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儒醫心鏡》~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8)
四、《儒醫心鏡》各症病原並用藥治法要訣 (8)
1. 中暑
每服五六錢,姜三片,水煎服。
人參白虎湯
治辛苦之人傷熱。
人參,石膏,知母(各等分),甘草(五分),粳米(一合),
水煎服。
蒼朮白虎湯
治安樂之人傷暑。
蒼朮,石膏,知母(各等分),甘草(五分),粳米(一合),
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
治中暑、冒暑、中暍等症。
黃耆,蒼朮,升麻(各一錢),人參,白朮,陳皮,陳曲(炒),澤瀉(各五分),麥冬,黃柏,青皮葛根(各三分),甘草(炙,少許),五味子(九粒),
煎服。
清肺湯
治熱在肺經。
黃芩,石膏(各等分),甘草,黃連,知母,防風,梔子,桔梗(各等分),
水煎服。
白虎湯加減
治熱傷在內。
黃連,石膏,知母各等分,甘草五分,柴胡,人參,黃芩,半夏各等分
姜三片,水煎服。
二香散
治中暍用。
方見《丹溪心法》。
白話文:
中暑
每次服用五到六錢的藥量,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人參白虎湯
治療辛勞工作的人因熱而受傷的症狀。
使用人參、石膏、知母(各等量),甘草(五分),粳米(一合),用水煎煮後服用。
蒼朮白虎湯
治療生活安逸的人因暑氣而受傷的症狀。
使用蒼朮、石膏、知母(各等量),甘草(五分),粳米(一合),用水煎煮後服用。
清暑益氣湯
治療中暑、冒暑、中暍等症狀。
使用黃耆、蒼朮、升麻(各一錢),人參、白朮、陳皮、炒過的陳曲、澤瀉(各五分),麥冬、黃柏、青皮、葛根(各三分),炙甘草(少許),五味子(九粒),煎煮後服用。
清肺湯
治療熱邪在肺經的症狀。
使用黃芩、石膏(各等量),甘草、黃連、知母、防風、梔子、桔梗(各等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白虎湯加減
治療熱邪傷於內部的症狀。
使用黃連、石膏、知母(各等量),甘草(五分),柴胡、人參、黃芩、半夏(各等量),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二香散
治療中暍的病症,此方在《丹溪心法》中可找到。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