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醫略抄》~ 三二、眾蛇螫人方

回本書目錄

三二、眾蛇螫人方

1. 三二、眾蛇螫人方

病源論云。凡中蛇者,勿正言其名。惡蛇之類甚多,蛇毒之猛者,中人不即治,多死。

又云。入林中,行有落人頸背上者,然自不甚齧人,齧人必死。此蛇無正行,大者不過四五尺,世人呼為青條蛇。其尾二三寸色黑者,名熇尾,毒眾(簡案病源作最。)猛烈,中人立死。

又云。凡蛇創未愈,禁熱食,熱食便發。

葛氏方云。中蛇毒勿得渡水,渡水則痛甚於初,螫雖車舡亦不免。搗葎草以傅瘡上,立愈。

又方。搗生蓼絞取汁飲,小小以滓薄之。

又方。挼青藍薄之。

又方。嚼乾薑傅瘡上。(「原注」耆婆方屑薄之。)

僧深方云。以頭垢著創中,大良。

千金方云。灸上三七壯。又方。搗葵取汁,服之。

集驗方云。搗大蒜塗之,即愈。

蘇敬本草注云。搗落石絞洗之,並服良。

龍門方云。蜂巢燒灰封差。又方。搗梨傅之。(「原注」耆婆方同之。)

本草云。蛇虺百蟲毒,雄黃巴豆麝香乾姜並解之。(「原注」範汪方雄黃乾薑同之。)

白話文:

根據《病源論》所述,凡是被蛇咬傷的人,不要直接說出蛇的名字。世上的毒蛇種類繁多,其中毒性極強的蛇,咬傷人後若不及時治療,大多會導致死亡。

再者,當進入森林中,若有蛇掉落至人的頸部或背部,這種蛇通常不會主動咬人,但一旦咬人,幾乎必死無疑。這種蛇行動詭異,體長最大不過四五尺,人們稱之為青條蛇。特別是那些尾端二三寸呈黑色的蛇,被稱為熇尾,其毒性極強,咬傷人後可瞬間致死。

另外,凡是由蛇咬傷造成的傷口在未癒合前,應避免食用熱性食物,因為熱性食物會使傷情加重。

葛洪的醫方提到,被蛇咬傷後切忌過水,否則疼痛會比初始更劇烈,即使乘坐車輛或船隻也無法避免。將葎草搗碎敷在傷口上,可以立即止痛。

另一個方法是,搗碎生蓼,取其汁液飲用,同時將殘渣敷在傷口上。

還有一種方法,將青藍揉搓後敷在傷口上。

還有一個方法,嚼碎乾薑敷在傷口上。

僧深的醫方提到,將頭皮屑放入傷口中,效果很好。

《千金方》記載,可用艾灸治療,每次灸三次,連續灸七次。另一個方法是,搗碎冬葵,取其汁液飲用。

《集驗方》指出,將大蒜搗碎塗在傷口上,可立即痊癒。

蘇敬的《本草》注釋提到,將落石搗碎後,用水沖洗傷口,同時內服,效果很好。

《龍門方》記載,將蜂巢燒成灰,覆蓋在傷口上,即可痊癒。另一個方法是,將梨子搗碎敷在傷口上。

《本草》記載,對於各種蛇及昆蟲咬傷的毒性,雄黃、巴豆、麝香和乾薑都有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