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緩遺風》~ 和緩遺風捲上 (7)
和緩遺風捲上 (7)
1. 王右
血虛氣滯,肝強脾弱,三焦作脹,已越半午,脹或上或下,或寬或急痛,時左時右,時作時輟。衝任之脈隸屬於肝,肝旺則術任失司,故帶下頻多。營血之源生化在脾,脾虛則營血失充,故泛水衰少。左脈弦,右脈緊。營虛則熱易生,氣滯則濕易聚。本屬不足,標屬有餘富。調肝脾以和氣血。
小茴炒、當歸、延胡貢、沉香、枳殼、金鈴子(制吞附)、炒白芍、青皮、香櫞皮、橘絡、茺蔚子絲、風絡。
白話文:
病人血虛氣滯,肝氣過盛脾氣不足,三焦部位脹痛,從中午過後,脹痛部位時而向上,時而向下,時而緩慢,時而急痛,時左時右,時發時止。衝任脈屬於肝,肝氣旺盛則衝任脈功能失調,因此白帶量多。營血源於脾,脾虛則營血不足,所以體液減少。左脈弦緊,右脈緊。營血虛弱則容易上火,氣滯則容易積聚濕氣。根本問題是身體虛弱,表象是虛弱的部位出現了過度反應。治療應以調和肝脾,使氣血調和為主。
處方:小茴香炒、當歸、延胡索、沉香、枳殼、金鈴子(制吞附)、白芍炒、青皮、香櫞皮、橘絡、茺蔚子絲、風絡。
2. 金炳臣
病之源:七情多思多慮;病之標:六淫多濕多痰;平日嗜酒,酒有熱氣閃爍,經絡熾耗營陰。陰與陽為相輔,經與絡為相佐。陰虛則陽無以戀,經虛則絡無以附。陰陽虛或有自汁或仃盜汁。經絡虛時有瘈瘲,時有麻木。頭為諸陽之會,陽亢則眩暈;肢為諸陽之木,陽虛則厥冷。
心悸動,耳鳴響,背有轟熱,腰有軟痛,目竅迷霧,巔額抽制。病受目久延入八脈,所以見證叢雜多歧。左脈關部虛弱耎,右脈關部虛軟而滑。舌中薄黃,舌邊薄白。治法:交媾心腎以寧神志,參用潛育陰陽籍以和絡。炙綿耆、冬朮、茯神、桂枝、炒白芍、龜板、橘絡、紫丹參、遠志、棗仁、淡甘草、牡蠣、小麥、南棗。
白話文:
疾病的根源在於七情過度,思慮過多;疾病的表象則是由於六淫侵襲,尤其濕氣重、痰濕多。平常愛喝酒,酒性燥熱,會損傷經絡,耗損陰液。陰陽互為表裡,經絡相互依存。陰虛則陽氣無所依附,經絡虛弱則氣血無法流通。陰陽虛損就會出現盜汗或自汗,經絡虛弱則會出現抽搐、麻木等症狀。頭部是陽氣匯聚之處,陽氣過盛就會頭暈眼花;四肢是陽氣流動之所,陽氣不足就會手腳冰冷。
現在患者出現心悸、耳鳴、背部發熱、腰部酸痛、視力模糊、頭頂抽搐等症狀。病症已經延誤很久,波及八條經脈,所以症狀複雜多樣。左邊脈象關部虛弱無力,右邊脈象關部虛弱滑利。舌苔薄黃,舌邊薄白。治療方法:滋補心腎以安神定志,並用藥物滋養陰陽,調理經絡。方劑選用炙黃芪、冬蟲夏草、茯神、桂枝、炒白芍、龜板、橘絡、紫丹參、遠志、棗仁、淡甘草、牡蠣、小麥、南棗。
3. 陳伯樁母
脅為肝部,脅痛屬於肝、胃受肝侮,脘痛亦屬肝。少陰腎水下虧,少陰心火上炎,白腐滿口,延及咽喉,飲食不納,經有旬余,痛甚則呃延,慮厥逆,脈象弦細,當用鎮逆。
旋覆花、代赭石、西洋參、橘紅、淮牛膝、木蝴蝶、川雅連、煨刀豆、川鬱金、白芍、仙牛夏、佛手柑。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以脅痛、胃脘痛、口舌生白腐、咽喉疼痛、呃逆等症狀為主的疾病,中醫認為是肝腎陰虛、心火上炎導致的。藥方使用旋覆花、代赭石等清熱化痰、降逆止呃的藥物,西洋參、淮牛膝等補氣滋陰、益腎養肝的藥物,以及橘紅、川鬱金等理氣解郁的藥物,以達到鎮逆止痛、清熱化痰、滋陰補腎的目的。
4. 鄭梓相夫人
辛傷於肺,痰入於絡,胸脅掣痛,引及腰背,冷熱頻仍,口穢痰臭,脈來滑,大病起匝月,非肺擁即肋擁,他當瀉肺參用宣絡。
水糖炒石膏、青蛤粉、白芨、淡甘草、生米仁、桔梗、絲瓜子絡、旋覆花、橘絡、桃仁泥、川貝母、蘆根。
白話文:
患者因辛辣之物過度損傷肺部,導致痰液進入經絡,出現胸部兩側劇烈疼痛,並牽連到腰背部,時冷時熱,口中發出惡臭,痰液也帶有臭味,脈象滑數。病發已經一個多月,可能是肺部積聚痰液,也可能是肋骨部位積聚痰液,因此需要瀉肺的方法,同時配合疏通經絡。
藥方
水糖炒石膏、青蛤粉、白芨、淡甘草、生米仁、桔梗、絲瓜絡、旋覆花、橘絡、桃仁泥、川貝母、蘆根。
藥方解释
- **水糖炒石膏:**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潤燥止咳,主治肺熱痰多,胸痛咳嗽。
- **青蛤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主治痰熱咳喘,胸痛結塊。
- **白芨:**收斂止血,生津潤肺,主治肺熱咳嗽,咯血痰多。
- **淡甘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調和藥物,主治脾虛氣弱,咳嗽痰多。
- **生米仁:**健脾胃,補中氣,清熱利濕,主治脾胃虛弱,咳嗽痰多。
- **桔梗:**宣肺利咽,排膿化痰,主治肺氣不宣,咳嗽痰多。
- **絲瓜絡:**通絡化痰,清熱解毒,主治痰熱壅肺,胸痛咳嗽。
- **旋覆花:**降氣止咳,化痰散結,主治肺氣上逆,咳嗽痰多。
- **橘絡:**理氣化痰,止咳平喘,主治痰熱咳嗽,胸悶氣短。
- **桃仁泥:**活血化瘀,潤燥滑腸,主治血瘀氣滯,胸痛咳嗽。
- **川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熱咳嗽,痰多氣喘。
- **蘆根:**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主治肺熱咳嗽,口渴咽干。
5. 又複方
口穢痰臭,由來月餘。胃通於口,痰生於胃。穢氣、臭氣,皆屬胃火。肺畏火刑,火旺乘肺,則清肅之氣失司,故咳逆綿延不已。有時骨脊疼痛,有時形體畏寒,眠難著,右胃納式微,左脈小,石脈大。仿用千金葦莖法,參奧喻氏救肺湯:
絲瓜子絡水,糖炒石膏,生苡仁,白莖白前,淡甘草,青黛拌蛤亮,兔耳草,川貝母,橘絡,桔梗,枇杷葉,蘆根湯煎藥。
白話文:
患者口中有穢氣、痰液臭味,持續一個多月。中醫認為胃和口相通,痰液源於胃。穢氣、臭氣皆屬胃火過旺。肺臟怕火,火旺則容易侵犯肺部,導致肺臟清肅之氣失調,因此咳嗽逆氣、綿綿不絕。患者偶爾出現骨脊疼痛,有時身體畏寒,難以入睡,右側胃口不好,左邊脈搏細小,右邊脈搏強勁。
醫師參考了《千金方》中「葦莖法」和「奧喻氏救肺湯」的方劑,開了以下藥方:
- 絲瓜子:用清水浸泡
- 石膏:用糖炒
- 生苡仁:生用
- 白莖白前:用淡甘草和青黛拌蛤亮
- 兔耳草:生用
- 川貝母:生用
- 橘絡:生用
- 桔梗:生用
- 枇杷葉:生用
- 蘆根湯:煎藥
此方藥物以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養陰潤肺為主,針對患者口穢痰臭、咳嗽逆氣、骨脊疼痛等症狀。
6. 又三複方
肺氣通於鼻,肺火旺則鼻熱;胃氣通於口,胃火旺則口穢。頭項發腫,發熱,頭目或脹或痛;咽喉乾燥,口亦渴燥;兩脅作脹,兩腰作痛;咳嗆,身熱劇於五更,失血盈盆,經有兩旬,脈象轉形虛弦,舌質又變薄白。實邪在於肺,胃虛損在於肝腎。切宜怡養,免致增劇。清上焦之實火,滋下焦之真水。
冰糖炒石膏、阿膠、川貝、白芨、女貞子、橘紅、絲瓜子絡、麥冬、桔梗、元參、兔耳草、桑葉。
白話文:
肺部的氣息與鼻子相通,肺火旺盛就會鼻腔發熱;胃部的氣息與嘴巴相通,胃火旺盛就會口氣難聞。頭部和頸部腫脹發熱,頭部和眼睛感到脹痛;咽喉乾燥,嘴巴也感到乾渴;兩肋感到脹滿,腰部感到疼痛;咳嗽不止,凌晨時分身體發熱更加劇烈,失血過多,月經已經兩個星期,脈象轉為虛弱無力,舌頭也變得薄白。這是因為實邪存在於肺部,而胃部虛損又影響了肝腎。必須好好調養,以免病情加重。要清熱降火,滋陰潤燥。
可以用冰糖炒石膏、阿膠、川貝、白芨、女貞子、橘紅、絲瓜子絡、麥冬、桔梗、元參、兔耳草、桑葉等藥材治療。
7. 康錦云
酒有熱氣,茶有飲邪。嗜酒多,肝家定有鬱熱;嗜茶多,胃中必有留飲。火旺於下,循經入絡,莖器或爛或痛。小溲乍通乍閉,飲聚於上,阻氣傷陽,四肢時寒時暖,呃忒忽乍忽輟,大便逾旬始通,納食累日不進。脈象緊而大,舌質剝而白。男子年越六秩,腎元先受其衰,見症半虛半實,治法始從兩顧。
生綿耆、桂枝、炒白芍、新會皮、刀豆子、姜、半夏、吉林參鬚、甘草稍、枳殼、炒冬朮、瓜蔞皮、咸蓯蓉、淮牛膝。
白話文:
酒性溫熱,容易助長體內的熱氣;茶性偏寒,容易在體內積聚寒邪。如果過度飲酒,肝臟一定會積聚熱氣;如果過度飲茶,胃中就會積聚寒濕。熱氣在下方聚集,沿著經絡循行,就會導致生殖器官出現潰爛或疼痛。小便時而通暢時而閉塞,寒濕之氣在上方聚集,阻礙氣機損傷陽氣,導致四肢時冷時熱,呃逆時有時無,大便超過十天才排泄一次,食慾不振,持續好幾天都吃不下東西。脈象緊而有力,舌苔剝落且呈白色。男子到了六十歲以後,腎臟功能開始衰退,出現的症狀既有虛證也有實證,治療方法要兼顧虛實兩方面。
藥方
生綿耆、桂枝、炒白芍、新會皮、刀豆子、姜、半夏、吉林參鬚、甘草稍、枳殼、炒冬朮、瓜蔞皮、咸蓯蓉、淮牛膝。
解說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個男性患者,由於過度飲酒和飲茶,導致體內寒熱失衡,出現了一系列的病症。中醫認為,酒性溫熱,茶性偏寒,過度飲用都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而男性到了六十歲以後,腎臟功能開始衰退,更容易出現寒熱失衡的情況。
這則藥方是針對這個患者的病症所開的,主要針對寒熱失衡、腎虛等問題。其中,生綿耆、桂枝、炒白芍、新會皮、刀豆子、姜、半夏、吉林參鬚等藥材具有溫補陽氣、祛寒止痛的作用;甘草稍、枳殼、炒冬朮、瓜蔞皮、咸蓯蓉、淮牛膝等藥材則具有健脾利濕、補腎益氣的作用。
注意
此藥方僅供參考,實際用藥應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