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儒醫心鏡》~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3)

回本書目錄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3)

1. 中寒

中寒者,冬月天氣大寒,水冰地凍,體虛肌寒中倒,口噤難言,脈遲身冷,手足拘攣,或口吐涎沫,重則四肢僵直。先服生薑汁,隨用附子理中湯加減。若不急治,舌短、囊縮而即死矣。此冬月之中寒也。

附子理中湯加減

治冬月中寒厥倒。

附子,乾薑吳茱萸,官桂,人參當歸陳皮厚朴甘草白朮

不醒人事,用蒸臍法。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腹痛,加砂仁木香茴香,去人參、白朮。嘔吐,加丁香良薑,去官桂。泄瀉,加肉豆蔻、訶子、砂仁,去厚朴。口吐涎沫,加丁香,去官桂。寒呃,加丁香、良薑、砂仁、茴香,去白朮、官桂。飽悶,加砂仁,去人參、白朮。

中寒,六脈沉細而遲。

寒之為病,多因氣血兩虛,卒中天地寒氣,或口食冰果冷物,使人六脈沉細,手足逆冷,氣難布息。雖有身熱,不渴,不煩,若不急治,死須臾。當以溫藥散之,方有回生之理也。

田氏考之曰:且如寒氣害人,有感,有傷,有中。感寒在皮毛,傷寒在肉分,中寒中五臟。令人氣血不和,諸脈不行,身無熱症,六脈細遲。上工急治,十可全五;下工治之,百無一生。若對症用藥,取效甚速。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也。

生料五積散

治中寒感冒寒邪,及傷寒內傷生冷,此藥服之神效。

陳皮,麻黃桔梗枳殼(各九分),白芷川芎,甘草,官桂,茯苓半夏,當歸,白芍(各四分),乾薑(炮,六分),厚朴(六分),蒼朮(三錢六分),

姜三片,蔥白一個,水煎,熱服。

理中湯

治中寒,昏不知人事,及臍腹冷痛,霍亂轉筋,一切寒症。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甘草(五分),乾薑(二錢),附子(兩大片),

水煎服。

真武湯

治傷寒數日已後,發熱腹痛,目昏頭沉,大小便自利,有時或澀,或嘔,或咳,或已經汗下不解,仍復發熱,心下忪悸,眩暈。皆因渴後飲水,停留中脘所致。並皆治之。

茯苓,生薑,白朮,白芍(各七錢五分),附子(一個,炮製),

每服五錢,水煎八分,溫服。

咳者,加五味子(七錢五分),細辛、乾薑(各二錢五分)。

升陽補中湯

治中寒,六脈沉細,內傷雖氣口緊盛,按之無力,多因房勞感傷。此藥服之最效。

黃耆,炙甘草(各五分),人參,升麻橘紅炒,當歸,白朮(各三分),白芍(酒洗),附子(二片,炮,去皮),茯苓

姜三片,水煎服。

2. 瘟疫

瘟疫,脈陽濡陰緊盛。

冬傷於寒,寒毒藏於肌膚,此因腎水涸竭,春木發生,無倚滋養,春必病溫也。自里出表,其症頭痛,發熱,不惡寒而渴。當用辛涼之劑,微解肌為主,不可大發汗也。若發熱惡寒齊作者,偶感非時之氣,為之瘟疫,舉家長幼皆相似。又有冬溫為病,君子當閉藏,返泄於外,非其時有其氣也。

其症發熱惡寒,左脈浮大,右脈浮緩而盛,按之無力。三者之病,用藥之時,補中兼散,散中兼補,然後無失也。

田氏考之曰:有大頭病,天行濕氣在高巔之上,東垣有法有方。陽明邪熱大甚,資實少陽相火而為之也。多在少陽,或在陽明,或傳太陽,視其腫勢在何部分。若大腫屬陽明,或在耳前後腫者屬少陽,先出皆主其病也。治之不可速,速則過其病所,為上熱未除,中寒復生,必傷人命。此病自表入里,乃血受病,邪氣見於無形之部分,故不敢急治,而當緩也。

九味羌活湯

治瘟疫。

方見《丹溪心法》。

升麻葛根湯

治無汗惡寒瘟疫,及發斑通用。

升麻,芍藥,葛根甘草(各二兩)

作五服。

熱甚者,加玄參,去芍藥、葛根,名曰升麻湯

萎蕤湯加減

治冬瘟。

萎蕤(二分),石膏(二錢),麻黃白薇羌活,甘草,青木香川芎(各一錢五分),葛根(五分),人參桔梗(各八分),

作三服,水煎服。

芩連甘草湯

治大頭瘟。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甘草(炒,各等分),

少少不住服,或劑畢再用大黃、鼠黏子炒,煎好,入芒硝(各等分),時時呷之。邪氣已平,只服前藥。若未平,再同前藥次第服之,取大利,邪氣已平則止。如陽明渴加石膏;少陽渴加天花粉。陽明行經加升麻、芍藥、甘草、葛根;太陽行經加羌活、荊芥防風。並前藥同合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