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之

《和緩遺風》~ 和緩遺風捲下 (9)

回本書目錄

和緩遺風捲下 (9)

1. 又五方(七月朔日)

燥萬物者,莫熯乎人;撓萬物者,莫疾乎風。真陰不足於下,亢陽有餘於上。陰即水也,陽即火也。陰虛不能制火,陽動遂命化風。風動於中,火爍其氣,煩冤懊儂𩞄抖,善食人。火無物不消,故愈食愈𩞄;心風無物不動,故益動益制。𩞄在於腹,箭動在於經絡。舌質前半淡光無津,脈象左部弦大有力。治法鹹寒甘涼,藉以壯水潛陽。

大生地、阿胖、火麻仁、西洋參、白芍、云茯神、川貝、滁菊、淮牛膝、炙甘草、麥冬、冬桑葉。

白話文:

人最容易燥熱,風最容易使萬物動搖。體內真陰不足,陽氣過盛,就像水不足以滅火,火勢蔓延,陽氣動盪就化為風。內風躁動,火氣旺盛,讓人感到煩悶、憂愁、焦躁不安,且容易飢餓。火氣無物不消,所以越吃越飢;風氣無物不動,所以越動越躁。燥熱在腹部,風邪在經絡中運行。舌頭前半部分淡白無津液,脈象左邊弦大有力。治療方法要用鹹寒甘涼的藥物,以滋陰潛陽。

需要使用的藥材包括生地、阿膠、火麻仁、西洋參、白芍、茯苓、川貝、滁菊、淮牛膝、炙甘草、麥冬、冬桑葉。

2. 南潯陳回生(六月初四日十歲)一

前月初五日發現暑濕症樣,迨至十五身涼瘖退始安,不意二十五日染暑穢涼風漸即,身體發熱如炭繩,至月杪忽涼忽熱,有汗解肌癍疹密布,現在熱勢朝輕暮重,神氧奄奄似昏似寐,稍涉酢醒語言清楚,耳無聰聞,舌有糜白,左脈弦數,右脈沈滑。暑穢從上而受,必傷氣分;涼風由表而侵,必阻經絡。

邪鬱氣分化痰化火,腑失通降,肝失潛藏,寐醒為昏,大便為閉。冶法清氣清營,藉以宣竅宣腑。惟口或淡或甜,定是濁蒙清陽,辛苦氣味理所必需。

香犀尖鮮生地知母元參佩蘭新會紅羚羊角石菖蒲銀花連翹滁菊紫雪丹

白話文:

上個月初五那天,我發現自己患了暑濕症,直到十五號才退燒,身體也恢復正常。沒想到二十五號又染上了暑穢涼風,身體發熱得像燒紅的炭繩一樣,到了月底,忽冷忽熱,還伴隨著出汗,身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疹子。現在白天症狀輕微,晚上就加重,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稍微喝點醋就清醒,語言也變得清晰,但耳朵聽不清,舌頭上有一層白色粘膜,左脈弦數,右脈沈滑。暑穢從上而來,必然損傷氣分;涼風從外而入,必然阻礙經絡。

邪氣鬱結於氣分,化生痰火,腑氣不通,肝氣不能收斂,因此睡覺時昏沉,大便也排不出來。治療方法應該清熱解毒,宣通竅道和腑臟。由於口裡感到淡或甜,說明濁氣蒙蔽了清陽,所以需要辛苦的味道來理氣。

處方:香犀尖、鮮生地、知母、元參、佩蘭、新會紅、羚羊角、石菖蒲、銀花、連翹、滁菊、紫雪丹。

3. 又二方(初六日)

濁邪轉從燥化,舌糜為轉紅絳,遍體斑疹漸次而回,唇口乾燥亦漸滋潤,神氣清爽,煩潮未除,耳竅仍無聰閒,大便依然不下,熱勢日輕暮重,脈象人數右滑,肺津胃液兩就戕耗,遺燼餘邪均未廊清。十歲童體陰分數虧,恰逢炎暑逼人,一水不勝二火,諸躁煩越皆從火出。鹹寒甘涼清氣清營,藉保肺津而存胃液。

鮮生地、天花粉、知母、甘中黃、滁菊、元參心、鮮苗葉、西洋參、紛丹皮、茯神、石決明、川貝、竹心、霍斛湯煎藥。

白話文:

原本的濁氣轉變為燥熱,舌苔變得糜爛並轉為紅絳色,全身出現斑疹,但逐漸消退;嘴唇和口腔乾燥也逐漸恢復濕潤,精神清爽,但煩躁不安的症狀尚未消失,耳朵仍然聽不清楚,大便仍未排泄,熱症白天輕微,晚上加重,脈象數而滑,肺部和胃部的津液都受到損耗,殘留的邪氣尚未完全清除。這個十歲的孩子體內陰氣不足,碰上炎熱的夏季,一味水氣抵擋不住兩股火氣,所有的躁熱煩悶都來自火氣。因此需要用鹹寒甘涼的清氣來滋養營氣,藉此保護肺部的津液,並保留胃液。

處方:鮮生地、天花粉、知母、甘中黃、滁菊、元參心、鮮苗葉、西洋參、丹皮、茯神、石決明、川貝、竹心、霍斛,以水煎服。

4. 又三方(初八日)

熱勢或朝輕或暮劇,唇日忽焦燥忽紅燥,舌質旦夕遷變,有時絳而少苔,有時白而起屑。脈象昔今相同,左脈沉按數大,右脈重取滑數。煩擾懊儂乍有乍無,身體轉側或動或靜。蘊蓄穢濁於肺胃氣分,蒸騰熱邪於肝膽營分。發熱有十四日之久,便閉有十二日之多。濁邪既失下降,清津不得上升。甘涼清氣以生津,鹹寒入陰以存液。

鮮生地、丹皮、西洋參、滁菊、知母、建蘭、括蔞仁、元參、人中黃、銀花、川且竹心、霍斛湯煎藥。

白話文:

病人發熱的情況,有時早上輕微,有時晚上加重,嘴唇時而乾燥,時而紅燥。舌頭的顏色和舌苔也一天到晚變化,有時舌頭紅絳,舌苔少,有時舌頭白,舌苔起屑。脈象從昨天到今天變化不大,左邊脈搏沉按後跳動次數多,有力度,右邊脈搏重按後跳動次數多,滑而有力。病人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時而出現,時而消失,身體翻來覆去,時而動,時而靜止。體內有濁邪蘊積在肺胃的氣分,蒸騰著熱邪在肝膽的營分。發熱已經持續了十四天,便秘已經持續了十二天。濁邪無法下降,清津也無法上升。所以需要用甘涼清氣來生津,用鹹寒入陰來存液。

處方:鮮生地、丹皮、西洋參、滁菊、知母、建蘭、括蔞仁、元參、人中黃、銀花、川竹心、霍斛,用水煎服。

5. 又四方(十六日)

不下大便十六日,已得更衣三四次,腑氣藉以廓清,留熱亦隨撲滅。第邪熱退則止,氣虛精神為之熱倦,彩容為之消瘦,耳聾更甚於前,胃納更少於昔,頭面發現癤毒,舌質轉見淡光。左脈視小,右亦不大。胃納一日不如增元陰,一日不來復。先賢所謂「得谷則昌」,無熱可清,有虛難補。

勢必先用甘涼,務使濡養胃陰。吉林參鬚、銀花、丹皮、夏枯草、橘紅、元參、生地、連翹、滁菊、川貝、淡竹葉、人中黃。

白話文:

病人已經十六天沒有排便,已經換了三四次衣服,腸胃氣機藉此得以疏通,體內的熱氣也隨之消散。因為邪熱退去,所以便秘也停止了,但病人氣虛,精神感到疲倦,臉色變得蒼白消瘦,耳聾比以前更嚴重,食慾也比以前減少,頭面部出現了癤瘡,舌頭顏色變淡。左邊脈搏細弱,右邊脈搏也不強。食慾一天不如一天,需要滋養陰氣,便秘也一天比一天嚴重。古人說:「得谷則昌」,意思是說吃飽了才能健康,現在沒有熱氣可以清除了,卻有虛弱需要補養。

因此,必須先用甘涼的藥物,滋養胃陰。藥方如下:黨參、銀花、丹皮、夏枯草、橘紅、元參、生地、連翹、滁菊、川貝、淡竹葉、人中黃。

6. 束閣兜徐惠人夫人(六月廿九日)

產育已有兩日,除癉瘧發現七八日,面蒼油亮,脘瞀儂懊,脈象小弦而動,舌質淡光而白,氣分蒸騰之邪外泄於七孔,上焦胸膺之間瘖如水晶,若見風動作厥便有陽越,欲治法潛身中之陽以熄風,參用清氣中之熱以保津。

霍石斛、銀花、連翹、西洋參、石決明、茯神、青蒿子、滁菊、橘白、川鬱金、玟瑰露、炒竹茹、蘆根。

白話文:

產婦生產已經兩天了,但是發燒、瘧疾已經出現七、八天,面色蒼白油亮,胸悶心煩,食慾不振,脈象細弱而滑動,舌苔淡白而潤滑。這是因為體內陽氣上升,外邪從七竅排出,上焦胸膺之間就像水晶一樣透明,如果遇到風吹就容易發生抽搐,出現陽氣外溢的現象。

治療方法應該是要潛藏體內陽氣,熄滅風邪,同時也要清熱保津。

藥方如下:

  • 石斛、銀花、連翹、西洋參、石決明、茯神、青蒿、滁菊、橘白、川鬱金、玫瑰露、炒竹茹、蘆根。

7. 又二方(初二日)

產後陽亢陰虧,發現獨熱無寒,一日作,一日輟,氣分氤氳之邪,蒸騰於毛孔,自汗漐漐,頻出㾦現於頸項。產逾兩旬,熱近數候,陽津陰液俱受戕耗,脈象細中見弦,弦中見數,口味淡而兼苦,苦而兼甜,舌尖淡光,舌根松白。治法補其不足,參用瀉其有餘。

西洋參、白芍、淡甘草、銀花、黑豆衣、茯神、吉林參鬚、綠豆衣、橘白、石決明、苡仁、扁豆衣、霍斛。

白話文:

產婦生產後,體內陽氣亢盛,陰氣虧虛,呈現獨熱無寒的症狀。這症狀時好時壞,一天發作,一天停歇。氣分中瀰漫的邪氣,蒸騰於毛孔,導致汗出得特別多,而且頻頻出現發熱的現象,尤其在頸項部位更為明顯。

生產後超過二十天,熱症依然持續,且更加嚴重,導致陽氣津液和陰氣津液都受到損耗。脈象細小,但其中夾雜着弦勁,同時脈搏跳動頻快,口渴口苦,還伴有甜味,舌尖淡白,舌根松軟發白。

治療方法應當以補益不足為主,同時兼顧瀉去多餘之物。

藥物如下:

  • 西洋參、白芍、淡甘草、銀花、黑豆衣、茯神、吉林參鬚、綠豆衣、橘白、石決明、苡仁、扁豆衣、霍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