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儒醫心鏡》~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25)

回本書目錄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25)

1. 瘧疾

常山七寶飲加減

治壯健人瘧疾,服之可截。

常山,草果,檳榔,青皮,厚朴,知母,蒼朮,甘草,鱉甲,烏梅

汗多,加白朮,去蒼朮。熱多,加柴胡、黃芩。寒多,加桂枝。口渴,加麥冬、天花粉。痰多,加貝母。

姜一片,桃仁七粒,酒少許,煎好露一宿,臨發日五更服。渣再煎,午前服。

參耆鱉甲飲

治老瘧,腹脅有塊成瘧母。

人參,黃耆,鱉甲,當歸,茯苓,白朮,青皮,厚朴,香附,撫芎,砂仁,山楂,枳實,甘草

塊痛,加木香,去白朮。

姜一片,烏梅一個,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如修合丸藥,加阿魏、醋,煮烊,和藥末內,用水、醋少許,打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清米湯下。

參歸湯

治瘧疾截住後,用此藥調養氣血。

人參,當歸,茯苓,白朮,陳皮,厚朴,砂仁,甘草,山藥,蓮肉,芍藥,熟地

虛熱虛汗,加黃耆,去砂仁。

棗二枚,水煎,不拘時服。

人參竹瀝飲

治虛瘧,昏倦,汗多,痰盛,舌火,言語混亂不清,脈虛大無力。

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生地,麥冬,酸棗仁,知母,陳皮,芍藥,甘草,烏梅,大棗,竹瀝

姜一片,水煎,不拘時漸漸服。

柴胡芎歸湯

治夜間陰瘧,引出陽分則散。後服人參截瘧飲止之。

柴胡,川芎,當歸,桔梗,芍藥,厚朴,人參,乾葛,白朮,陳皮,茯苓,紅花,甘草

姜一片,棗二枚,烏梅一個,水煎,食遠溫服。

截瘧如聖飲

人參(三錢),常山(三錢),甘草(三分),丁香(廿四粒),

好黃酒半碗,烏梅一個,煎好露一宿,臨發日五更溫服,用糖拌烏梅過藥。烏梅時時可食之。

截瘧紫金丹

秘傳,神妙。

紫河車(五錢),甘草(二錢),人參(三錢),黃連(二錢),人言(一錢),神砂(三錢),綠豆(一兩五錢),

各研細末,端午日午時,將粽子搗爛如泥,和藥,搗千餘下,為丸如白豆大,金箔為衣。臨發日五更用無根水服三丸,小兒服一九。忌雞、魚、羊肉、豆腐、麵食。

雄黃截瘧丸

雄黃(三錢),辰砂(三錢),人言(一錢),甘草(二錢),綠豆粉(一兩五錢),

各研細末,豆粉打糊為丸,如白豆大,辰砂為衣。臨發日五更,無根水服二丸,小兒一丸。如久不止,每日灸後谿穴三壯,最妙。

瘧脈弦數多熱,弦遲多寒。

夏傷於暑,或痰,有食,秋必瘧痢,久則羸瘦如凌瘧之狀,故名曰瘧也。三日一發,受病一年;間日一發,受病半年;一日一發,新病。所以連二日發,住一日者,氣血俱病。或用截法,或隨經治。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者,先寒後熱也,名曰寒瘧;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者,先熱後寒也,名為溫瘧。但熱而不寒者,名曰癉瘧;但寒而不熱者,名曰痎瘧。

白話文:

常山七寶飲加減

這藥方是治療身體強壯的人得了瘧疾,吃了可以阻止瘧疾發作。

藥方組成:常山、草果、檳榔、青皮、厚朴、知母、蒼朮、甘草、鱉甲、烏梅。

如果出汗多,就加入白朮,去掉蒼朮。發熱嚴重,就加入柴胡、黃芩。怕冷嚴重,就加入桂枝。口渴,就加入麥冬、天花粉。痰多,就加入貝母。

用法:加入生薑一片,桃仁七粒,少許酒一起煎煮,煎好後放置過夜,在瘧疾發作當天早上五更服用。藥渣再煎一次,在中午之前服用。

參耆鱉甲飲

這個藥方是治療年紀大的人得了瘧疾,腹部和脅部出現硬塊,形成瘧母(瘧疾引起的脾腫大)。

藥方組成:人參、黃耆、鱉甲、當歸、茯苓、白朮、青皮、厚朴、香附、川芎、砂仁、山楂、枳實、甘草。

如果硬塊疼痛,就加入木香,去掉白朮。

用法:加入生薑一片,烏梅一個,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在飯後服用。

如果製成藥丸,就加入阿魏、醋,煮溶化,和藥粉混合,再用水和少許醋,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稀米湯送服。

參歸湯

這個藥方是在瘧疾被控制住後,用來調理氣血的。

藥方組成:人參、當歸、茯苓、白朮、陳皮、厚朴、砂仁、甘草、山藥、蓮肉、芍藥、熟地。

如果身體虛弱發熱、虛汗多,就加入黃耆,去掉砂仁。

用法:加入紅棗兩枚,用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人參竹瀝飲

這個藥方是治療身體虛弱的瘧疾,症狀有精神疲倦、出汗多、痰多、舌頭發紅、說話語無倫次、脈象虛弱無力。

藥方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生地、麥冬、酸棗仁、知母、陳皮、芍藥、甘草、烏梅、大棗、竹瀝。

用法:加入生薑一片,用水煎煮,不拘時間慢慢服用。

柴胡芎歸湯

這個藥方是治療夜間發作的陰瘧,目的是把陰分瘧邪引到陽分而消散。之後再服用人參截瘧飲來阻止瘧疾發作。

藥方組成:柴胡、川芎、當歸、桔梗、芍藥、厚朴、人參、葛根、白朮、陳皮、茯苓、紅花、甘草。

用法:加入生薑一片,紅棗兩枚,烏梅一個,用水煎煮,飯後溫服。

截瘧如聖飲

這個藥方能有效阻止瘧疾發作。

藥方組成:人參(三錢)、常山(三錢)、甘草(三分)、丁香(二十四粒)。

用法:用半碗好黃酒,加入烏梅一個一起煎煮,煎好後放置過夜,在瘧疾發作當天早上五更溫服。用糖拌烏梅一起吃,烏梅可以隨時吃。

截瘧紫金丹

這個是秘傳的,效果神奇的藥方。

藥方組成:紫河車(五錢)、甘草(二錢)、人參(三錢)、黃連(二錢)、人言(一錢)、神砂(三錢)、綠豆(一兩五錢)。

做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在端午節中午,將粽子搗爛成泥,和藥粉混合,搗一千多次,做成白豆大小的藥丸,外面包上金箔。在瘧疾發作當天早上五更用無根水(沒有接觸地面的水)送服三丸,小孩子服用一丸。服用期間忌吃雞、魚、羊肉、豆腐和麵食。

雄黃截瘧丸

藥方組成:雄黃(三錢)、辰砂(三錢)、人言(一錢)、甘草(二錢)、綠豆粉(一兩五錢)。

做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綠豆粉打糊做成白豆大小的藥丸,外面包上辰砂。在瘧疾發作當天早上五更,用無根水送服二丸,小孩子服用一丸。如果久治不癒,每天灸後谿穴三壯,效果最好。

瘧疾的脈象:脈象弦數,通常是熱證;脈象弦遲,通常是寒證。

瘧疾的病因:夏季感受暑邪,或者有痰、有積食,到了秋天就容易得瘧疾,久病會變得消瘦,看起來像得了瘧疾一樣,所以稱為瘧疾。瘧疾的發作規律:三天發作一次,是病了一年;隔一天發作一次,是病了半年;一天發作一次,是新病。如果連續兩天發作,停一天,這是氣血都病了。治療方法:可以採用截瘧法,也可以根據經絡來治療。先受寒邪,後受風邪,就會先感到寒冷,後感到發熱,稱為寒瘧。先受風邪,後受寒邪,就會先感到發熱,後感到寒冷,稱為溫瘧。只有發熱沒有寒冷的,稱為癉瘧;只有寒冷沒有發熱的,稱為痎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