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方》~ 卷二 (3)
卷二 (3)
1. 賺氣散
治氣調中,和脾胃。御藥院云:治心胸痞悶,腹脅虛脹,飲食減少,氣不宣通。
白話文:
治療氣機調理中焦,和調脾胃。主管藥物的機構說:可以治療心胸痞塞不適,腹部兩側虛脹,飲食減少,氣機不暢通的症狀。
荊三稜(五兩),白朮(三兩),蓬莪朮(五兩,煨熟,杵末),枳殼(去白,一兩,麩炒),木香(半兩)
白話文:
荊三棱(200公克),白朮(120公克),蓬莪術(200公克,先烤熟,再研磨成粉末),枳殼(去除白膜,40公克,用麥麩炒過),木香(20公克)
上五味同為末,每服二錢,生薑三片,水一盞煎六分,溫服,如和脾胃,即更入棗同煎。若解傷寒,並三兩服汗出立瘥。
白話文:
將五味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生薑三片,水一碗煎煮至六分,溫服。如果需要調理脾胃,還可以加入棗子一起煎煮。如果需要治療傷寒,服用三到兩次即可發汗而痊癒。
2. 燒石子茴香散
治下焦虛冷,臍腹撮疼,心胸痞脹,和元氣,進飲食。
白話文:
治療下焦虛寒,腹部絞痛,心胸脹滿,調和元氣,增進食慾。
舶上茴香,川附子(炮,去皮臍),官桂(去皮),木香,紫白戟(去心),胡椒,陳皮(去白),川椒(去目),乾薑(炮,各半兩),荊三稜(一兩,煨)
白話文:
從外國進口的茴香,四川的附子(炮製後,去除肚臍),官桂(去除外皮),木香,紫白戟(去除中心),胡椒,陳皮(去除白色的內皮),四川花椒(去除果實的柄),乾薑(炮製後,各半兩),荊三稜(一兩,烘焙)。
上一十味,同為細末,每服用獖豬石子一對,洗去筋膜,切作薄片,以末二錢,入蔥絲少許,鹽半錢,濕紙裹,煨熟,餌訖,以酒或粥飯壓之,須臾臍下暖,甚妙。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都磨成細末。每次服用獖豬石子一對,洗去筋膜,切成薄片,再加入2錢的藥末,少許蔥絲,半錢鹽,用濕紙包起來,煨熟後服用。吃完藥後,用酒或粥飯壓住藥物,不久後,臍下就會感到溫暖,非常有效。
3. 牛膝煎丸
治男子下元虛冷傷憊,筋骨衰弱,遍身癮疹,及風氣上攻下疰,疼痛不可忍者。
白話文:
治療男性下焦虛寒、疲勞,筋骨衰弱,全身皮膚瘙癢,以及風邪上犯下注,疼痛難忍的情況。
牛膝(五兩,去苗,切作細段,用好酒浸三日,取出細研,如麵糊,用酒於銅銀瓷器內,慢火熬,成膏,為度),附子(炮,去皮臍),川芎,虎骨(酥炙黃色,各三兩),破故紙,葫蘆巴,蓯蓉(酒浸三日,細切,焙,各四兩),巴戟(去心,生用),仙靈脾(去莖幹,生用各一兩。)
白話文:
-
牛膝(五兩,去掉芽尖,切成細段,用好的酒浸泡三天,取出研磨成麵糊狀,用酒在銅製、銀製或瓷製容器內,用慢火熬煮成膏狀即可。)
-
附子(經過炮製,去除外皮和臍),川芎,虎骨(酥炙成黃色,各三兩)
-
破故紙,葫蘆巴,蓯蓉(用酒浸泡三天,切碎,焙乾,各四兩)
-
巴戟(去掉心,生用),仙靈脾(去掉莖幹,生用,各一兩)
上八味,各修事淨,一處杵為細末,用牛膝膏和,合入臼,杵令軟硬得所,丸如小彈子,如是難丸,更入少多熟蜜同丸,每日早晨及夜臥,溫酒化下一丸,嚼下亦得志意服一月,永無風氣攻疰及癮疹,自然肢體安暢。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分別修治乾淨,放在一起搗碎成細末,用牛膝膏和在一起,放入研缽中,繼續搗杵,直到軟硬適中,丸制如小彈丸般大小。如果難以製丸,可加入少許熟蜜一同製丸。每天早上和晚上睡覺前,用溫酒化下一丸,嚼服也可以。堅持服用一個月,風氣侵襲引起的疾病和癮疹就會消失,身體自然安然舒適。
4. 補骨脂丸
治脾腎久冷,積氣成塊,或發疼痛,補暖。
白話文:
治療脾腎長期虛寒,氣滯形成硬塊,或是發作時疼痛,用以溫補。
大木瓜(一個,去皮瓤入硇砂一兩,去砂石,蒸令熟,研爛極),補骨脂(炒),薯蕷,官桂(去皮),青皮,木香,懷香子,檳榔(以上各一兩),荊三稜(半兩,醋浸一宿,炒令黃),肉豆蔻(半兩。)
上九味為末,用木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鹽湯下二十丸,溫酒亦可。
白話文:
大木瓜(一個,去皮去瓤,放入一兩的硇砂,去除砂石,蒸熟,研磨成極其細膩的粉末),補骨脂(炒熟),薯蕷,官桂(去皮),青皮,木香,懷香子,檳榔(以上各一兩),荊三稜(半兩,用醋浸泡一夜,炒至黃色),肉豆蔻(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