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勞證

夫勞者牢固也,勞傷也。經曰:五勞六極七傷,皆因營衛不調,血氣虛損或房、或酒、或大病愈後有失調理,因變證候,其狀極多,不能備舉,大抵春夏劇,秋冬瘥。

白話文:

勞有牢固、勞傷兩種解釋。《素問》說:「五勞、六極、七傷,都是因為營衛不調,血氣虛損,或者因為房事過度、飲酒過量,或者大病初癒後沒有調理好,因而引起的變證,症狀極多,不能一一列舉。總的來說,春天和夏天病情較嚴重,秋天和冬天病情減輕或痊癒。

2. 鹿茸丸

治虛勞傷憊,腰腳疼痛少力,精神不爽,飲食減退,駐顏益氣。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酸棗仁(三分,微炒),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去皮,炙乾),巴戟(一兩,去心),防風(二分,去蘆),白茯苓(一兩,去皮),白蒺藜(三分,去刺,微炒),萆薢(三分,銼),桂心(三分,去皮),石斛(一兩,去根,銼),補骨脂(一兩,微炒),當歸(一兩),羌活(三分),牛膝(一兩,去苗),木香(三分)

白話文:

  1. 附子(50克,炮製過,去除皮臍)

  2. 鹿茸(100克,去除毛,塗上酥油,烤至微黃)

  3. 桃仁(50克,用湯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留下兩仁,用麩皮炒至微黃)

  4. 酸棗仁(15克,微炒)

  5. 蓯蓉(50克,用酒浸泡一夜,去除皮,烤乾)

  6. 巴戟(50克,去除心)

  7. 防風(10克,去除蘆頭)

  8. 白茯苓(50克,去除皮)

  9. 白蒺藜(15克,去除刺,微炒)

  10. 萆薢(15克,切碎)

  11. 桂心(15克,去除皮)

  12. 石斛(50克,去除根,切碎)

  13. 補骨脂(50克,微炒)

  14. 當歸(50克)

  15. 羌活(15克)

  16. 牛膝(50克,去除根苗)

  17. 木香(15克)

上一十七味,同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七種藥材全部研磨成細末,再用蜂蜜製成丸劑,每個丸劑的大小約如梧桐子一般。每天早晚空腹時,各服用二十丸,並以溫酒送服。

3. 鱉甲散

治五心煩熱,飲食減少,狀似勞氣。

鱉甲(一兩半,醋炙),常山(一兩,生),大黃(一兩,炮),甘草(三分,半生,半熟),柴胡(一兩,去蘆焙),石膏(一兩)

白話文:

  • 鱉甲(15克,用醋炙過)

  • 常山(15克,生用)

  • 大黃(15克,炮製過)

  • 甘草(4.5克,一半生用,一半熟用)

  • 柴胡(15克,去掉蘆頭並且焙烤過)

  • 石膏(15克)

上六味,杵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小麥一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卻將二服滓,再煎作一服,神效。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搗成細末,每次取二錢,加上一杯水及一把小麥,煮至只剩七分,過濾掉藥渣,溫熱後服用。將剩下的藥渣再加入一杯水煮一次,服用一劑。此方藥效神效。

4. 神效喝起散

治丈夫女人背胛勞倦,肢節痠疼多困少力,飲食無味,面黃體瘦,或發寒熱。

鱉甲(洗淨,醋炙令黃),柴胡(去苗),秦艽牡丹皮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白話文:

  • 鱉甲:洗淨,用醋炙烤至變黃。

  • 柴胡:去掉根莖。

  • 秦艽:全草。

  • 牡丹皮:根皮。

  • 附子:炮製,去掉外皮和肚臍,各等分。

上五味,同為末,每服三錢,用獖豬石子一個,去筋膜,以蔥白一寸椒末一錢,同研如糊,入椀,與藥相和,用童子小便一小盞,煎三五沸,入藥末,攪勻,盞蓋子蓋之,放溫服。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搗碎,每次服用三錢,再準備一塊豬石子,去除筋膜,加上一寸長的蔥白和一錢的椒末,一起研磨成糊狀,放入碗中,與藥材混合,再加入一小碗童子的尿液,煎煮三到五沸,然後加入藥末,攪拌均勻,蓋上碗蓋,等到藥液溫熱時服用。

人參半夏丸,治患勞氣,心胸煩悶,痰涎壅塞,不思飲食,頭目昏眩。

半夏(一兩,湯洗二七遍),大腹皮(二枚),人參(三分),枇杷葉(三分,去毛炙),鱉甲(三分,醋炙令黃),柴胡(三分,去苗),茯苓(一兩,去皮),前胡(三分,去苗),橘皮(三分,去白),芍藥(半兩)

白話文:

半夏(一兩,用熱水洗淨兩到七次),大腹皮(兩片),人參(三分),枇杷葉(三分,去除毛並烘烤),鱉甲(三分,用醋烘烤至呈黃色),柴胡(三分,去除根苗),茯苓(一兩,去除外皮),前胡(三分,去除根苗),橘皮(三分,去除白色內皮),芍藥(半兩)

上一十味,同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