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催生滑胎散

治疼痛。

槐子(炒),麥櫱(炒),貝母(炒),滑石,當歸(炒,各等分)

上五味同為細末,每於未產月十日前,每日空心,用溫酒下二錢。

白話文:

槐子(炒熟),麥麩(炒熟),貝母(炒熟),滑石,當歸(炒熟,各等份)

2. 滑胎散

產前服。

牽牛子(一兩),赤土(少許)

上二味,研令極細,母覺陣頻時,煎榆白皮湯,調下一錢。

又方

白話文:

產前服用。

牽牛子(一兩),赤土(少許)

將以上兩味藥材研磨至極細,當母親感到陣痛頻繁時,用榆白皮湯調和服用一錢。

另有一方。

用臘月兔頭腦髓一個,攤於紙上均,剪作符子,於上面書生字一個,覺陣頻動時,於母釵子股上夾定,燈焰上燒灰,盞子盛了,煎丁香酒,調下。

治子死胎中方。

白話文:

使用臘月兔子的腦髓一個,塗在紙上塗抹均勻,剪成符咒的形狀,在上面寫一個生字,當感到陣痛頻繁時,將此符咒夾在母親的釵子兩股之間,放在燈火上燒成灰,然後用杯子裝著,再用丁香酒調服。

這是治療胎兒死亡在腹中的方子。

3. 備急丹

治產後惡血衝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塊等症。

白話文:

治療生產後惡血上衝到心臟,或是胎盤不下來,腹中有血塊等症狀。

用錦文新大黃(一兩,杵羅為末,用頭醋半斤,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患者用溫醋湯七分盞,化五丸服之,須臾取下,亦治馬墜內損者。)

白話文:

將錦文新大黃(一兩,搗碎成粉末,用醋半斤,一起熬成糊狀,丸成像梧桐子大小。患者用溫醋湯七分之一碗,化開五丸服用,一會兒以後就會排便,也治療馬墜傷後導致內臟損傷。)

4. 香桂散

治產後,臍下疼痛不止(產寶諸方,作當歸散。)

當歸,川芎(各一分),官桂(去皮,半兩)

上三味同為細末,分作三服,每服酒一盞,煎三五沸,更入童便少許,同煎至七分,溫服,甚者不過再服必瘥。

白話文:

生產完後,肚臍下方一直疼痛,可以用當歸、川芎和官桂各一份,將三味藥磨成細末,分三次服用。每次用酒一盞,煎煮三到五沸,再加入少許童尿,繼續煎煮至七分,溫熱服下。情況嚴重者,服用兩次即可痊癒。

5. 金黃散

治產後惡血攻心,時發躁。

蒲黃(半兩),延胡索(一兩),桂心(一分)

上三味,杵為細末,每服一錢,用烏梅湯,放冷調下。

白話文:

治療產後惡血攻心,時常出現躁動症狀,可用蒲黃半兩、延胡索一兩、桂心一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烏梅湯沖服,放涼後再服用。

6. 金花湯

治逐惡物,止腹疼。

桂心(去皮),威靈仙,白芷,當歸,牡丹皮(各等分)

白話文:

桂心(去除樹皮):溫暖身體,促進血液循環,止痛。

威靈仙: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消腫。

白芷:祛風散寒,止痛,消腫。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

上五味,同杵為末,每服二錢,煎麵湯調下,大凡婦人產後,更須常體問產婦,如所出惡物多,即不須再三下之,過即血虛氣極,煩悶暈亂而生病焉,如覺比常少,及不行,切須急攻之,緣血隨氣行,上掩於心,故令煩悶,而心滿急,二者為異,切在審詳,蓋產婦體虛,切不得妄亂進與湯散,如別無狀候,但與調氣治血湯散,最妙。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麵湯調和後服用。一般來說,婦女在產後,需要經常詢問產婦的身體狀況。如果產婦排出的大便、惡露等較多,就不要再服用此藥,以免造成血虛氣弱,導致煩悶、昏亂而生病。如果產婦排出的東西比平常少,甚至沒有排出,就需要立即用藥治療,因為血隨氣運行,如果氣被瘀血阻滯,就會上升到心臟,導致心情煩悶、心臟滿急,這兩種情況不同,需要仔細診斷。由於產婦體虛,不要隨便服用湯藥,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只需要服用調理氣血的湯藥就可以了。

7. 沒藥丸

治產後心胸煩躁,惡悶不快。

白話文:

治療生產後感到心煩意亂,情緒不佳。

沒藥,蠻薑,延胡索,乾漆,當歸,牛膝,牡丹皮,桂心,乾薑(各等分)

上九味,同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煎麵湯,下十丸至十五丸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沒藥、蠻薑、延胡索、乾漆、當歸、牛膝、牡丹皮、桂心、乾薑(各等份)

8. 延胡散

治產後血渴不止。

延胡索,鬱金,乾葛,官桂(去皮),青皮(去白),枳殼(各等分)

白話文:

延胡索、鬱金、乾葛、官桂(去皮)、青皮(去白)、枳殼(各等份)

上六味,並以好醋浸一宿,灸干,杵為細末,每服一錢,冷橘皮湯下,不過三服,瘥。

常山飲,治產後血海虛,乘熱發狂,悶亂作時。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一起浸泡在好的醋中一個晚上,然後烘乾,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冷橘皮湯送服,服用三次即可痊癒。

常山,石膏,大黃(煨),甘草(炮),鱉甲(醋炙),柴胡(去蘆)

上六味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放冷服,兼治室女體熱,紅脈不行。

白話文:

  • 常山:具有發汗、消炎、止咳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咳嗽等症狀。

  • 石膏: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暑熱、中暑、咽喉腫痛等症狀。

  • 大黃(煨):具有瀉熱、通便的作用,常用於治療便祕、腹瀉、痢疾等症狀。

  • 甘草(炮):具有補氣、益氣、調和諸藥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虛弱、疲勞、食慾不振等症狀。

  • 鱉甲(醋炙):具有滋陰、補血、活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血虛、貧血、月經不調等症狀。

  • 柴胡(去蘆):具有疏肝、解鬱、退熱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肝鬱、胸悶、發熱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