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儒醫心鏡》~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4)

回本書目錄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4)

1. 中暑

中暑者,夏月天氣炎熱,元虛而中倒也。動而得之為中熱,靜而得之為中暑。中暑、中暍皆是熱也,乃夏火之氣也。中暑中於心脾二經,煩渴自汗,面垢脈虛,或吐瀉腹痛,或嘔噦燥悶,重則熱極而昏,不醒人事。俱用香薷飲加減。元氣虛脫者,生脈散加減。中暍者,中於太陽膀胱經也,身熱頭痛,灑然毛聳,背微惡寒,口開,前板齒燥,舌燥生胎,大煩渴者,用人參白虎湯加香薷、扁豆。凡治暑症,手足雖微冷,脈雖虛小,切不可用姜附熱藥,治用清解暑毒、補益元氣為主。

白話文:

中暑的人,是在夏季天氣炎熱時,身體元氣虛弱,而昏倒的。由於活動而導致中暑的,稱為中熱;由於靜止而導致中暑的,稱為中暑。中暑、中暍都是因為熱氣入侵造成的,是夏季炎熱的火氣所致。中暑會侵犯心脾二經,導致心煩口渴、自汗、面色蒼白、脈搏微弱,或出現嘔吐、腹瀉、腹痛,或嘔逆、燥悶,嚴重者會因熱極而昏迷,不省人事。治療中暑,可以根據香薷飲加減使用。如果元氣虛脫,則可根據生脈散加減使用。中暍,是熱氣侵犯太陽膀胱經,導致身體發熱、頭痛、毛髮豎立、背部微微發寒、口張開、前門牙乾燥、舌頭乾燥起苔,極度口渴。治療中暍,可以用人參白虎湯加上香薷、扁豆。

總之,治療暑症,即使手足略微冰冷,脈搏微弱,也不可使用生薑、附子等溫熱藥物。治療原則應以清解暑毒、補益元氣為主。

伏暑、霍亂,吐瀉者最多,亦不可誤作寒治。《經》曰:「寒傷形,熱傷氣。」理之明也。

香薷飲加減

治中暑,煩渴自汗,面垢,脈虛,或腹湧吐瀉。

香薷,扁豆,人參,白朮,茯苓,厚朴,白芍藥,陳皮,甘草

腹痛,去人參、白朮,加砂仁(木香、茴香)。

白話文:

夏天容易中暑、霍亂,導致嘔吐腹瀉的人很多,千萬不可誤以為是寒症而用寒涼藥物治療。《黃帝內經》說:「寒邪傷人於形,熱邪傷人於氣」,這道理很明白。

香薷飲加減方可以治療中暑引起的口渴多汗、面色灰暗、脈搏虛弱、或腹脹嘔吐腹瀉等症狀。

藥方:香薷、扁豆、人參、白朮、茯苓、厚朴、白芍、陳皮、甘草。

若伴隨腹痛,則去掉人參、白朮,加入砂仁(或木香、茴香)。

加炒米一撮,烏梅一個,燈心一分,水煎,溫服。

虛汗不止,加黃耆、酸棗仁。嘔吐不止,加炒山藥,去厚朴。噦不止,加蓮肉、竹茹。瀉不止,加山藥、肉果、訶子、豬苓、澤瀉,去厚朴。煩躁不止,加酸棗仁、神砂、竹茹、麥冬、炒黃連,去厚朴。渴不止,加炒黃連、麥冬、五味子、乾葛。汗多,去乾葛。飽悶,加砂仁,人參、白朮少用。小便短赤不通,加豬苓、木通、梔子。

白話文:

將炒米一小撮、烏梅一個、燈心一小份一起用水煎煮,溫熱服用。如果虛汗不止,就再加上黃耆、酸棗仁。如果嘔吐不止,就再加上炒山藥,並去除厚朴。如果噦不止,就再加上蓮肉、竹茹。如果瀉不止,就再加上山藥、肉果、訶子、豬苓、澤瀉,並去除厚朴。如果煩躁不止,就再加上酸棗仁、神砂、竹茹、麥冬、炒黃連,並去除厚朴。如果口渴不止,就再加上炒黃連、麥冬、五味子、乾葛。如果汗多,就去除乾葛。如果飽悶,就再加上砂仁,人參、白朮則少用。如果小便短赤不通,就再加上豬苓、木通、梔子。

生脈散加減

治伏暑,吐瀉脫元,昏倦,脈沉微。

人參,麥冬,五味子,茯苓,山藥,白朮,黃耆,扁豆,陳皮,甘草

加蓮肉、烏梅、炒米,水煎服。

人參白虎湯

治夏中暍,即中熱,大渴,舌燥生胎刺。

人參,石膏,知母,甘草,麥冬,梔子,白朮,茯苓,白芍,陳皮,香薷,扁豆

加蓮肉、烏梅、炒米,水煎,溫服。

熱極,小便遺尿不止,加炒黃柏。煩躁,加神砂、酸棗仁。若腹痛、嘔吐、噦瀉、飽悶,切不可用石膏。

白話文:

生脈散加減

治療中暑後,出現嘔吐腹瀉、元氣虛脫、昏昏欲睡、脈象沉細微弱的症狀。

**藥材:**人參、麥冬、五味子、茯苓、山藥、白朮、黃耆、扁豆、陳皮、甘草

**加味:**蓮肉、烏梅、炒米

**用法:**水煎服。

人參[白虎湯]

治療夏季中暑,出現口渴、舌燥、舌苔發白且有針刺感。

**藥材:**人參、石膏、知母、甘草、麥冬、梔子、白朮、茯苓、白芍、陳皮、香薷、扁豆

**加味:**蓮肉、烏梅、炒米

**用法:**水煎,溫服。

若出現發熱極度,小便失禁不止,加炒黃柏。若伴隨煩躁不安,加神砂、酸棗仁。若出現腹痛、嘔吐、呃逆、腹瀉、飽脹不適,則不可使用石膏。

中暑,脈浮而虛,忌微遲。

暑毒中人,其害非小。若中在腸胃之間,使人腹痛、水瀉、嘔吐,名為胃暑。或身熱、頭痛、煩亂不寧,如針刺肌肉,名為熱傷肉分。有咳嗽、發熱、惡寒,身出汗,脈數無力,名為熱在肺經。治法各不同也。

田氏考之曰:寒能傷形,暑能傷氣。寒傷形,雖久病,只損其形;暑傷氣,雖不久病,令人速死。所謂元氣不可一時之傷也。又有動而傷熱,靜而傷暑之分。且如勞役之人,氣血兩虛,肺氣全虧,故身熱、脈洪大,動而火勝,熱傷氣也。又如安逸之人,火勝金位,肺氣出表,故身寒、脈沉疾,靜而濕勝,身體重也。

白話文:

中暑的人,脉搏浮而虚弱,忌讳脉象微弱而迟缓。

暑气侵入人体,危害不小。如果暑气停滞在肠胃之间,会使人腹痛、腹泻、呕吐,称为胃暑。或者出现发热、头痛、烦躁不安,感觉像针刺肌肉一样,称为热伤肉分。还可能伴随咳嗽、发热、怕冷、出汗,脉象数而无力,称为热在肺经。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田氏研究后认为:寒冷能够损伤形体,暑气能够损伤元气。寒冷损伤形体,即使病程较长,也只会损伤形体;暑气损伤元气,即使病程不长,也会让人迅速死亡。这就是说,元气不能承受一时的损伤。还有运动损伤热,静止损伤暑气的区分。比如,劳作的人,气血两虚,肺气虚损,所以身体发热,脉象洪大,运动则火气旺盛,热伤元气。再比如,安逸的人,火气旺盛,压抑了金气,肺气外泄,所以身体发冷,脉象沉而快,静止则湿气旺盛,身体沉重。

二者之病,不可不知。又有夏月身熱汗出,惡寒身重,脈沉,渴,乃中暍。後三者之病,東垣有一定之法。

黃連香薷飲

治胃暑腸胃之間。

黃連(半斤),香薷(一斤),白扁豆(半斤),厚朴(六兩,不宜多用,恐損氣),

每服五六錢,姜三片,水煎服。

人參白虎湯

治辛苦之人傷熱。

人參,石膏,知母(各等分),甘草(五分),粳米(一合),

水煎服。

蒼朮白虎湯

治安樂之人傷暑。

蒼朮,石膏,知母(各等分),甘草(五分),粳米(一合),

白話文:

這兩種病症,不可不知。另外,夏天時,身體發熱出汗,又怕冷、身體沉重,脈象沉,口渴,這就叫做中暑。後三種病症,東垣先生有固定的治療方法。

黃連香薷飲

治胃暑,也就是暑熱傷及腸胃。

黃連(半斤),香薷(一斤),白扁豆(半斤),厚朴(六兩,不宜多用,恐傷氣),

每次服用五六錢,加入生薑三片,水煎服。

人參白虎湯

治辛苦勞累之人傷暑。

人參、石膏、知母(各等分),甘草(五分),粳米(一合),

水煎服。

蒼朮白虎湯

治安逸之人傷暑。

蒼朮、石膏、知母(各等分),甘草(五分),粳米(一合),

水煎服。

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

治中暑、冒暑、中暍等症。

黃耆,蒼朮,升麻(各一錢),人參,白朮,陳皮,陳曲(炒),澤瀉(各五分),麥冬,黃柏,青皮葛根(各三分),甘草(炙,少許),五味子(九粒),

煎服。

清肺湯

治熱在肺經。

黃芩,石膏(各等分),甘草,黃連,知母,防風,梔子,桔梗(各等分),

白話文:

清暑益氣湯用於治療中暑、冒暑、中暍等症,包括黃耆、蒼朮、升麻(各一錢)、人參、白朮、陳皮、陳曲(炒)、澤瀉(各五分)、麥冬、黃柏、青皮、葛根(各三分)、甘草(炙,少許)、五味子(九粒),水煎服。清肺湯用於治療熱在肺經,包括黃芩、石膏(各等分)、甘草、黃連、知母、防風、梔子、桔梗(各等分),水煎服。

水煎服。

白虎湯加減

治熱傷在內。

黃連,石膏,知母各等分,甘草五分,柴胡,人參,黃芩,半夏各等分

姜三片,水煎服。

二香散

治中暍用。

方見《丹溪心法》。

白話文:

白虎湯加減方用於治療熱傷在內,由黃連、石膏、知母各等份,甘草五分,柴胡、人參、黃芩、半夏各等份,以及三片生薑組成,用水煎服。二香散則用於治療中暑,方劑詳見《丹溪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