,蘆薈末(各一錢),膩粉(一錢),使君子(二個)
上件以寒食麵為糊,丸如桐子大,用薄荷水化一丸。
白話文:
睡驚丸治癒小兒慢驚風,症狀為身體發熱,手腳輕微抽搐。(參考《棲真子嬰童寶鑑》)
藥方:白龍腦、硃砂(各一錢,研磨成粉末)、香墨末、青黛末、蘆薈末(各一錢)、膩粉(一錢)、使君子(兩個)。
將以上藥材用寒食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用薄荷水化開一丸服用。
3. 厚朴散
治小兒外傷風冷,解肌。
厚朴(去皮,以薑汁塗,炙令香),蒼朮,陳皮(去白,各一兩),乾薑(三分),甘草(半兩)
上件同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薑二片,棗一枚,同煎至六分,熱服。
白話文:
厚朴散
治療小兒因風寒外邪引起的感冒,疏解肌表。
將厚朴(去除外皮,用薑汁塗抹,烘烤至香),蒼朮、陳皮(去除白色部分,各一兩),乾薑(三分),甘草(半兩)等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杯水,加入兩片生薑、一枚紅棗一起煎煮,至煎成原量的六分即可,趁熱服用。
4. 鉛白霜丸
治小兒驚風,傷寒,四五日未得汗,搖頭撲手,上竄,多啼叫,不睡,吃水無休。
鉛白霜(半兩),山梔子(一兩),甘草(炙,半兩),馬牙硝,硃砂,人參,天竺黃(各半兩)
上七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冷熱蜜湯化下。
白話文:
鉛白霜丸:治療小兒驚風、傷寒,發病四五天沒有出汗,伴隨搖頭、撲手、身體抽搐、哭鬧不止、睡眠不安、喝水沒完沒了的症狀。
藥方:鉛白霜半兩、山梔子一兩、炙甘草半兩、馬牙硝半兩、硃砂半兩、人參半兩、天竺黃半兩。
將以上七種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溫熱的蜂蜜水送服。
5. 青黛丸
治小兒驚食哽氣。
青黛(一分),木香,豆蔻,檳榔(各一分),麝香(一錢),續隨子(一兩,去皮),蝦蟆(三個,燒存性)
上七味同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薄荷湯下。
白話文:
青黛丸
治療小兒因受驚嚇而導致食物哽塞、呼吸困難。
將青黛、木香、豆蔻、檳榔各等份,麝香少許,去皮的續隨子,以及燒成灰燼的蟾蜍(三隻)等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蜜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丸,用薄荷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