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救急選方》~ 上卷 (10)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0)

1. 脫陽門

大固陽湯(得效),療脫陽證。或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醒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行房。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亦是脫陽證。須臾不救。

大附子(一兩),白朮,乾薑(各半兩),木香(一分)

上水煎。放冷灌服。又方。桂枝二兩。好酒二升。煎至一升。候溫分作二服灌之。又蔥白連須三七莖。細銼。砂盆內研細。用酒五升。煮至二升。分作三服灌之。陽氣即回。生薑三七片。切碎研。酒煎服。亦效。仍炒蔥白或鹽熨臍下氣海。勿令氣冷。

久曠之人。或縱欲之人。與女交合。泄而不止。謂之走陽。其女須抱定。勿使陰莖出戶。急呵熱氣於口中。以指捻尾閭。即救矣。若女人驚而脫去者。十有九死。亟以童女接氣。灌以大劑獨參湯。亦可活者。(醫宗必讀○丹臺玉案此證亦名脫陽。用大固陽湯。及蒸臍法。)

色厥暴脫者。必以其人本虛。偶因奇遇。而悉力勉為者有之。相因相慕日久。而縱竭情欲者亦有之。故於事後。則氣隨精去。而暴脫不返。宜急掐人中。仍令陰人摟定。用口相對。務使暖氣噓通。以接其氣。勿令放脫。以保其神。隨速用獨參湯灌之。或速灸氣海數十壯。以復陽氣。庶可挽回。(景岳全書)

男女交接而死者。男子名走陽。女子名脫陰。男雖死陽事猶然不倒。女雖死陰戶猶然不閉。有夢中脫泄死者。其陽必舉。陰泄。容猶帶喜笑。為可證也。皆在不救。(證治匯補)

白話文:

這個章節談的是「脫陽」的症狀和治療方式。當一個人大量嘔吐或嚴重腹瀉後,四肢冰冷,元氣喪失,失去意識,或是患了感冒剛好轉,卻錯誤地進行性行為,導致小腹緊痛,外生殖器收縮,面色發黑,呼吸困難,冷汗直冒,這些都是脫陽的徵兆,如果不及時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藥方如下:大附子一兩,白朮、乾薑各半兩,木香一分,用水煎煮,待冷後灌服。另外,二兩桂枝加兩升好酒,煎至一升,等溫後分兩次灌服。或者,三十七根蔥白連根一起,細切後在砂盆內磨細,用五升酒煮至二升,分三次灌服。也可用三十七片薑,切碎研磨,用酒煎服,同樣有效。同時,可以用炒過的蔥白或鹽熱敷在肚臍下的氣海穴,保持溫暖。

對於長期禁慾或縱慾的人,在與女性發生性關係時,如果射精不止,稱為「走陽」。這時,女性必須緊抱住男性,避免陰莖脫離,並迅速向他口中呵熱氣,用手指按壓尾骨,就能立即挽救。但若女性因驚嚇而讓男性脫離,九成以上會死亡。此時應盡快找來處女進行氣息接續,並服用大量的獨參湯,或許能挽回生命。

若是因為本身虛弱,突然遭遇特殊情境而勉強行事,或是長期互相愛慕,卻無度地放縱情慾,都可能導致事後氣隨著精液流失,出現脫陽的現象。這時,應立即掐住人中穴,讓女性緊緊抱住,口對口呵氣,保持暖氣流通,防止脫離,以保護精神。同時,快速服用獨參湯,或立即艾灸氣海穴數十次,以恢復陽氣,這樣纔有可能挽回生命。

男女在性交過程中死亡的情況,男性稱為「走陽」,女性稱為「脫陰」。即使死亡,男性的性器官依然勃起不倒,女性的陰道依然敞開不閉。有的人在睡夢中因脫陽而死亡,性器官依然勃起,面容帶著喜悅的微笑。這些情況通常無法挽救。

2. 諸厥門

屍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而死也。(金匱)菖蒲屑內鼻兩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著舌下。剔取左角發方一寸。燒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崔氏。凡屍厥為病。脈動而形無所知。陽脈下墜。陰脈上爭。榮衛不通。其狀如死。而猶微有息。其息不常。人乃不知。欲殯殮者。療之方。(外臺)急以蘆管吹其兩耳。極盡以氣吹之立起。若人氣極。別可易人吹之。又方。灸鼻下人中七壯。又灸陰囊下。去下部一寸百壯。婦人灸兩乳中間。

又方(千金),灸百會百壯。

硃砂丸(聖惠),療屍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如死。不療三日當死。

硃砂,雄黃,附子(各三分),桂心(一兩半),巴豆(二十枚去油)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不知更下二丸。若利多即止之。

硫黃散(得效),屍厥驀然死去。四肢逆冷。不省人事。腹中氣走如雷鳴。命在頃刻。

焰硝(半兩),硫黃(一兩)

共為末。作三服。每服用舊酒一大盞煎。覺焰消起。傾於盞內蓋著。服如人行五里。又一服。不過三服。即醒。兼灸百會穴四十九壯。臍下氣海丹田三百壯。覺身體溫止。又方。用附子七錢。重包煨熱。去皮臍為末。作二服。用酒三盞。煎一盞服。如無附子。生薑自然汁半盞。酒一盞。同煎令百沸。並灌二服。仍照前灸。(惠濟不用焰硝。用馬牙硝。)

氣厥即中氣。因七情內傷氣逆為病。痰潮昏塞。牙關緊急。但七氣皆能使人中。因怒而中尤多。中氣之狀。與中風相似。所以別者。風中身溫。氣中身冷。急以蘇合香丸灌之。(要訣)

氣實而厥者。其形氣憤然勃然。脈沉弦而滑。胸膈喘滿。此氣逆也。理宜以四磨飲蘇合香丸之類。(景岳)

四磨飲(濟生),療七情傷感。上氣喘急。

人參,檳榔,沉香,烏藥

上各濃磨水。和煎服。或服養正丹尤佳。(衛生家寶。不用人參。用木香。)

痰厥氣虛。身微冷。面淡白昏悶。不知人事。宜順元散。(即三生飲。烏附南星並炮。),氣盛身熱面赤。宜星香湯。(即南星木香。見中風門。)又用生清油一盞。灌入喉中。須臾逐出風痰立愈。(得效方)

風涎暴作。氣塞倒僕。(本草衍義)用瓜蒂為末。每用一二錢。膩粉一錢匕。以水半合調灌。良久涎自出。不出。含砂糖一塊。下咽即涎出也。

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雞聲是也。用牙皂二根。白礬二錢。二味生研為末。吹入鼻中。即燒竹瀝薑汁少許。灌入喉中。須臾痰涎逐下立愈。(普渡慈航)

痰涎發厥。脈弦滑者。二陳湯。加竹瀝。挾寒。加生附子。挾火。加芩連山梔竹瀝。凡厥證。為顛。為眴僕。為妄見。或腹脹。二便不利。或嘔。或心痛。皆痰火鬱氣病也。(入門)

白話文:

屍厥

屍厥的狀況是,脈搏雖然還在跳動,但呼吸已經停止。這是因為氣息閉塞不通暢,所以人會安靜地死去。 治療方法:將菖蒲粉末吹入鼻孔,再讓人含著桂皮粉在舌下。接著剪取左邊額角的頭髮一寸,燒成灰,用酒調和後灌入喉嚨,病人就能立刻醒來。

另一種說法,屍厥的病症是脈搏跳動,但身體沒有知覺,陽氣下沉,陰氣上湧,導致體內氣血運行不順,看起來像死了一樣,但還有一絲微弱的呼吸,而且呼吸不穩定,讓人難以察覺。為了防止誤判而導致錯誤的殯殮,需要及時治療。治療方法:用蘆葦管吹氣到病人的兩耳,盡量多吹氣,就能使病人甦醒。如果吹氣的人氣力不夠,可以換人。另一個方法是用艾灸灸鼻下人中穴七壯,再灸陰囊下部一寸處一百壯。女性則灸兩乳中間。

還有一種方法是灸百會穴一百壯。

治療屍厥,脈搏跳動卻沒有呼吸,氣息閉塞不通,導致人安靜如死,不治療三日內會死亡。藥方為:朱砂、雄黃、附子各三分,桂心一兩半,巴豆二十枚(去油)。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如麻子大小。每次用粥水送服五丸,如果沒有效果,再服二丸,若腹瀉嚴重就停止服用。

治療屍厥突然死亡,四肢冰冷,失去意識,腹中氣體流竄如雷鳴,情況危急的藥方:焰硝半兩,硫磺一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分三次服用。每次用溫熱的舊酒一大杯煎藥,看到焰硝開始冒泡時,倒入杯中蓋好,待藥酒溫度降至適口時服用。服藥後就像步行五里路一樣的感覺時,再服第二次,最多服三次即可醒來。同時配合艾灸百會穴四十九壯,臍下氣海、丹田穴各三百壯,等身體溫暖後停止。另一個藥方是用附子七錢,用濕紙包好煨熱,去皮臍磨成粉末,分兩次用酒三杯煎成一杯服用。如果沒有附子,可用生薑汁半杯,酒一杯,一起煎煮至沸騰,同樣分兩次灌服。同時配合之前的艾灸方法。

氣厥

氣厥,是因情志內傷導致氣機逆亂的疾病,痰液湧動阻塞,牙關緊閉。各種情緒都可能導致氣厥,但因憤怒而發病的情況尤其多。氣厥的症狀與中風相似,但區別在於中風時身體發熱,氣厥時身體發冷。急救方法是用蘇合香丸灌服。

氣實而厥的情況是,病人看起來氣憤而躁動,脈搏沉弦而滑,胸部脹滿且氣喘。這是因為氣機逆亂所致,應該用四磨飲或蘇合香丸等藥物治療。

治療因七情導致的上氣喘急,可用四磨飲,藥方:人參、檳榔、沉香、烏藥,以上藥材都磨成濃汁,煎煮後服用。也可以服用養正丹。有的醫家不使用人參,而使用木香。

痰厥氣虛的症狀是,身體微冷,面色蒼白,昏昏沉沉,失去意識。可以用順元散(即三生飲,成分是烏頭、附子、南星,都需炮製)治療。如果氣盛身熱面赤,可用星香湯(成分是南星、木香,見中風門的內容)。也可以用生清油一杯,灌入喉嚨,片刻後,痰液就會排出,病人立即痊癒。

因風涎突然發作,氣機阻塞導致暈倒,可以用瓜蒂磨成粉末,每次用一到二錢,搭配膩粉一錢,用水調和後灌服。過一會兒,涎液會自行排出。如果沒有排出,可以含一塊砂糖,吞下後涎液也會排出。

痰厥的症狀是,病人突然失去意識,喉嚨裡發出像水雞叫的聲音。治療方法是用牙皂兩根,白礬二錢,將兩味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吹入鼻中。然後燒竹瀝,加入少許薑汁,灌入喉嚨,很快痰液就會排出,病人就會痊癒。

痰涎發厥,脈象弦滑,可以用二陳湯加竹瀝治療。如果兼有寒症,就加生附子,如果兼有火症,就加黃芩、黃連、山梔子和竹瀝。各種厥證,都可能表現為頭暈目眩、昏倒、胡言亂語,或腹脹、大小便不通暢、嘔吐或心痛,這些都是痰火鬱積氣機不暢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