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抄》~ 四一、胞衣不出方
四一、胞衣不出方
1. 四一、胞衣不出方
病源論云:有產兒出而胞不落者,世謂之息胞。由產出而體疲,不能更用氣。(簡案病源氣下有產字。)胞經停之間,外冷氣乘之,則血道澀,故胞不出。若挽其胞系斷者,其胞上則斃人。
又方:多服豬肪。又方:以水煮弓弦飲之,一升許。(「原注」小品方同之。)
陶宏景《本草注》云:吞胡麻油少少。又方:取弓弩弦縛腰。
葛氏方云:月水布燒末,以服少少。
僧深方云:水銀服如大豆二枚。又方:取夫單衣若巾,覆井立出。
小品方云:小麥小豆合煮汁,飲立出。
又方:井中土如梧子大,吞之。
又方:男吞小豆七枚,女吞十四枚。(「原注」集驗方同之。)
龍門方云:取灶中黃土末,著臍中。(「原注」廣濟方三指撮水服之。)
白話文:
根據病源理論所言,有些情況下,嬰兒出生後,胎盤卻未隨之排出,俗稱為"息胞"。這主要是因為生產過程耗盡了產婦的體力,導致她無法再使力(編按:在病源理論中,此處的"氣"字下有"產"字)。在胎盤應當自然排出的時段內,如果受到外界冷空氣的影響,血液流通受阻,因此胎盤無法順利排出。若強行拉扯已斷的胎盤連接處,可能會危及生命。
另一種方法是大量服用豬油。另有一法,是以水煮弓弦,飲其汁約一升。(原註:小品方記載相同方法。)
陶宏景在本草注中提到,可以少量多次吞服芝麻油。另一種方法是,以弓弩的弦纏繞腰部。
葛氏方記載,將月經布燒成灰,少量服用。
僧深方記載,服用如兩顆大豆大小的水銀。另有一法,取丈夫的單衣或手巾,蓋在井口上,胎盤即可立即排出。
小品方記載,將小麥和紅豆一同煮汁,飲用後胎盤可立即排出。
另有一法,吞食如梧桐子大小的井底土。
另有一法,男性吞食七粒紅豆,女性吞食十四粒。(原註:集驗方記載相同方法。)
龍門方記載,取竈中的黃土粉末,放置於肚臍中。(原註:廣濟方記載,取三指撮的黃土用水沖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