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儒醫心鏡》~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24)

回本書目錄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24)

1. 喘症

姜三片,水煎服。

枳朮二陳湯

治胃虛而作喘。

陳皮,半夏,茯苓,白朮,枳實,黃連,香附米,人參,白芍(各七分),蘇梗(五分),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將薑三片加水煎煮後服用。

枳朮二陳湯

治療因胃虛引起的喘症。

藥材包含:陳皮、半夏、茯苓、白朮、枳實、黃連、香附米、人參、白芍(各七分)、蘇梗(五分)、甘草(三分)。

將薑三片加入藥材中,加水煎煮後服用。

2. 瘧疾

瘧者,外因風寒暑濕,內傷飲食勞倦,或飢飽色欲過度,以致脾胃不和,痰留中脘。無痰不成瘧。脾胃屬土有信,來去不失其時。若移時早晚,是邪無容地,瘧將好也。瘧痰來時,呵欠怕寒,手足冷,發寒戰,大熱口渴,頭痛,骨節腰胯痠疼。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單寒單熱,或熱多寒少,或熱少寒多。

一日一發,受病淺也,易治。間日一發者,或二日連發、住一日者,皆難治之瘧。大抵瘧脈多弦,弦而數者多熱,弦而遲者多寒,弦而緊實者宜下,弦而虛細者宜補,弦而實大者宜吐,瘧脈遲緩者病自愈,久瘧不愈者脈必虛,宜養正去邪。無汗者要有汗,散邪為主;有汗者要無汗,補正氣為主。

凡治瘧,先服人參養胃湯加減,以後方可截之。虛弱人用參歸截瘧飲,壯健人用常山七寶飲,寒多者加桂枝,熱多者加柴芩,久不止者用服如聖飲、紫金丸,以後方可服參歸養榮湯調養氣血。若用截藥,吐出黃膠水者,瘧自愈也。不可一二日早截,早則邪氣閉塞而壞症,又不可遲截,遲則邪氣衰憊而成虛怯,當以三四日就截為妙。須待熱退身涼,方可飲食也。

痰瘧者,是老瘧也,是風暑入陰在臟,用柴胡芎歸湯引出陽分則散。長夏煩渴熱甚者,是暑瘧,用人參養胃湯加香薷、扁豆。痰多者是痰瘧,用人參養胃湯去人參,加貝母、竹瀝。飽悶惡食、不食者是食瘧,用人參養胃湯去人參,加山楂、神麯、青皮。勞倦汗多、脈虛大者是勞瘧,用人參養胃湯加黃耆、當歸、白朮,去蒼朮。

身重、小便澀是濕瘧,用人參養胃湯加白朮。以後俱用人參截瘧飲加減截之,吞紫金丸亦可。切不可帶熱飲食,恐不消而成痞塊,一名瘧母,痞散成臌者有之矣。

人參養胃湯加減

治暴瘧初起。服此二帖後,用人參截瘧飲、常山七寶飲截之。

人參,茯苓,半夏,厚朴,蒼朮,藿香,陳皮,草果,甘草,當歸,川芎

寒多,加桂枝。熱多,加柴胡、黃芩。虛汗多,去蒼朮、藿香、川芎,加白朮、黃耆。飽悶,加青皮、砂仁,去人參。渴,加麥冬,去半夏。瀉,加炒白朮、芍藥,如不止,加肉果,去厚朴、草果。嘔噦,加白朮、山藥、炒米、砂仁,去草果、厚朴、蒼朮。痰多,加貝母、竹瀝,去半夏、草果。

骨體痛,加羌活、芍藥,去草果。內熱,加炒黃芩,去半夏。長夏暑熱盛,加香薷、扁豆,去半夏、藿香。

姜一片,棗二枚,烏梅一個,水煎,不拘時服。

人參截瘧飲加減

治一切瘧疾,俱可截之,虛人亦服。

人參,白朮,茯苓,當歸,青皮,厚朴,甘草,知母,柴胡,黃芩,桔梗,常山,草果,鱉甲,烏梅

加減俱照人參養胃湯後加減法同。

姜一片,棗二枚,桃仁七粒,酒煎,不飲酒人水煎亦可。煎好露一宿,臨發日空心服,渣再煎,午後用糖拌烏梅送下。忌食雞、魚、豆腐、麵食,並忌勞力、怒氣、房事。

白話文:

瘧疾,是因為外在因素像是風、寒、暑、濕,或者內在因素像是飲食不節制、過勞,或是飢餓、飽食、縱慾過度,導致脾胃功能失調,產生痰液積在中脘部位。沒有痰液就不會得瘧疾。脾胃屬土,有其規律性,發病的時間通常不會錯亂。如果發病時間提早或延後,表示邪氣已經沒有容身之處,瘧疾快要好了。瘧疾發作時,會打呵欠、怕冷、手腳冰冷,然後發冷顫抖,接著發高燒、口渴、頭痛,全身骨頭和腰胯痠痛。有時是先冷後熱,有時是先熱後冷,有時只有冷或只有熱,有時熱多於冷,有時冷多於熱。

如果一天發作一次,表示病情較輕,容易治療。如果隔一天發作一次,或是連續兩天發作、隔一天才發作,都屬於難治的瘧疾。一般來說,瘧疾的脈象多為弦脈,弦而數(快)的表示熱症,弦而遲(慢)的表示寒症,弦而緊實的表示適合用瀉法,弦而虛細的表示適合用補法,弦而實大的表示適合用吐法。瘧脈遲緩表示疾病快要痊癒,久病不癒的瘧疾脈象必定虛弱,適合補養正氣、祛除邪氣。沒有汗的要使其發汗,以驅散邪氣為主;有汗的要使其停止出汗,以補養正氣為主。

治療瘧疾,先服用人參養胃湯加減方,之後才能用藥截斷瘧疾。體虛的人用參歸截瘧飲,體質強壯的人用常山七寶飲;寒症多的加桂枝,熱症多的加柴胡、黃芩;久治不癒的用服如聖飲、紫金丸,之後再服用參歸養榮湯調養氣血。如果服用截瘧藥後,吐出黃色黏液,瘧疾就會痊癒。不應該在發病一兩天就急著截斷,太早截斷會使邪氣閉塞而產生其他病症;也不可太晚截斷,太晚截斷會使邪氣衰弱而形成虛弱體質,最好在發病三四天再截斷比較好。必須等到熱退身涼,才能進食。

痰瘧是指久病不癒的瘧疾,是風邪、暑邪深入體內臟腑所致。用柴胡芎歸湯引導陽氣,就能使邪氣消散。長夏時節煩渴發熱嚴重的,是暑瘧,用人參養胃湯加香薷、扁豆。痰多的,是痰瘧,用人參養胃湯去掉人參,加貝母、竹瀝。飽悶、噁心、不想吃東西的,是食瘧,用人參養胃湯去掉人參,加山楂、神麯、青皮。過勞、多汗、脈虛大的,是勞瘧,用人參養胃湯加黃耆、當歸、白朮,去掉蒼朮。

身體沉重、小便不暢的,是濕瘧,用人參養胃湯加白朮。之後都用人參截瘧飲加減方截斷瘧疾,也可以吞服紫金丸。切記不要帶病發熱時進食,以免消化不良形成腫塊,稱為「瘧母」,腫塊散開可能會變成腹水。

人參養胃湯加減方

治療剛發作的瘧疾。服用此方兩劑後,再用人參截瘧飲、常山七寶飲截斷瘧疾。

藥材包含:人參、茯苓、半夏、厚朴、蒼朮、藿香、陳皮、草果、甘草、當歸、川芎。

寒症多,加桂枝。熱症多,加柴胡、黃芩。虛汗多,去掉蒼朮、藿香、川芎,加白朮、黃耆。飽悶,加青皮、砂仁,去掉人參。口渴,加麥冬,去掉半夏。腹瀉,加炒白朮、芍藥,如果止不住,加肉果,去掉厚朴、草果。嘔吐,加白朮、山藥、炒米、砂仁,去掉草果、厚朴、蒼朮。痰多,加貝母、竹瀝,去掉半夏、草果。

骨頭痠痛,加羌活、芍藥,去掉草果。體內發熱,加炒黃芩,去掉半夏。長夏暑熱盛,加香薷、扁豆,去掉半夏、藿香。

用生薑一片,紅棗兩枚,烏梅一顆,加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人參截瘧飲加減方

治療各種瘧疾,都可以用來截斷,體虛的人也可以服用。

藥材包含:人參、白朮、茯苓、當歸、青皮、厚朴、甘草、知母、柴胡、黃芩、桔梗、常山、草果、鱉甲、烏梅。

加減的方法都參照人參養胃湯的加減方法。

用生薑一片,紅棗兩枚,桃仁七粒,用酒煎煮,不喝酒的人用水煎也可以。煎好後放置一晚,在發病當天早上空腹服用,藥渣再煎一次,午飯後用糖拌烏梅送服。忌食雞肉、魚肉、豆腐、麵食,並忌勞累、發怒、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