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5)

1. 白豆蔻散

治脾胃氣不和,止脾泄瀉痢。

白豆蔻(二兩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殼(半斤,去瓤,以漿水煮軟,麩炒令香止),肉桂(二兩,去皮,橘皮二兩,去瓤,炒,切細),訶子(二兩,去核,半生,半熟),當歸(二兩,洗)

白話文:

白豆蔻:二兩(取其果仁),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

枳殼:半斤(去瓤),用漿水煮軟,再用麩皮炒香至停止冒煙。

肉桂:二兩(去皮),橘皮二兩(去瓤),炒香,切細。

訶子:二兩(去核),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

當歸:二兩(洗淨)。

上六味,杵為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薑棗同煎至七分,稍溫服,如要丸,用好棗漿水煮,去皮核,細研,為丸如桐子大。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湯下十五丸。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一中盞水、薑和棗,一起煎煮至七分熟,稍溫後服用。

如果想要製成藥丸,可以使用好的棗子漿水煮,去皮和核,細細研磨,製成像桐子般大小的藥丸。

將薑切成小塊,炒至發黑,然後加入水中煎煮成湯,服用十五顆藥丸。

2. 小草還丹

補脾腎虛冷,止大腸滑泄。

根黃(半斤,銼,炒令黑黃色),茱萸(三兩),青皮(去白),萆薢乾薑石榴皮(各二兩),厚朴(一兩半,薑汁炙令黃香為度)

白話文:

根黃(半斤,切碎,炒至黑黃色),茱萸(三兩),青皮(去白色),萆薢,乾薑,石榴皮(各二兩),厚朴(一兩半,用薑汁炙烤至黃香為度)。

上七味為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飲下三十丸,或嚼破,生薑米飲下。

3. 保安丹

治脾元虛滑,及久患瀉,服藥未效,日夜不止,臍腹冷痛,及一切氣刺氣痛,聖濟總錄,作保安丸

白話文:

治療脾臟原本虛弱而腸胃滑動的患者,還有因長期腹瀉而服藥無效的人,每天晚上皆有腹瀉的狀況,肚臍與腹部也感到疼痛,還包括一切氣刺和氣痛,可以在《聖濟總錄》中找到製作保安丸的方法。

附子(炮),當歸陳皮(去白),乾薑(炮,各一兩),蜀椒(去子),厚朴(去皮,以薑汁炙令香熟),吳茱萸(各半兩),舶上硫黃(一分,另研至細)

白話文:

附子(炮製過),當歸,陳皮(去除白色部分),乾薑(炮製過,各一兩),蜀椒(去子),厚朴(去皮,用薑汁炙烤到香熟),吳茱萸(各半兩),舶上硫黃(一分,另研至細膩)

上八味,同為細末,入硫黃末,和勻,以米醋和作劑,分為兩團,另用白麵半斤,裹上件藥,令勻,如燒餅法。煨令面熟為度,面入臼內,杵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患一切氣痛,及宿酒食不消,炒姜鹽湯下二十丸。如患瀉痢,米飲下。

白話文:

以上八味藥材,都研磨成細末,加入硫黃粉末,攪拌均勻,用米醋做黏合劑,分成兩團。另外用半斤白麵,把藥材包起來,像燒餅一樣。用小火烤,直到麵熟為止。然後把麵餅放入臼中,搗三五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遇到各種氣痛,以及宿酒、飲食不消化,用炒姜鹽湯送服二十丸即可。如果是腹瀉、痢疾,則用米湯送服。

4. 丁香散

治脾泄瀉。

厚朴(半兩,去皮,用生薑汁塗,炙令香黃),檳榔(一個,火煨過),肉豆蔻(二個,去皮,麵裹煨),丁香(二錢,焙乾)

白話文:

厚朴:四分之一兩,去除外皮,用生薑汁塗抹,烘烤至金黃色,出香。

檳榔:一個,用火煨軟。

肉豆蔻:二個,去除外皮,用麵糊包裹後烘烤。

丁香:二錢,烘焙乾燥。

上四味,同杵為末,每服二錢,用米飲煎三二沸,溫湯服,以少許清粥飲衝下。

5. 草豆蔻散

治胃口冷,吃食無味,及脾泄瀉不止,兼大治酒後數圊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飲食。

草豆蔻(半兩,每個麵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一兩,炙),肉桂(去皮,一兩),陳皮(去白,一兩),蠻姜(一兩)

白話文:

  • 草豆蔻(半兩,每個用麵粉包好,烤至麵粉焦黃,剝除麵粉備用)

  • 甘草(一兩,炙烤)

  • 肉桂(去皮,一兩)

  • 陳皮(去除白色內層,一兩)

  • 蠻姜(一兩)

上五味,同為細末,每服一錢半,更入陳米末一錢,水一盞,棗二枚,同煎七分,溫服,其滓,再煎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