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抄》~ 三、中風口噤方

回本書目錄

三、中風口噤方

1. 三、中風口噤方

病源論云:諸陽經筋,皆在於頭;三陽之筋,並結入於䫲頰,夾於口。諸陽為風寒所客,則筋急,故口噤不開也。

葛氏方云:取大豆五升,熬令黃黑,以五升酒漬取汁。以口灌之。

千金方云:術四兩,酒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服淡竹瀝一升。

新錄方云:灸承漿穴,在頤前下唇之下。

又方。灸頤尖十壯。

白話文:

根據病源理論提到,所有陽經的筋脈都集中在頭部,而三陽經的筋脈會結聚進入兩頰,夾住口腔。當這些陽經筋脈受到風寒侵襲,就會導致筋脈收縮緊繃,因此嘴巴無法張開。

葛氏的療法提到,可取用五升的大豆,炒至呈黃黑色,再用五升的酒浸泡取出汁液,用此汁液灌入口中。

《千金方》記載,取用四兩的白朮,加入三升的酒煮,煮至剩下一升的量,一次性飲下。

另一個療法是,服用一升的淡竹瀝。

《新錄方》中提到,可以灸療承漿穴,此穴位位於下脣下方的頜前部。

另一個療法是,灸療頜尖部位,灸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