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犀角散

治上焦壅熱,咽膈腫痛,不利。

白話文:

治療上焦鬱熱,咽喉和食道腫痛,不舒暢。

鼠黏子(一兩,銚子內,以文武火,隔紙炒令香,為度),甘草(一分),荊芥(半兩。)

上三味同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五分一盞,煎令沸,去滓,溫服,大利胸膈。

白話文:

鼠黏子(一兩,用銚子內,用文火、武火隔著紙炒,炒到香味出來即可),甘草(一分),荊芥(半兩)。

2. 沉香散

治脾元氣不和,中焦痞悶,氣滯噎寒,進食和氣。

白話文:

治療脾臟元氣不調和,上腹部感到悶脹,氣滯導致的堵塞感和寒冷,促進進食和氣機順暢。

沉香,木香,青橘(去白),郁李仁(湯浸去皮,另研),陳橘(去白),人參(各用一兩),豆蔻,檳榔,肉桂(去皮),甘草(炙),乾薑(炮製,各半兩。)

上十一味,同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不以時候。

白話文:

沉香、木香、青橘(去除白色的外層)、郁李仁(用湯浸泡去除外皮,另行研磨)、陳橘(去除白色的外層)、人參(各用一兩)、豆蔻、檳榔、肉桂(去除外皮)、甘草(炒過的)、乾薑(製過的,各半兩)。

3. 四倍散

治脾元氣不和,大補虛損。

白話文:

治療脾臟元氣不調和,大力補充虛弱損耗。

訶子(一兩,煨),人參(二兩),白茯苓(四兩,去皮),白朮(半斤。)

白話文:

訶子(半斤,用火烤過的),人參(一斤),白茯苓(兩斤,去皮),白朮(兩斤半)。

上四味,同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棗子,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服。如早晨常服,有大功效。

白話文:

把上面四種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放入生薑和紅棗,一起煎煮到剩六分之一,過濾掉藥渣,溫熱服用,空腹飯前服用。如果每天早上服用,會有很大的療效。

4. 白豆蔻散

補中益氣,調順脾元,心胸滿悶,不思飲食,上熱下冷。

白話文:

補充中氣和提升體力,調理順暢脾胃功能,改善心胸感到憋悶,不想吃東西,上半身感覺熱而下半身感覺冷的症狀。

白豆蔻仁(半兩),肉豆蔻(三個),白朮(一兩),厚朴(薑汁炙,半兩),甘草(三分,炙),肉桂(半兩),青皮(半兩)

白話文:

  • 白豆蔻仁(半兩):15公克

  • 肉豆蔻(三個):3個

  • 白朮(一兩):30公克

  • 厚朴(薑汁炙,半兩):15公克,用薑汁浸泡後烤乾

  • 甘草(三分,炙):9公克,烤乾

  • 肉桂(半兩):15公克

  • 青皮(半兩):15公克

上七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二片,粟米少許,棗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大妙。

白話文:

把七味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和生薑二片、粟米少許、棗二枚,一同煎煮至只剩下七分的水量,去掉渣滓後,熱熱的服用。非常好使。

5. 木香通真散

治中脘氣不和,心胸滿悶,氣刺脅肋,飲食無味,和氣。

白話文:

治療中脘氣機不調,心胸感到憋悶,氣滯刺痛在兩側脅肋,飲食無味,調和氣機。

木香(半兩),人參(一兩),官桂(一兩半,去皮),川芎(一兩),陳皮(二兩,去皮),茯苓(一兩),青皮(一兩,去白),神麯(一兩),厚朴(一兩半,用生薑汁,塗炙令黃),茴香(一兩,用舶上者),檳榔(半兩,女人吃即入也),桃仁(一兩,麩炒,去皮尖。)

白話文:

  • 木香(半兩)

  • 人參(一兩)

  • 官桂(一兩半,去皮)

  • 川芎(一兩)

  • 陳皮(二兩,去皮)

  • 茯苓(一兩)

  • 青皮(一兩,去白)

  • 神麯(一兩)

  • 厚朴(一兩半,用生薑汁塗抹炙烤至黃色)

  • 茴香(一兩,用海外進口的)

  • 檳榔(半兩,女性食用時直接服用)

  • 桃仁(一兩,用麩皮炒熟,去皮尖)

上十二味,除桃仁另研外,余並搗羅為末,入桃仁,拌和令勻,每服一錢,水一盞,鹽少許,同煎七分,溫服。不拘時候,大能和順脾元氣。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除了桃仁要另外研磨外,其餘的藥材都搗碎成粉末,加入桃仁,攪拌均勻。每次服用一錢藥粉,加一盞水和少許鹽,一起煎煮至七分熟,溫熱服用。服用時間不限,此方藥能很好地調和脾的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