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儒醫心鏡》~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22)

回本書目錄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22)

1. 咳嗽

人參款花膏

治虛,久嗽服之。

人參,桑白皮,五味子,紫菀,熟地,款冬花,共為末,煉蜜為丸,如雞豆大。每服一丸,臨睡清米湯下。

春乃上升之氣,宜潤肺抑肝,川芎、芍藥、半夏、麥冬、黃芩、知母。夏得火熱炎上最重,宜清金降火,桑白皮、知母、石膏、麥冬、黃芩。秋因濕熱傷金,宜清熱瀉濕,蒼朮、桑白皮、防風、黃芩、梔子。冬受風寒外感,宜解表行痰,麻黃、桂枝、半夏、乾薑、防風。此乃四時之主藥,隨症加減。周蘭谷曰「當頭一味藥」,正此之謂歟!

咳嗽:脈滑數者,實也;數而無力者,虛也。浮濡者生,沉伏者死。

咳嗽二字,實非一病。有聲無痰為之咳,有痰無聲為之嗽,有聲有痰為之咳嗽。各受病不同也。如風寒在肺,使人鼻塞身重,當發散行痰為主。喘嗽遇冬則發,為寒包熱也,解表除熱為主。火嗽有聲、少痰、面赤是也,當降火清金為主。勞病久不愈者,陰火上衝,熏蒸清道而作咳嗽,當滋陰降火為主。

田氏考之曰:氣受病多咳,血受病多嗽,氣血俱病,有聲有痰,為之咳嗽。丹溪曰:又有痰鬱火邪在肺,令人乾咳。不得志人受此病也。治嗽之法,《詩括》甚詳。痰有五種,何以分之?風、熱、氣、寒、溫所臻咳嗽者,有聲無痰,生薑麻黃與杏仁,五味防風並桔梗,甘草同煎效若神;無聲有痰須改劑:白朮半夏同五味,枳殼甘草及防風,六味同煎治;有聲有痰則不同,術夏五味及防風。若治咳嗽久不愈,枳殼阿膠最有功。

寧肺化痰湯

治風寒在肺,使人鼻塞聲重,此藥服之最效。夏月忌服。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麻黃,前胡,枳殼,桔梗,黃芩,梔子

姜三片,水煎服。

參蘇飲加減

治遇冬則寒包熱也。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麻黃,白朮,防風,葛根,杏仁,紫蘇,川芎

姜三片,水煎服。

清火化痰湯

治面赤火嗽。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芩,瓜蔞仁,青黛,香附,杏仁,前胡,枳殼,梔子,貝母,石膏

姜三片,水煎服。

滋陰寧肺湯

治勞嗽。

陳皮,貝母,茯苓,甘草,知母,梔子,麥冬,地骨皮,五味子,阿膠,當歸,川芎,杏仁,竹瀝

水煎服。

白話文:

人參款花膏

這個藥膏是用來治療體虛,長期咳嗽的人可以服用。

用人參、桑白皮、五味子、紫菀、熟地、款冬花,全部磨成粉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雞豆一樣。每次服用一丸,睡前用清淡的米湯送服。

春天是氣向上升發的季節,適合用藥來潤肺抑制肝氣,可以使用川芎、芍藥、半夏、麥冬、黃芩、知母這些藥材。夏天是火熱之氣最盛的時候,適合清肺降火,可以使用桑白皮、知母、石膏、麥冬、黃芩這些藥材。秋天因為濕熱容易損傷肺,適合清熱祛濕,可以使用蒼朮、桑白皮、防風、黃芩、梔子這些藥材。冬天容易感受風寒,適合解表散寒、化痰,可以使用麻黃、桂枝、半夏、乾薑、防風這些藥材。這些是四季主要使用的藥物,可以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材。周蘭谷說的「當頭一味藥」,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咳嗽:如果脈象滑而快,代表是實證;如果脈象快而無力,代表是虛證。脈象浮而柔軟的,病情好轉的機會大;脈象沉而難摸的,病情就危險。

咳嗽這兩個字,其實不是指同一種病。有聲音沒有痰的是「咳」,有痰沒有聲音的是「嗽」,有聲音又有痰的是「咳嗽」。它們發病的原因都不一樣。像是風寒侵入肺部,會讓人鼻塞、身體沉重,這時就要以發散風寒、化痰為主。如果是冬天容易發作的咳嗽,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熱,外在又受到寒邪侵襲,這時就要以解表散寒、清除熱邪為主。火氣引起的咳嗽,會出現聲音大、痰少、臉色發紅的狀況,這時就要以降低火氣、清肺為主。如果是勞累生病、久病不癒的人,可能是因為體內的陰火上衝,熏蒸肺部而引發咳嗽,這時就要以滋養陰液、降低火氣為主。

田氏研究認為,氣受病容易引起「咳」,血受病容易引起「嗽」,氣血同時生病,就會有聲音又有痰,稱為「咳嗽」。朱丹溪認為,還有因為痰鬱積、火邪在肺部,會讓人乾咳。這種病常常發生在心情鬱悶、不得志的人身上。治療咳嗽的方法,《詩括》這本書裡說得很詳細。痰有五種不同的情況,要如何區分呢?因為風、熱、氣、寒、溫引起的咳嗽,如果是只有聲音沒有痰的,可以用生薑、麻黃、杏仁、五味子、防風、桔梗、甘草一起煎煮,效果很好。如果是只有痰沒有聲音的,就要改用白朮、半夏、五味子、枳殼、甘草、防風一起煎煮。如果是有聲音又有痰的,可以用白朮、半夏、五味子、防風。如果是治療久咳不癒的,可以用枳殼和阿膠,效果最好。

寧肺化痰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風寒侵入肺部,引起鼻塞、聲音重,服用這個藥效果很好。夏天不適合服用。

使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麻黃、前胡、枳殼、桔梗、黃芩、梔子,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服。

參蘇飲加減方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冬天因為體內有熱,外在又受到寒邪侵襲引起的咳嗽。

使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麻黃、白朮、防風、葛根、杏仁、紫蘇、川芎,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服。

清火化痰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臉色發紅的火嗽。

使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芩、瓜蔞仁、青黛、香附、杏仁、前胡、枳殼、梔子、貝母、石膏,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服。

滋陰寧肺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勞累引起的咳嗽。

使用陳皮、貝母、茯苓、甘草、知母、梔子、麥冬、地骨皮、五味子、阿膠、當歸、川芎、杏仁、竹瀝,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