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之

《和緩遺風》~ 和緩遺風捲下 (6)

回本書目錄

和緩遺風捲下 (6)

1. 又十九方(二十九日)

手心熱,足心亦熱;自汗多,盜汗亦多。久熱則陰虧於內,多汗則陽越於外。陽不入陰,寤不恬寐。病後意中之事,尚不足以為慮。舌質外見淡光,里見薄膩。脈象左部數大,右部滑數。手臂時或酸楚,頭竅時或脹滿。三十多日之病,纏津液豈有不耗?四五個月之懷孕,營陰安能充足?氣分蒸蒸之熱,述出於毛孔;營分炎炎之火,逼入於肝膽。一半補虛,一半清邪。

使正氣不為清而致虛,則邪氣不為襯而樹幟。

西洋參、筧、麥冬、知母、淨棗仁、扁石斛、忍冬藤、淡甘草、云茯神、白芍、焙滁菊、生子芩、元參心、青蒿露煎藥。

白話文:

手心發熱,腳心也同樣感到熱;白天自汗頻出,夜晚盜汗也不少。長時間的發熱導致體內陰氣損失,大量出汗使得陽氣過度散發到體外。當陽氣無法與陰氣平衡,就容易出現睡眠不安穩的情況。即便在病後,心裡的憂慮並不足以成為問題。舌頭的表面看起來顏色淡且有光澤,但深入看去卻有一層薄薄的膩狀物。脈搏方面,左邊的脈象快速且粗大,右邊則呈現滑順而快速的特徵。偶爾會感到手臂痠痛,頭部有時會感覺脹滿。患病超過三十天,體內的津液難免會被消耗。懷孕四五個月,營養陰氣怎麼可能充足?身體氣分中的熱氣,從毛孔中蒸騰而出;營養分中的炎熱,被逼迫進入肝臟和膽囊。治療上一半是補充虛弱,另一半則是清除異常。

若正氣不因過度清除而變得虛弱,那麼邪氣也不會因得到滋養而壯大。

處方藥材包括西洋參、筍、麥冬、知母、乾淨的棗仁、扁石斛、忍冬藤、淡甘草、雲茯神、白芍、烘焙的滁菊、生子芩、元參心、青蒿露,這些將一起煎煮成藥。

2. 又二十方(七月初一日)

手心屬手少陰經,足心屬足少陰經,四肢又為諸陽之本,熱勢劇於兩心四肢。蓋熱久陰分之虧,其源由陽氣之亢。病機遷延三十除日,懷孕亦有五個多月。陰分虛者益虛,陽氣亢者益亢。氣分餘波之熱時消時長,營分未盡之火忽照忽熄。舌質中央淡光無苔,脈象重按柔軟數大。滋少陰之液以潛浮陽,濡陽明之津以泄餘熱。

紫丹參、黃柏、知母、西洋參、麥冬、扁石斛、生於芩、白芍、元參、淡甘草、云神、忍冬藤、青蒿露煎藥。

白話文:

手掌心與腳掌心分別屬於手少陰經和足少陰經,而四肢又被認為是身體所有陽氣的根本所在,因此熱症在心臟和四肢的表現會更加劇烈。這是因為熱病時間過長導致體內陰分耗損,而根本原因則是陽氣過度旺盛。疾病已經持續了約一個月,且患者懷孕已超過五個月。體內陰分虛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同時陽氣過盛的問題也越趨惡化。體內的熱量時而消退時而加劇,尚未完全清除的熱毒忽隱忽現。舌頭中央部分顏色淡而無苔,脈搏摸起來軟弱且跳動快速。治療上要滋養少陰經的津液來抑制過剩的陽氣,並補充陽明經的津液以排除體內殘餘的熱毒。

使用的藥材包括:紫丹參、黃柏、知母、西洋參、麥冬、扁石斛、生於芩、白芍、元參、淡甘草、雲神、忍冬藤、青蒿露,將這些藥材煎煮服用。

3. 又二十一方(初二日)

疹從營出,㾦從氣化,見回已過半月餘,邪尚有淹留,內則蔓延氣腑,外則布散血絡,滿面發現瘰壘,手臂又見疿漯,胸膺一帶亦有顯現,發熱劇於手足,兩心酸楚,覺於左右兩腕,動多自汗,靜多盜汗,脘不知飢,頭有量脹,迤邐三十多日,懷孕五個余月,薰蒸之熱氤氳於內,浮炎之火迫現於外,耗傷氣津,消爍陰液,舌質中光少苔,脈象左大右數,兩清氣營籍養陰液。

西洋參、人中黃、茯神、滁菊、紫丹參、生子芩、扁石斛、忍冬藤、麥冬、茅根、絲瓜絡、奎白芍、青蒿露煎藥。

白話文:

【再提供二十一種藥方(適用於病程第二天)】

疹子是由營血而來,皮疹則是氣分的變化。從疹子開始出現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個月了,但體內的邪氣仍未完全清除。這種情況下,邪氣在內影響氣腑的運作,在外則擴散至血液的微細網絡。臉上長滿了大小不一的疙瘩,手臂上也出現了紅腫的症狀,胸部一帶也有明顯的疹子。手腳的發熱比身體其他部位更為嚴重,心臟周圍有痠痛感,這感覺同時出現在雙手腕部。活動時容易出汗,休息時也會盜汗。胃部缺乏飢餓感,頭部感到輕微脹痛。這樣的病情已經持續三十多天,而患者正懷孕五個多月。體內的熱氣像被薰蒸般,外面則是火氣上升的現象,導致氣血和津液的損耗,陰液也在逐漸消耗。舌頭的中部光亮且少有舌苔,脈象顯示左側脈搏較大,右側脈搏較快。治療需調理氣血,滋養陰液。

使用以下藥材:西洋參、人中黃、茯神、滁菊、紫丹參、生子芩、扁石斛、忍冬藤、麥冬、茅根、絲瓜絡、奎白芍、青蒿露來煎製藥物。

4. 又二十二方(初三日)

熱起於足之湧泉,延及於手之勞宮,有汗則衰,無汗則盛。納食之後,脘字自覺滿脹,熱甚之際,頭竅又覺最脹。動則自汁較少,靜則盜汗尚多。汗出沾衣,身發痤疿者,小節也;疿者,微瘰也。癢如蟲行,痛如針刺,半由氣分未化之餘邪,半由血絡無形之風熱。左脈虛弦而大,右脈沉數而滑,口渴朝劇,舌質淡光清,氣分之餘熱洩血絡之風熱。

生首烏、筧麥冬、扁石斛、西洋參、黑荊芥、生子芩、綻穀芽、甘中黃、真滁菊、炒白芍、忍冬藤、白茅根、青蒿露,代水煎藥。

白話文:

[再記載二十二個處方(第三天)]

熱度從腳底的湧泉穴開始,然後擴散到手掌的勞宮穴。如果出現汗水,熱度就會減緩,若沒有出汗,熱度則會更嚴重。進食後,胃部會感覺到飽脹,當熱度非常高的時候,頭部會覺得特別脹痛。活動時汗水較少,休息時卻盜汗頻繁。汗水濕透衣物,身體上長出小疙瘩,這是小問題;疙瘩是輕微的淋巴結腫大。癢起來像有蟲在爬,痛起來像針在刺,一半是因為氣分未消的殘餘病邪,另一半是因為血液循環中的風熱。

左手脈搏虛弱、弦硬且大,右手脈搏則深沉、快速且滑順,早上口渴特別嚴重,舌頭顏色淡且有光澤,這顯示氣分的殘餘熱度和血液中的風熱。

以下是處方藥材:生首烏、筍麥冬、扁石斛、西洋參、黑荊芥、生子芩、綻穀芽、甘中黃、真滁菊、炒白芍、忍冬藤、白茅根、青蒿露,用這些來取代水來煎藥服用。

5. 又二十三方

手足熱多屬陰虧,頭暈脹確是陽亢。陰既虛,陽既亢,營分虛熱易生,氣分除邪愈留,汗出見濕乃生痤疿,有時癬癢,有時疼痛,得食院覺滿脹,入夜寤少恬寐,手臂時或酸楚,身體時成罩熱。左脈虛弦而大,右脈沉數而滑,口渴劇於上午,舌光現於中央。治法養胃中之津,藉以潛身中之熱。

生首烏、石決明、真滁菊、甘中黃、西洋參、筧麥冬、云茯神、扁石斛、生子芩、綻穀芽、荷葉梗、忍冬藤、青蒿露代水煎藥。

白話文:

手腳常感覺熱,大多因為體內陰氣不足;頭部感到暈眩脹痛,確實是體內陽氣過盛的表現。當陰氣虛弱,陽氣過盛,身體營養部分就容易產生虛熱,氣血部分清除異物的能力也會下降,導致異物滯留。出汗後遇到濕氣,就會引發皮膚病,有時候會出現癢感,有時候則會疼痛。吃東西後,會感到胃部飽脹不適,到了夜晚,睡眠品質差,難以安穩入眠。偶爾手臂會有痠痛感,身體也常會無故發熱。左手脈搏虛弱且大,右手脈搏則沉且快速,且帶有滑動感,上午的時候口渴特別嚴重,舌頭中央會呈現光滑無苔的狀態。

治療上,應當滋養胃部的津液,以便調節體內過剩的熱氣。使用的藥材有:生首烏、石決明、真滁菊花、甘中黃、西洋參、筍麥冬、雲茯神、扁石斛、生子芩、綻穀芽、荷葉梗、忍冬藤、青蒿露,用水煎煮這些藥材來服用。

6. 又預擬方

有孕久病血液無有不傷,有汗多熱,陽津未始不耗,氣液已由遷延而不復,餘邪必淹留而未清,諸病變出由此來也。手足心熱,獨高頭臂之癉極多,時癢時痛,純紅無白,無非熱在陽明血絡。舌光少,苔淡而無絳,不外虛在陽明氣津。胎前宜涼,病後宜清,預擬涼血清氣以備善後調理。

西洋參、麥冬、白芍、綠豆衣、扁石斛、生子芩、吉林參鬚、真滁菊、橘絡、茯神、茅根、淡甘草、大生地露代水煎藥。

白話文:

[再預先準備的處方]

懷孕期間長時間生病,對血液的損傷是難免的,若是出汗多且體溫偏高,身體的陽性津液也會被消耗掉。氣血和體液可能因為病情拖延而無法恢復,殘餘的病邪會持續存在而無法清除,許多病狀都是由此產生的。

手腳心感到熱,頭部和手臂的痠痛特別嚴重,時而癢時而痛,皮膚呈現純紅色而沒有白色斑點,這無疑是熱邪影響到了陽明經的血絡。舌頭看起來光澤不足,舌苔淡薄且沒有深紅色,這表明陽明經的氣津已經虛弱。懷孕期間應注重降溫,疾病後應注重清熱,因此我提前準備了涼血清氣的處方,以供產後調理使用。

藥方成分包括:西洋參、麥冬、白芍、綠豆衣、扁石斛、生子芩、吉林參鬚、真滁菊、橘絡、茯神、茅根、淡甘草、大生地露,這些藥材需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