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方》~ 卷四 (4)
卷四 (4)
1. 保生丸
治產前產後,血氣風冷,及是婦人所患一切疾病,並皆理療神驗。
金釵石斛(二分,另杵),秦艽,官桂(去皮),乾地黃,貝母,防風,糯米,甘草(炙),乾薑(炮),細辛(以上各一分),當歸,蜀椒(去目),大麻仁,大豆卷(即黑豆皮),黃芩(以上各二分),石膏(明淨者),麒麟竭,沒藥,龍腦(各一錢半)
上一十九味,並須州土新好者,大分細搗羅為末,煉蜜六兩,熱,須入水一分同煉,令水盡,和藥為丸,先杵五百下,後,丸如彈子大。勻可成七十二丸,用湯使治病,狀如後。產前產後,血氣頭旋身戰,可用薄荷湯下。月信不通,當歸酒下。赤白帶下,溫酒下,婦人臨產難產,胎衣不下,子死腹中,橫產倒死,死絕不語,但看頭熱氣在,取一丸,用芎棗湯,研灌口中,但入喉立蘇,神妙。
產後惡血不盡,臍腹疼痛,嘔吐發熱,憎寒煩悶,月候不調,或多或少,皮膚虛腫,產血不止,虛勞,中風,口噤不語,半身不遂,產前產後,赤白痢,大便秘澀,血渴,血暈,狂語見鬼,頭痛,面色痿黃,漸成勞瘦,飲食無味。以上病狀,並無灰酒研下一丸,服之五七丸,臨產五臟不痛,男女易生,其神驗難述。
催生,當歸酒下。產後中風血暈,生地黃汁同煎十沸,研藥一丸,灌之,立瘥。御風,但五日一度,爛嚼一丸,空心熱酒下,或浴下,嚼一丸,溫酒下。小兒天吊驚風,薄荷酒下,一丸分作三服。中風不語,身忽如板,用消梨,好瓤薄荷,同研,熱服一丸,用衣被蓋覆,但汗出,相次揭衣被,便當風坐臥,立瘥。其婦人身上一切諸疾,但只以溫酒及當歸薄荷同研一丸,立瘥。
產寶諸方云:忌生冷油膩魚雞等物,湯酒入口,溫熱得所,但未產以前,與產後一臘,好依方合,一法。博濟方中,用麒麟竭、沒藥、龍腦、三味。近醫者云:血竭、沒藥、破血、產前不可服,若合,只依太醫局方,除此三味,合之分兩亦同,產前後亦可通服也,初產作小丸服之,一法。
初產了五七日間,氣虛,蜜藥才下,散胸隔間,恐發虛熱,凡合一料,以糯糊丸半料,糯糊丸者,初產至兩臘可服,丸如桐子大,分三十六服。
白話文:
保生丸
此方可治療產前產後各種因血氣風冷引起的婦科疾病,療效神奇。
藥材包括:金釵石斛(二分,另搗碎)、秦艽、官桂(去皮)、生地黃、貝母、防風、糯米、炙甘草、炮乾薑、細辛(以上各一分)、當歸、去核蜀椒、大麻仁、黑豆皮、黃芩(以上各二分)、淨石膏、麒麟竭、沒藥、龍腦(各一錢半)。
以上十九味藥材,需選用當地新鮮上好的,將其充分研磨成細末。用六兩蜂蜜,加少許水加熱溶化至水份蒸乾,再與藥末混合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需先搗五百下再製丸,共計七十二丸。服用時需根據不同病症選擇不同的湯劑送服。
產前產後血氣上衝、頭暈目眩、四肢顫抖者,可用薄荷湯送服。月經不通者,用當歸酒送服。赤白帶下者,用溫酒送服。婦女難產、胎衣不下、胎死腹中、橫產、胎死腹中不語,但頭部仍有熱氣者,取一丸,用芎棗湯研碎灌服,藥物入口即能起效,效果神奇。
產後惡露不盡、腹痛、嘔吐發熱、畏寒煩躁、月經不調(量多量少)、皮膚浮腫、產後出血不止、虛勞、中風、口噤不語、半身不遂、產前產後赤白痢疾、便秘、口渴、暈厥、精神錯亂、頭痛、面色萎黃、日漸消瘦、食慾不振等症狀,均可研碎一丸,用米酒送服,五到七丸即可見效。服用五到七丸後,臨產時五臟不會疼痛,男女胎兒皆易順利生產,其療效難以言喻。
催生可用當歸酒送服。產後中風暈厥,可用生地黃汁煎十沸,研碎一丸藥灌服,即可痊癒。禦風寒,每五天服用一次,將一丸藥嚼碎,空腹用熱酒送服,或洗澡後嚼碎一丸,用溫酒送服。小兒驚風,可用薄荷酒送服,一丸分三次服用。中風不語,身體僵硬如木板者,用消梨、好梨瓤、薄荷一同研碎,熱服一丸,用衣被蓋好,待出汗後逐步揭開衣被,讓其在通風處坐臥,即可痊癒。婦女其他各種疾病,只需用溫酒或當歸、薄荷一起研碎一丸藥服用即可痊癒。
古方記載:忌食生冷油膩食物及魚、雞等。湯水及酒類需溫熱。產前產後一個月內,需嚴格遵照此方服用。博濟方中,使用麒麟竭、沒藥、龍腦三味藥材。近來醫家認為,血竭、沒藥破血,產前不宜服用。若要服用,需按照太醫院的方子,去除此三味藥材,其他藥材的用量不變,產前產後均可服用。初產婦可製作小丸藥服用。
初產婦產後五到七天內,若氣虛,服用蜜藥丸時,需注意避免胸膈間發生虛熱,每服用一劑蜜藥丸,需搭配半劑糯米糊丸,初產婦至產後兩個月內可服用,丸藥大小如桐子,共分36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