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儒醫心鏡》~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6)

回本書目錄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6)

1. 疰夏

疰夏者,屬陰虛,乃夏月熱傷,元氣不足,以致頭眩目昏,腿痠腳軟,身體微熱,五心煩熱,口苦舌乾,精神困倦,無力好睡,飲食減少,胸膈不舒,形如虛怯,脈數大無力,是疰夏症也。用參歸益元湯加減,兼服補陰丸調理。

參歸益元湯加減

治疰夏病,與滋陰降火藥同。

人參,當歸,熟地,白芍,茯苓,麥冬,五味子,陳皮,黃柏,知母,甘草

白話文:

夏天容易感到疲倦的人,屬於陰虛體質,這是因為夏季炎熱傷損了元氣,導致頭暈眼花,腿酸乏力,身體微微發熱,手心腳心發熱,口苦舌乾,精神萎靡,無力嗜睡,食慾不振,胸悶不舒,形體虛弱,脈搏細數無力,這就是疰夏症。可以用參歸益元湯加減治療,並配合服用補陰丸調理。

治療疰夏病,與滋陰降火藥物相似。

處方:人參、當歸、熟地、白芍、茯苓、麥冬、五味子、陳皮、黃柏、知母、甘草。

飽悶,加砂仁、白豆蔻。煩躁,加陳砂、酸棗仁、竹茹。噁心,加烏梅、蓮肉、炒米。瀉,加炒白朮、炒山藥、砂仁、烏梅,去熟地、黃柏、知母。小便短赤,加木通、梔子。腰痛,加杜仲、茴香、破故紙。腿痠腳軟,加牛膝、杜仲。虛汗,加白朮、黃耆、酸棗仁。皮骨焦熱,加地骨皮。

白話文:

如果覺得飽脹悶悶的,可以加砂仁、白豆蔻;如果感到煩躁不安,可以加陳砂、酸棗仁、竹茹;如果感到噁心,可以加烏梅、蓮肉、炒米;如果有腹瀉的症狀,可以加炒白朮、炒山藥、砂仁、烏梅,並減少熟地、黃柏、知母的用量;如果小便短赤,可以加木通、梔子;如果腰部疼痛,可以加杜仲、茴香、破故紙;如果腿痠腳軟,可以加牛膝、杜仲;如果容易出虛汗,可以加白朮、黃耆、酸棗仁;如果皮膚骨骼感覺乾燥發熱,可以加地骨皮。

頭目眩暈,加川芎。夢遺,加牡蠣、椿根皮、神砂。噦,加竹茹。虛驚煩躁,加神砂、酸棗仁、竹茹。口苦舌乾,加梔子、烏梅、乾葛。

棗二枚,烏梅一個,炒米一撮,水煎,不拘時服。

疰夏,脈虛或數而無力。

腎水得藏,至春無病。今水氣大虧,春乃萬物發生,相火用事,其病漸覺生矣。至夏,君火用事,二火相搏,疰夏之病大作,令人腳弱食少,頭痛發熱。立秋之時,金方用事,腎水漸長,稍覺精神。來年又如此也。乃陰虛,元氣不足之故耳。當以補中益氣,滋陰救水之劑療之。病人再寡嗜欲、薄滋味,使腎氣得勝,下年再無復作之理也。

白話文:

頭昏眼花,可以加川芎。夢遺的話,就加牡蠣、椿根皮和神砂。如果經常打嗝,就加竹茹。容易驚慌煩躁,就加神砂、酸棗仁和竹茹。口苦舌乾,就加梔子、烏梅和乾葛。

用兩顆棗子、一顆烏梅和少許炒米,加水煎服,不限時間飲用。

夏天容易生病,脈象虛弱或快速無力。

腎臟的水份應該儲存好,這樣春天就不會生病。現在水氣嚴重不足,春天萬物生長,相火活躍,疾病就開始出現了。到了夏天,君火旺盛,兩火相爭,夏季虛弱的病症就更嚴重,讓人腿軟食慾不振,頭痛發燒。立秋時節,金氣開始活躍,腎水逐漸增長,精神稍微好轉。明年又會重蹈覆轍。這是由於陰虛,元氣不足造成的。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滋陰救水的藥物治療。病人要少食寡欲,清淡飲食,讓腎氣恢復,明年就不會再犯了。

田氏考之曰:疰夏為病,前論甚明。《金匱鉤玄》曰:「夏末秋初得之為疰夏。」似乎未通。《纂要》:「春末夏初得之。」或者理明。今不拘二者之論,只宗六氣受病為主,五行生剋為原,全倚脈症為法。予本後學,豈敢變前賢之定規?因二論不同,所以立此一說也。

加減補中益氣湯

黃耆(一錢),白朮(五分),當歸(五分),白芍(五分),陳皮(五分),甘草(炙,五分),黃柏(炒,五分),麥冬(一錢),五味子(七粒),人參(五分),

水煎服。

八珍湯加減

白話文:

田氏認為疰夏病症,前人論述已十分明確。《金匱鉤玄》說疰夏病發生於夏末秋初,似乎不太通順。《纂要》說疰夏病發生於春末夏初,可能更接近實際情況。如今我並不拘泥於這兩種論述,而是以六氣致病為主,五行生剋為根本,完全依據脈症來判斷。我不過是後輩學者,不敢改變前賢的定論。由於兩種論述不同,所以在此說明一下。

加減補中益氣湯:黃耆一錢、白朮五分、當歸五分、白芍五分、陳皮五分、甘草(炙)五分、黃柏(炒)五分、麥冬一錢、五味子七粒、人參五分,水煎服。

八珍湯加減。

芍藥(炒,五分),當歸(酒洗,五分),南芎(五分),熟地(酒洗,五分),白朮(八分),茯苓(八分),麥冬(八分),五味子(三分),甘草(炙,三分),黃柏(七分),

水煎服。

平補和中丸

治四肢無力,面色多黃,頭目不清,少食多倦,立秋漸覺精壯,此藥服之甚效。

當歸(五錢),白芍(四錢),南芎(二錢),白朮(一兩),陳皮(五錢),茯苓(三錢),甘草(二錢),人參(五錢),柴胡(三錢),黃柏(炒,三錢),

粳米粉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白話文:

用炒過的芍藥、酒洗過的當歸、南芎、熟地,以及白朮、茯苓、麥冬、五味子、炙過的甘草和黃柏,用水煎服。此方名叫「和中丸」,主治四肢無力、面色發黃、頭昏眼花、食慾不振、容易疲倦,尤其在立秋之後,服用此藥效果顯著。

另有一方,用當歸、白芍、南芎、白朮、陳皮、茯苓、甘草、人參、柴胡和炒過的黃柏,以粳米粉打糊製成丸藥,每服五十丸,用白湯送服。

2. 內傷

內傷為病,脈氣口緊盛。

內傷為病,不足、有餘二者兼之,不可不明辯焉。外症寒熱間作而不齊,雖惡寒,但得溫暖而即解,口內不知穀味,腹中不得和通,言語懶怯,先重後輕,手心熱、手背不熱。東垣云:「辯法再無他惑。」蓋所謂聖醫也。

田氏考之曰:內傷不足、有餘,何以分之?如起居不常,房勞感傷,氣口脈雖緊無力,此為不足之症,法當參、耆之類補之。飲食過多,氣不勝食,脈緊有力,此為有餘之病,法當枳實之類消之。又如外感之症,左手是標,右手是本,先無形而後有形也;內傷之症,右手是標,左手是本,先有形而後無形也。丹溪曰:若內傷兼外感,當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隨經治之。

白話文:

內傷引起疾病,脈象緊實有力,口氣也緊閉。內傷的病因分為不足和有餘兩種,不可混淆。外感症狀表現為寒熱交替,雖然怕冷,但只要溫暖一下就緩解;口裡感覺不出食物的味道,肚子也不通暢;說話懶散怯弱,先重後輕,手心發熱但手背不熱。東垣說:「辨別方法不再有其他疑惑。」可見他是一位聖醫。

田氏研究後總結:如何區分內傷的不足和有餘?如果生活作息不規律,房事勞累,或受傷,雖然脈象緊實但無力,這屬於不足之症,應該用人參、黃耆等補氣藥物治療。如果飲食過度,消化能力不足,脈象緊實有力,這屬於有餘之病,應該用枳實等消食藥物治療。另外,外感症狀左手為表,右手為裡,先無形後有形;內傷症狀右手為表,左手為裡,先有形後無形。丹溪說:如果內傷兼外感,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根據經絡進行治療。

有外感重而內傷輕者,先用發散,而後補養;有內傷重而外感輕者,先用補養,而後發散。全倚脈症辯之,庶為無差也。

補中益氣湯

治內外傷相兼,隨症加減發散之藥,不足者補之。

方見《丹溪纂要》。

有各經加減法:如太陽頭項痛、腰脊強,加羌活、藁本、桂枝;陽明目痛、鼻乾,加葛根、白芷、升麻;少陽胸脅痛、耳聾,加黃芩、半夏、川芎、柴胡;太陰腹滿、咽乾,加枳實、厚朴;少陰舌乾、口燥、渴不已,加甘草、桔梗、知母;厥陰煩滿、囊縮,加川芎。變症發斑,加葛根、玄參、石膏、升麻。遇症須詳細斟酌,對病而施,無不神效。

白話文:

如果外感症状严重,而内伤较轻,就先用发散的药物来治疗,然后再进行补养;如果内伤严重,而外感症状较轻,就先用补养的药物来治疗,然后再用发散的药物。治疗时要根据脉象和症状进行辨证,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益气汤可以治疗内伤和外伤兼并的病症,根据具体的症状加减发散的药物,不足的则补之。

这个方子出自《丹溪纂要》。

根据不同经脉还可以进行加减:比如太阳经头项痛、腰脊强直,就加羌活、藁本、桂枝;阳明经目痛、鼻干,就加葛根、白芷、升麻;少阳经胸胁痛、耳聋,就加黄芩、半夏、川芎、柴胡;太阴经腹满、咽干,就加枳实、厚朴;少阴经舌干、口燥、口渴不止,就加甘草、桔梗、知母;厥阴经烦满、小腹拘急,就加川芎。如果出现斑疹等变症,就加葛根、玄参、石膏、升麻。遇到症状要详细斟酌,根据病情施治,没有不灵验的。

枳朮和中湯

有餘者消之。

陳皮(五分),白朮(八分),甘草(二分),山楂(三分),枳實(五分),黃連(五分),神麯(五分),厚朴(六分),半夏(五分),茯苓(四分),

姜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枳朮和中湯用於消除過多的食物積滯,藥方包括陳皮五分、白朮八分、甘草二分、山楂三分、枳實五分、黃連五分、神麯五分、厚朴六分、半夏五分、茯苓四分,姜三片,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