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草豆蔻散

治脾胃氣不和,霍亂不止,酒食所傷,兼患脾泄,能和一切冷氣。

厚朴(二兩,去皮,用生薑三兩,取汁浸炙,汁盡為度),草豆蔻(和皮,一兩),乾薑(一兩,炮),白朮(一兩,炮,黃色),訶子(一兩,炮,去瓤,細切,炒,二兩。)

白話文:

  • 厚朴:二兩,去除樹皮,用三兩生薑取汁浸泡烘烤,直到汁液完全被吸收。

  • 草豆蔻:一兩,連皮一起使用。

  • 乾薑:一兩,炮製後使用。

  • 白朮:一兩,炮製後使用,呈現黃色。

  • 訶子:一兩,炮製後去除果肉,切碎,炒至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霍亂,冷米飲下,或酒調下。脾痛不可忍者,炒生薑酒下三錢。余即如湯煎服。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於霍亂時,以冷米湯送服,或以酒調服。若脾痛得難以忍受,則將生薑炒熟後,用酒送服三錢。其餘的藥材,則照常煎服。

2. 椒樸丸

治脾胃虛乏,伏積冷氣,吃食不消,多困羸瘦,面黃口淡,不思飲食。

梓州厚朴(去皮,用十兩以薑汁炙令香,細銼),漢椒(揀淨,十兩),鹽花(十兩),黑附子(二兩,炮,去皮臍,銼碎。)

白話文:

梓州厚朴(去皮,用十兩,以薑汁炙烤至很香,研磨得很細碎),漢椒(精選潔淨,十兩),鹽花(十兩),黑附子(二兩,炮製後,去皮臍,然後研磨得碎碎的)。

上以水十碗,於銀石器內,以文武火熬,候水盡為度,焙乾,同研為末,煉蜜並糯米粉,同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溫酒下。如大腸滑泄,生薑米飲下。

白話文:

將水盛於銀石器中,用文火與武火一起煮,等水全部煮乾為止,烘乾研成細末,與煉蜜和糯米粉混合一起,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到三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若有大便滑洩的情況,用生薑米湯送服藥丸。

3. 藿香丸

治胃氣,消食,定霍亂,止嘔逆,進飲食,化冷痰。

藿香(一兩),厚朴(一兩,去粗皮,薑汁炙令香熟),甘草(三分,炙),官桂(半兩,去粗皮),青皮(三分,湯去瓤,細切,麵炒),乾薑(一兩,炮),枇杷葉(一分,炙,去毛。)

白話文:

藿香(一兩),厚朴(一兩,去粗皮,用薑汁浸泡,烘烤至香熟),甘草(三分,烘烤),官桂(半兩,去粗皮),青皮(三分,用湯去瓤,切碎,用麵粉炒),乾薑(一兩,炮製),枇杷葉(一分,烘烤,去毛。)

上七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棗一枚,同煎七分,服。

4. 丁香散

暖脾助胃,止心腹痛,進食,定嘔逆,治瀉痢。

肉豆蔻(去皮),人參(各半兩),白茯苓(去皮),蒼朮(三分),青木香(半兩),吳茱萸丁香(各一分),厚朴(去皮,薑汁炙令香,半兩),荊三稜(炮,半兩),乾薑(炮銼,半兩),芍藥(半兩,炙),甘草(一分。)

白話文:

肉豆蔻(去除外皮),人參(各半兩),茯苓(去除外皮),蒼朮(三分),青木香(半兩),吳茱萸,丁香(各一分),厚朴(去除外皮,用薑汁炙烤至香氣濃鬱,半兩),荊三稜(炮製,半兩),乾薑(炮製並磨碎,半兩),芍藥(半兩,炙烤),甘草(一分)。

上十二味,同杵細末,每日空心食前,米飲調下二錢。

5. 蓽澄茄散

治脾元虛冷,氣不和,心胸不快,肚腹膨脹,氣刺氣痛,元氣㽲疼,不思飲食,酒色過度,面黃口淡。

蓽澄茄(半兩,炒),荊三稜(三兩,炮,趁熱杵),陳皮(二兩,去白),香附子(三兩,炒),甘草(二兩,炮),丁香(二兩),舶上茴香(二兩),厚朴(一兩,去皮,薑汁炙令黃色),蠻姜(一兩,一分),官桂(二兩,去皮),桔梗(一兩),白鹽(十二兩,揀擇淨炒,研細,後入),阿魏皂子(大一塊,麵裹煨,面黃為度,去面,另研細,旋入諸藥。)

白話文:

蓽澄茄(半兩,炒過),荊三稜(三兩,炮製後趁熱搗碎),陳皮(二兩,去白色部分),香附子(三兩,炒過),甘草(二兩,炮製過),丁香(二兩),舶上茴香(二兩),厚朴(一兩,去皮,用薑汁炙烤至黃色),蠻姜(一兩,一分),官桂(二兩,去皮),桔梗(一兩),白鹽(十二兩,挑選乾淨,炒過,研磨成細粉,最後加入),阿魏皁子(大皁角果,用麵粉裹著,以微火煨烤,看到麵粉變成黃色,要去掉麵粉並研磨成細粉,加入其他藥材中。)

上十三味,同為末,細研和令勻,每服一錢,入生薑二片,水八分盞,煎五七沸,熱吃,如作湯,入姜一錢點之,大療中酒,兼其味甚佳。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三種藥材,依比例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的劑量,加入兩片生薑,八分滿的茶杯水煎煮五到七次,趁熱飲用即可。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將藥粉加上一錢的生薑煮成湯汁也可以。中酒時飲用,效果極佳,且味道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