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醫心鏡》~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10)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10)
1. 中濕
姜三片,水煎服。
茯苓滲濕湯加減
治中下濕,滲利即解。
陳皮,茯苓(各七分),甘草(三分),豬苓,澤瀉,蒼朮,黃柏(各八分),滑石,梔子,防己,當歸尾(各六分),木通,白朮(各六分),
水煎服。
白話文:
用三片生薑加水煎煮後服用。
茯苓滲濕湯加減方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身體中下部位的濕氣,只要把濕氣順利排出就會痊癒。
藥材包含:陳皮、茯苓(各七分),甘草(三分),豬苓、澤瀉、蒼朮、黃柏(各八分),滑石、梔子、防己、當歸尾(各六分),木通、白朮(各六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2. 火熱
火者,有君火、相火。君火者,心火也。心為君主之官,配於五行,守位而不動。相火者,輔助之火也,生於虛無,寄於肝腎之間,聽命而行。凡動皆是相火。五臟俱有火,相火易起,五火相扇動矣。相火乃元氣之賊,無時而不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陰虛火動者難治。
凡人發熱、咳嗽、吐痰血者,午後至夜發熱,面頰唇紅,小便赤色,脈數無力者,便是陰虛火動也。治用四物湯加炒黃柏、知母,是補陰降火之妙藥,即滋陰降火湯也。有實火,有虛火。虛火者可補,用滋陰降火加人參、白朮。虛火急甚重者,切不可驟用涼藥治,須用參、耆、歸、術溫散,再加白茯苓、陳皮,緩之生甘草也。
凡氣有餘便是火,氣從左邊起者,肝火也;氣從臍下起者,陰火也;熱從腳下起者,虛之極也,是火起於九泉,十無救一,與陰虛火動者治同。此皆論虛火之治也。凡人氣實火盛,發熱、脈數大有力者,是實火也。實火可降,正與柴胡、芩、連、梔子等藥,雖生冷,與之無害也。
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石膏瀉胃火,知母瀉腎火,柴胡瀉肝火,黃柏瀉膀胱火,木通瀉小腸火,梔子降火極速,從小便泄去,其性能曲屈下行,此皆治實火之用也。凡人自覺身熱,他人以手按之不熱,此虛熱也,倍用參、歸、地黃補陰,則火自降。人用輕手按於皮膚,熱如火燎,重手按之不熱者,此熱在肌表也,用地骨皮、柴胡之類清之。凡人飲酒發熱,難治。
不飲酒人因飲酒發熱,亦難治。用黃連、乾葛、烏梅以解之,而去酒毒也。
滋陰降火湯
治胃經陰虛火動。
白芍,當歸,南芎,生地,知母,黃柏,地骨皮,枸杞,麥冬,柴胡
水煎,食後服。
黃連湯加減
治心火,舌上生瘡,或舌上燥烈,或舌腫硬,或舌尖出血。
黃連,生地,梔子,麥冬,當歸,薄荷,白芍藥,犀角,甘草
隨症加減,食後服。
黃芩湯
治肺火,咳嗽,吐血痰,鼻紅,或咽喉腫痛、乾燥、生瘡,或鼻孔乾燥、生瘡,或鼻紅、腫痛。
黃芩,梔子,桔梗,白芍,麥冬,荊芥,桑白皮,甘草,薄荷,連翹
隨症加減,食後服。
柴胡飲
治肝火盛,木氣實,或在脅下痛,或氣從左邊起者,或目珠紅腫作痛者,皆肝火也。
柴胡,白芍,川芎,當歸,青皮,梔子,龍膽草,連翹,甘草
隨症加減,食後服。
芍藥湯
治脾火,或消穀易飢,或胃熱口燥煩渴,或舌唇生瘡。
芍藥,梔子,黃連,連翹,石膏,薄荷,甘草
隨症加減,食後服。
三黃解毒湯
治三焦實火,內外皆熱,口燥煩渴,小便赤,口生瘡。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連翹,柴胡,芍藥
食後服。
涼膈散
治三焦實火,煩渴,小便赤,大便結,口生瘡。
白話文:
[火熱]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火」分為君火和相火。君火指的是心火,心臟是身體的主宰,在五行中屬於火,它保持穩定的狀態。相火則是輔助君火的,它無形無質,寄居在肝腎之間,聽從君火的命令而行動。所有身體的活動都屬於相火的作用。五臟都有火,相火容易旺盛,導致五臟的火互相煽動。相火是元氣的敵人,它無時無刻不在消耗體內的真陰,陰液虛少就會生病,陰液耗盡就會死亡,陰虛火旺的情況很難治療。
如果出現發燒、咳嗽、咳血痰,下午到晚上發熱加重,臉頰和嘴唇發紅,小便顏色深紅,脈搏細數無力等症狀,就是陰虛火旺。治療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炒黃柏、知母,這是滋養陰液、降瀉虛火的好藥,也就是滋陰降火湯。火有實火和虛火之分,虛火可以通過補益的方式治療,可以用滋陰降火的藥方,再加入人參、白朮來補氣。如果虛火非常嚴重,千萬不能立刻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要先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等溫補的藥物來散火,再加入白茯苓、陳皮來緩解,最後用甘草來調和。
凡是體內氣過盛就會化為火,如果氣從左邊上升,就是肝火;氣從肚臍下升起,就是陰火;如果熱感從腳底升起,這是虛弱到極點的表現,說明火已經到了陰間,十個病人中幾乎沒有一個能救活,治療方法與陰虛火旺相同。以上說的都是治療虛火的方法。如果身體氣盛火旺,出現發燒、脈搏洪大有力等症狀,這就是實火。實火可以用清熱瀉火的方法治療,使用柴胡、黃芩、黃連、梔子等藥物,這些藥物雖然性質寒涼,但對實火來說沒有壞處。
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石膏瀉胃火,知母瀉腎火,柴胡瀉肝火,黃柏瀉膀胱火,木通瀉小腸火,梔子降火的速度很快,可以從小便排出,它的藥性是往下走的,以上這些藥物都是治療實火的。如果病人自己感覺發熱,別人用手摸卻不覺得熱,這是虛熱,要加倍使用人參、當歸、熟地黃等來滋陰,火自然就會降下去。如果用輕手按皮膚,感覺像火燒一樣熱,用重手按卻不熱,這是熱在肌膚表面,要用地骨皮、柴胡等藥物來清熱。如果因為喝酒導致發熱,這種情況很難治療。不喝酒的人因為喝酒而發熱,也同樣難治。可以用黃連、葛根、烏梅來解酒毒。
滋陰降火湯
主治胃陰虛導致的火熱。
藥物組成:白芍、當歸、川芎、生地、知母、黃柏、地骨皮、枸杞、麥冬、柴胡
煎服方法: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黃連湯加減
主治心火旺盛導致的舌頭生瘡、乾燥灼熱、腫脹僵硬、或舌尖出血等症狀。
藥物組成:黃連、生地、梔子、麥冬、當歸、薄荷、白芍藥、犀角、甘草
煎服方法: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物,飯後服用。
黃芩湯
主治肺火旺盛導致的咳嗽、咳血痰、鼻子發紅,或咽喉腫痛、乾燥、生瘡,或鼻孔乾燥、生瘡,或鼻子紅腫疼痛等症狀。
藥物組成:黃芩、梔子、桔梗、白芍、麥冬、荊芥、桑白皮、甘草、薄荷、連翹
煎服方法: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物,飯後服用。
柴胡飲
主治肝火旺盛、肝氣實證,導致脅肋疼痛,或氣從左邊上升,或眼睛紅腫疼痛等症狀。
藥物組成:柴胡、白芍、川芎、當歸、青皮、梔子、龍膽草、連翹、甘草
煎服方法: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物,飯後服用。
芍藥湯
主治脾火旺盛,導致食量大容易餓、胃熱口乾口渴、或嘴唇和舌頭生瘡等症狀。
藥物組成:芍藥、梔子、黃連、連翹、石膏、薄荷、甘草
煎服方法: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物,飯後服用。
三黃解毒湯
主治三焦實火,導致全身內外發熱、口乾口渴、小便顏色深紅、口舌生瘡等症狀。
藥物組成: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連翹、柴胡、芍藥
煎服方法:飯後服用。
涼膈散
主治三焦實火,導致煩躁口渴、小便顏色深紅、大便乾燥、口舌生瘡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