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二 (1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9)

1. 七香丸

消化酒食毒,破心胸冷氣,攻刺疼痛。

丁香(二分),官桂(一分),青皮(半兩),巴豆(二十粒,去皮膜,以紙出油用),縮砂(半兩,去皮),木香(一分),檳榔(三枚)

上七味為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丸,薑湯茶酒任下。

白話文:

七香丸

能消化積滯的食物和酒毒,消除心胸的寒氣,緩解刺痛。

配方:丁香(2分)、官桂(1分)、青皮(半兩)、巴豆(20粒,去皮膜,用紙吸去油)、縮砂仁(半兩,去皮)、木香(1分)、檳榔(3枚)。

將以上七種藥材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10到15丸,可以用薑湯、茶或酒送服。

2. 勝金丸

治冷熱氣不和,不思飲食,或腹痛癘刺。

小梔子,川烏頭(各等分)

上同生杵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炒生薑湯下,如小腸氣痛,炒茴香蔥酒下二十丸。

白話文:

勝金丸

治療寒熱不調,食慾不振,或腹部疼痛刺痛。

取小梔子和川烏頭等量,

將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炒過的生薑湯送服;如果是小腸氣痛,則用炒茴香和蔥白泡的酒送服二十丸。

3. 沉香蓽澄茄散

治一切冷氣不和,及膀胱小腸氣疾,常服即大妙,能補護,四十歲以上者宜服之。

蓽澄茄,沉香,胡蘆巴(微炒),舶上茴香(微炒),破故紙(微炒),官桂(去皮),川苦楝子(炮,槌破,去核用肉),木香,紫巴戟(穿心者,以上各一兩),桃仁(麵炒,去皮尖用,二兩),川烏頭(半兩,炮,去皮臍),黑附子(炮製,去皮臍用,四兩。)

上一十二味,同杵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鹽同煎至八分,溫服,又小腸一切氣痛,服之有效,如空心,入鹽點半錢,熱服。

白話文:

沉香蓽澄茄散能治療各種寒邪不和導致的疾病,以及膀胱和小腸的氣痛。經常服用效果非常好,具有滋補強身的作用,尤其適合四十歲以上的人服用。

藥方組成:蓽澄茄、沉香、微炒過的胡蘆巴、微炒過的舶上茴香、微炒過的破故紙、去皮的官桂、炮製後去核取肉的川苦楝子、木香、穿心紫巴戟(以上各一兩)、麵炒後去皮尖的桃仁(二兩)、炮製後去皮臍的川烏頭(半兩)、炮製後去皮臍用的黑附子(四兩)。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少許鹽,煎煮至八分滿,溫服。此方也能有效治療小腸各種氣痛,空腹服用效果更好,可以加半錢鹽服用。

4. 諸積

5. 救生丹

消酒食,化滯氣,空利胸膈。

丁香(一分),肉桂(一分去皮),大甘草(七錢,炒存性),面姜(半兩,燒存性),木香(一分),巴豆(十五個,去殼,油煎令黑色為度。)

上六味,杵為細末,以酒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茶酒送下三二丸。

白話文:

救生丹

此方能消除酒食積滯,化解胸膈脹滿。

配方:丁香、肉桂(去皮)、炙甘草、焦麵薑、木香、炒巴豆(去殼,油煎至黑色)。以上六味藥材,比例為:丁香、肉桂、木香各一分,炙甘草七錢,焦麵薑半兩,巴豆十五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煮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茶或酒送服,每次服三至二丸。

6. 硇砂丸

消久積食,治心腹腸滿,胸膈不利,痰實胃噎。

硇砂(好者,秤二錢研),狼毒(銼碎,醋拌微炒乾用,一兩),巴豆(十五枚,去皮膜,以醋一升,煮令紫色),鱉甲(醋炙黃香,一兩),芫花(醋浸一宿,炒黃色,一兩),乾漆(一兩),硫黃(一分,細研。)

上杵為細末,同和勻一處煮麵糊為丸豌豆大。每服三丸,食後臨臥,溫生薑湯下。

白話文:

硇砂丸能消除長期積聚的食物,治療心腹脹滿、胸膈不舒暢、痰濕阻滯胃部導致的吞咽困難。

配方:硇砂(質量好的,兩錢,研磨成粉)、狼毒(切碎,用醋拌勻微炒至乾,一兩)、巴豆(十五粒,去掉皮膜,用一升醋煮至紫色)、鱉甲(用醋炙烤至黃色並帶有香味,一兩)、芫花(用醋浸泡一夜,炒至黃色,一兩)、乾漆(一兩)、硫黃(一分,研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麵糊做成豌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丸,飯後睡前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