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儒醫心鏡》~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29)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29)
1. 痢疾
如腹痛者,須用白芍、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加肉桂,惡熱加黃柏,達者更能參歲之用,則萬舉萬全也。
大承氣湯
治初痢,此藥下之。
方見傷寒門。
芍藥湯
治下血,調氣。《經》曰:泄而便膿血,氣行而血止,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芍藥,當歸,黃連,檳榔,木香,甘草,大黃,黃芩
每服五錢,水煎服。
香連丸
治下痢膿血相雜。
黃連(二十兩,同茱萸十兩拌炒赤色,去茱萸用黃連),木香(四兩八錢,不見火(
共為細末,醋打麵糊為丸。每服二十丸,清晨白湯下。一方加蓮肉八兩。
除濕補中湯
治久痢虛弱,用此調之。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芍藥,神麯,升麻,蒼朮,防風,黃連,當歸,木香,檳榔
水煎服。
白話文:
如果腹痛,必須以白芍、甘草為主藥,當歸、白朮為輔助藥。怕冷就加入肉桂,怕熱就加入黃柏。如果能根據病人情況,靈活運用這些藥物,就能達到萬無一失的效果。
大承氣湯
治療剛開始發作的痢疾,可以用此藥來通便。
藥方在傷寒篇可以找到。
芍藥湯
治療痢疾下血,並能調理氣機。《黃帝內經》說:腹瀉時排出膿血,氣機順暢了,血就會停止。活血就能止瀉,調理氣機就能消除裡急後重(想上廁所卻又解不出來的感覺)。
藥方組成:芍藥、當歸、黃連、檳榔、木香、甘草、大黃、黃芩。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服。
香連丸
治療痢疾,排出膿血混合的糞便。
藥方組成:黃連(二十兩,用茱萸十兩拌炒到紅色,去除茱萸後使用黃連)、木香(四兩八錢,不用火處理)。
將藥材磨成細末,用醋調和麵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早晨用溫開水送服。另外一個藥方會加入蓮子八兩。
除濕補中湯
治療久病虛弱的痢疾,可以用此藥來調理。
藥方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芍藥、神麴、升麻、蒼朮、防風、黃連、當歸、木香、檳榔。
用水煎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