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決明散

治眼一切疾。

石決明,草決明,丹丞明(又名丹丞石),青葙子,白芷,甘草,黃柏,黃連,穀精草,龍骨,蔓菁草,枳實,牡礪,枸杞子,蛇皮雄者(五分,雌者五分,在草木屋上者雄者,在土地並謂之雌者,以上各用一兩),羌活,白蒺藜,蟬蛻,白附子,黃耆(各半兩),魚子活(水中生下者,半兩,其子滑,硫黃水溫溫洗過),虎睛(一個,切作七片子,每一度,杵羅入一片子,用文武火炙,干入,候杵羅時,一七遍了盡,篩羅為度)

上藥每服七分,五更時披衣,以陳茶清調下,日午臨臥准前服之。眥小弩肉,細腫疼痛不可忍者,三五日見效。大段赤白翳膜遮睛,久不可見光明者,服一七日,減三五分,見物。至第二七日,取下眼中翳膜,如赤白濃膠,半月至三七日,其眼好安如不患時,復舊。若根枯死者不療,活者通醫。

訣曰如何知活死,如有煩惱,傷酒色,遇風雨,眼中疼痛者,即是活眼也。若或有此,無淚不疼痛者,名為無根也,更不用。此藥忌毒魚面,禁豬肉酒色等。

白話文:

決明散治療各種眼疾。

藥材包括:石決明、草決明、丹參(又名丹參石)、青葙子、白芷、甘草、黃柏、黃連、穀精草、龍骨、蔓菁子、枳實、牡蠣、枸杞子、蛇蛻(雄蛇五分,雌蛇五分,在樹上者為雄,在地上者為雌,以上各一兩)、羌活、白蒺藜、蟬蛻、白附子、黃耆(各半兩)、魚子(水中生長者,半兩,魚子需光滑,用溫硫磺水洗淨)、虎睛(一個,切成七片,每次服用一片,用文火慢炒至乾,研磨成粉,需反覆研磨篩選七遍)、

每次服用七分,每日五更(凌晨一點到三點)時,穿好衣服,用陳茶送服。眼睛紅腫疼痛難忍的,三五天見效。白內障或其他眼翳遮蔽視力已久的,服用十七天,減量至三五分,就能看見東西。到第二十七天,眼翳會排出,像濃稠的紅白膠狀物。半個月到第三十七天,眼睛就會恢復健康。如果眼疾已至眼球萎縮壞死,則無法治療;活眼則能治癒。

如何判斷眼睛是否還有救?如果眼睛因為煩惱、縱慾、風雨等因素而疼痛,那就是活眼。如果沒有這些情況,眼睛卻無淚而疼痛,就屬於無根之症,不必再治療。此藥忌食毒魚、豬肉及飲酒縱慾。

2. 辰砂膏

治一切眼疾。

白龍腦,烏魚骨(研極細,飛過用),川硝,真麝香,牛黃,牙硝,並鹽,石膽(各少許,)惟石膽(多於眾藥),硃砂明(瑩者,少許),膩粉(一大兩)

上等均為細末,入白砂蜜,和令得所,以銅箸點之為妙。

白話文:

辰砂膏

治療各種眼疾。

將白龍腦、烏魚骨(研磨成極細粉末,再飛煉過)、川硝、真麝香、牛黃、牙硝、食鹽和石膽(各取少量,但石膽用量多於其他藥材),以及少許光澤明亮的硃砂和一大兩的膩粉,所有藥材都研磨成細末,加入白砂糖和蜂蜜,充分混合調勻,用銅筷子攪拌最佳。

3. 通神膏

治眼生翳膜,赤脈,胬肉,澀,癢痛有淚。

白砂蜜(四兩),青鹽(一字),麝香(一字),乳香,硇砂(半字),當歸(半錢),黃連(一錢),白礬(半字,飛過)

上八味,於乳缽內輕研破,於青竹筒內,煮半日,用綿濾去滓,瓷瓶內收貯,每點藥時,瞑目少時,以溫湯洗,翳膜等並退。

白話文:

通神膏

治療眼睛長翳膜、紅血絲、胬肉,眼睛乾澀、癢痛流淚等症狀。

將白砂糖蜜(四兩)、青鹽(一小撮)、麝香(一小撮)、乳香、硇砂(半小撮)、當歸(半錢)、黃連(一錢)、白礬(半小撮,需經過升華處理)等八種藥材,在乳缽中輕輕研磨成粉末。然後放入青竹筒中,煮半日。用棉布過濾掉藥渣,將藥液儲存在瓷瓶中。每次使用時,先閉上眼睛一會兒,再用溫水洗淨眼睛,然後點藥。翳膜等症狀會逐漸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