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選方》~ 上卷 (8)
上卷 (8)
1. 卒中風門
療初中風筋急口噤。牙關不開。不能進藥者。烏梅肉頻擦牙。牙關痠軟。則易開矣。(危證簡便方),又方。天南星為末。中指蘸。擦左右大牙。各二三十指。其口自開。(一方。加片腦等分。一方。加烏梅肉細辛。揉和擦之。),又方。白礬鹽梅等分擦之。涎出自開。
療中風中暑中氣中惡中毒乾霍亂。一切卒暴之疾。(心法附余),生薑汁。與童便各半。和勻。徐徐灌之。立可解散。蓋姜能開痰下氣。童便降火故也。
卒暴僵仆。不省人事。牙關緊急。喉中痰聲。須設法將藥灌下。或人銜藥汁於銅管中。努力吹。衝入咽嗌而下。妙也。服下不宜眾人亂嚷。益加恍惚。將患人兩掌摩之。及揉二中指。並掐鼻下人中。(醫經會元)
沉香半夏湯(針灸資生經),主氣去痰。
附子(炮一隻),沉香(等分),人參(半兩),半夏(二錢),南星(一錢)
上生薑十片。水煎。
延年。療膈上風熱。心藏恍惚如醉。(外臺)
竹瀝(三升),羚羊角屑(二分),石膏(十分),茯苓(六分)
上水煎。合竹瀝服。
獨參湯。加竹瀝薑汁。療氣虛有痰。(金匱鉤玄)
奪命散(青囊雜纂),療卒暴中風。痰涎壅塞。牙關緊急。目上視等危證。大有神效。
青礞石(四兩。焰消煆過。)
研為末。每服半錢。酒調下。功效不可盡述。(案幼幼新書。用此散。療急慢驚風。痰涎壅塞咽喉。命在須臾。服此墜下風痰。乃療驚利痰之聖藥也。焰消用一兩。)
蘇合香丸(局方),療卒中昏不知人。及霍亂不透。心腹撮痛。鬼疰客忤。癲癇驚怖。狐貍等病。或攧撲傷損。氣暈欲絕。凡是倉卒之患。悉皆療之。
香附子,青木香,烏犀角,白朮,硃砂(研水飛),丁香,訶梨勒(煨取皮),白檀香,安息香(別末。無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蓽茇(各二兩),龍腦(研),薰陸香(別研),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研藥勺。用安息香膏。並煉白蜜和劑。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華水。溫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兒。可服一丸。溫酒化服。亦得。
養正丹(局方),療元氣虛虧。陰邪交蕩。正氣乖常。上盛下虛。氣不升降。呼吸不旋。足頭氣短。及中風涎潮。不省人事。陽氣欲脫。
水銀,硫黃(研細),硃砂(研細),黑錫(去滓秤與水銀結沙各一兩)
上用黑盞一隻。火上熔黑鉛成汁。次下水銀。以柳杖子攪勻。次下硃砂。攪令不見星子。放下少時。方入硫黃末。急攪成汁和勻。如有焰以醋灑之。候冷取出。研如粉極細。用糯米粉煮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粒。加至三十粒。鹽湯下。此藥升降陰陽。既濟心腎。空心食前。棗湯送下。神效不可具述。
白話文:
卒中風門
治療剛開始中風,出現筋脈僵硬、口噤、牙關緊閉,無法餵藥的情況:可以用烏梅肉頻繁擦拭牙齦,等到牙齦痠軟,牙關就容易打開了。(這是危急情況下的簡易方法)還有一個方法:將天南星磨成粉,用中指沾取藥粉擦拭左右兩側的大牙,各擦二三十次,嘴巴自然就會打開。(有個方子是加入冰片等量,另一個方子是加入烏梅肉和細辛,揉和後擦拭。)還有一個方法:用白礬、食鹽、烏梅等量混合擦拭,口水流出來後,嘴巴就會打開。
治療中風、中暑、中氣、中惡、中毒,以及乾霍亂等一切突然發作的疾病(心法補充):用生薑汁和童子尿各一半混合均勻,慢慢灌服,立刻就能緩解。因為生薑能開痰、降氣,童子尿能降火。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喉嚨有痰聲,必須想辦法把藥灌下去。可以讓人嘴含藥汁,用銅管吹入病人口中,讓藥汁衝入喉嚨而下,這個方法很好。服藥後,不宜眾人喧嘩,以免病人更加恍惚,應當按摩病人的手掌,揉搓兩手中指,並掐按鼻下人中穴。(出自《醫經會元》)
沉香半夏湯(出自《針灸資生經》),主要作用是理氣化痰:
配方:炮製過的附子一隻,沉香(等分),人參半兩,半夏二錢,南星一錢。
用法:加生薑十片,用水煎服。
延年方,治療胸膈有風熱,導致心神恍惚如醉。(出自《外臺》)
配方:竹瀝三升,羚羊角屑二分,石膏十分,茯苓六分。
用法:用水煎煮,然後加入竹瀝一同服用。
獨參湯,加入竹瀝和薑汁,治療氣虛有痰。(出自《金匱鉤玄》)
奪命散(出自《青囊雜纂》),治療突然中風,痰涎阻塞、牙關緊閉、眼睛上翻等危急症狀,效果極佳:
配方:青礞石四兩(用火焰硝石煅燒過)。
用法: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酒調服。功效說不盡。(據《幼幼新書》記載,此散還能治療急慢性驚風,痰涎阻塞咽喉、危在旦夕的情況,服用後能墜下風痰,是治療驚風、化痰的良藥。焰硝用一兩。)
蘇合香丸(出自《局方》),治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以及霍亂無法排泄、心腹絞痛、鬼神作祟、癲癇驚恐、狐狸精等病症,或者跌倒損傷、氣暈欲絕等各種緊急發作的病症,都能治療。
配方:香附子、青木香、烏犀角、白朮、硃砂(研磨水飛過)、丁香、訶子(煨過取皮)、白檀香、安息香(另外磨成粉,用無灰酒一升熬成膏)、沉香、麝香、蓽茇(各二兩)、龍腦(研磨)、薰陸香(另外研磨)、蘇合香油(加入安息香膏中各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物磨成細末,放入研藥器中,用安息香膏和煉過的白蜜一起調和成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早晨用剛打上來的井水,溫涼皆可送服四丸。老人小孩可以服用一丸,用溫酒送服也可以。
養正丹(出自《局方》),治療元氣虛弱、陰邪擾亂、正氣失常、上實下虛、氣機不暢、呼吸困難、氣短,以及中風導致痰涎壅盛、不省人事、陽氣將脫的情況:
配方:水銀、硫黃(研磨成細末)、硃砂(研磨成細末)、黑錫(去掉雜質稱重,與水銀結成砂各一兩)。
用法:用一個黑色的器皿,在火上將黑鉛熔化成汁,然後加入水銀,用柳枝攪拌均勻,接著加入硃砂,攪拌至看不見星狀,稍微放置一下,再加入硫黃末,迅速攪拌均勻,如果有火焰,用醋潑滅。等冷卻後取出,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糯米粉煮成糊狀,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粒,用鹽湯送服。此藥能升降陰陽、協調心腎,在空腹飯前用棗湯送服,效果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