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方》~ 卷二 (15)
卷二 (15)
1. 順元散
川烏頭(二兩,炮去皮臍),附子(一兩,炮去皮臍),天南星(一兩,炮)
上三味,同為細末,每服入前散子用之。
豆蔻散,和一切氣,及疏轉後,用之亦可。
肉豆蔻(三個),官桂(一分,去皮),川芎(一分),香附子(二十一個,炮過),零陵香(一分),陳皮(去白,一兩),甘草(三分,炮)
上七味,同為散,每服一錢水一盞,薑棗同煎六分,不拘時,男婦老少並宜服之。
白話文:
順元散
配方一:川烏頭(二兩,炮製去除皮和臍)、附子(一兩,炮製去除皮和臍)、天南星(一兩,炮製)。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加入其他藥粉中使用。
配方二(豆蔻散):適用於調理一切氣滯和疏通轉運不暢的情況。成分為肉豆蔻(三個)、官桂(一分,去皮)、川芎(一分)、香附子(二十一個,炮製)、零陵香(一分)、陳皮(去白,一兩)、甘草(三分,炮製)。將以上七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杯水煎煮,加入薑棗同煎至六分,不限時間服用,男女老少皆宜。
2. 治項氣方
豬靨(二七個,於瓦上爆干),甘草(一兩),桑白皮(一兩),石榴(根皮一兩,醋炒),刺椿(根頭皮一兩),黃柏(少許),膩粉(一十五文)
上七味同為散,每服二錢以陳米飲調下,空心臥服,忌生冷油膩動風物。
白話文:
治項氣方:
取豬靨二十七個,放在瓦片上焙乾;再取甘草、桑白皮各一兩,石榴根皮一兩(用醋炒過),刺椿根皮一兩,黃柏少許,膩粉十五分。將以上七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陳米湯送服,空腹臥下服用,忌食生冷、油膩及容易引起風邪的食物。
3. 磁石丸
治諸氣腫,大有妙效,次用補藥。
羌活,陳皮,木香,澤瀉,赤茯苓(去皮,附子炮,去皮臍),檳榔,白朮,訶子(炮,去皮用),肉蓯蓉,椒紅,上好磁石(吸鐵多者,燒赤,入醋中,淬十次,細研,水飛過,至極細為妙),烏頭(炮),桑白皮(另研羅為末,不用筋滓),鱉甲(醋炙令黃),官桂(去皮),黃耆(另研,取細末)
上一十七味,各半兩為末,用羊石子,或獖豬石子,去筋膜,生,細研和末,再杵一二千下,如硬,更入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焙乾,空心日午,溫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切忌房室,並咸藏諸毒物,須至百日外。
白話文:
磁石丸
治療各種氣腫,療效極佳,其次再用補益的藥物。
藥材包括:羌活、陳皮、木香、澤瀉、赤茯苓(去皮,附子炮製後去皮及臍部)、檳榔、白朮、訶子(炮製後去皮)、肉蓯蓉、花椒、上等磁石(吸鐵力強的,燒紅後放入醋中,反覆淬煉十次,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水飛法研磨至極細)、烏頭(炮製)、桑白皮(另外研磨成細粉,去除粗渣)、鱉甲(醋炙至黃色)、官桂(去皮)、黃耆(另外研磨成細粉)。
以上十七味藥材,各取半兩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羊石子或野豬石子(去除筋膜,生用),研磨成細粉後,反覆搗杵一千至兩千下。如果藥粉太硬,可以加入酒,使其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烘乾後,空腹在中午用溫酒送服二十至三十丸。服用期間,應避免房事,以及接觸鹽漬之物及其他毒物,需持續服用至少一百天。
4. 分氣丸
消滯氣,利胸膈,止心疼,化酒食毒,治腹脅脹滿。
荊三稜(醋浸一宿,切作片子,焙乾用),牽牛(微炒),大戟(各三兩,細銼,炒令紫色),芫花(二兩,醋炒),甘遂(二兩,槌碎,炒令黃色住),官桂(去皮,一兩。)
上同杵為細末,以醋煮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煎陳皮湯下,不嚼破,如大段,腹脹膨滿,氣滯,如要行動,漸加丸數,並吃三兩服,以微利為度。
白話文:
分氣丸能消除積滯之氣,舒暢胸膈,止痛,化解酒食之毒,治療腹部兩側脹滿。
藥方組成:荊三稜(用醋浸泡一夜,切片曬乾)、牽牛子(微炒)、大戟(各三兩,切碎,炒至紫色)、芫花(二兩,用醋炒)、甘遂(二兩,搗碎,炒至黃色)、官桂(去皮,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煮成糊狀,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用煎好的陳皮湯送服,丸藥需完整吞服,不可嚼碎。若腹部脹滿,氣滯不通,需要活動時,可逐漸增加服藥量,最多服用三兩(約90克),以輕微通便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