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一 (15)
卷一 (15)
1. 如智散
治五心虛煩,夜多盜汗,面色黃瘁,四肢少力,多困饒睡,飲食不進。
萎蕤,川芎,青皮(去白),肉桂(去皮),木鱉子,當歸(去須),羌活,秦艽,柴胡(去苗),烏梅黃耆(以上各一兩),甘草(如五心發熱,即減半兩,不用一兩。)
上同杵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青蒿頭子七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若冬月無青蒿,以薑棗代煎之。
白話文:
如智散治療五心煩熱、夜間盜汗、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嗜睡、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方組成:萎蕤、川芎、青皮(去白)、肉桂(去皮)、木鱉子、當歸(去須)、羌活、秦艽、柴胡(去苗)、烏梅、黃耆(以上各一兩),甘草(如果五心煩熱症狀明顯,甘草減半,用半兩,而不是一兩)。
用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用一杯水,加入七枚青蒿嫩芽一起煎煮,煎至七分(約七分滿),過濾藥渣後溫服。冬季沒有青蒿時,可用薑棗代替煎煮。
2. 地骨皮散
治骨蒸壯熱,肌肉減瘦,多困少力,夜多盜汗。
地骨皮(水洗),秦艽水(洗淨),柴胡(去蘆),枳殼(去白,麵炒),知母(生用),當歸(去須),鱉甲(去裙襴,醋炙黃色。)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桃柳枝頭各七個,生薑三片,烏梅一個,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每日空心臨臥各一服。
白話文:
地骨皮散治療骨蒸發熱、肌肉消瘦、經常疲倦無力、夜間盜汗等症狀。
藥材包括:地骨皮(水洗)、秦艽(水洗淨)、柴胡(去除鬚根)、枳殼(去除內層白色部分,用麵粉炒)、知母(生用)、當歸(去除鬚根)、鱉甲(去除裙邊,用醋炙烤至黃色)。
所有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約為現代的6克),用一碗水煎煮,加入桃枝七個、柳枝七個、生薑三片、烏梅一個一同煎煮,至藥汁剩下七分,過濾藥渣,溫服,每日清晨空腹及睡前各服用一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