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廉夫

《不知醫必要》~ 卷二 (5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3)

1. 痘症四忌

忌清熱敗毒。忌克伐氣血。忌妄投醫藥。忌吞服醫家小丸。

白話文:

[痘症四項禁忌]

  1. 別急著用清熱解毒的藥物。
  2. 別隨便使用會耗損氣血的治療方法。
  3. 別胡亂找醫生或服用藥物。
  4. 別輕易吞服醫生開的小丸藥。

2. 痘症四宜

宜補氣。宜補血。宜補脾腎。宜察虛實。

白話文:

對於處理痘症,應該注重以下四點:應當補充元氣;應當滋補血液;應當調理脾腎機能;並且應當詳細辨別病情的虛實情況。

3. 痘症列方

柴歸飲,散,治痘初時發熱未退,無論是痘,是邪,疑似之間。

當歸,白芍(酒炒,各一錢),防風,荊芥穗(各八分),柴胡(七分),甘草(五分)

加生薑一片煎。血熱,加生地一錢。陰虛,加熟地一錢五分。氣虛,加黨參一錢五分。虛寒,加炮姜六分,肉桂三分。火盛,加黃芩八分。熱渴,加乾薑一錢五分。腹痛,加木香四分。嘔吐,加陳皮五分,炮姜四分。如陽明實熱,邪盛者,初起用升麻葛根湯。方在疹症內。

六物煎,補,治痘症血氣不充,隨症加減甚效。並治孕婦氣血俱虛等症。

黨參(去蘆,米炒),白芍(酒炒),當歸(各一錢),熟地(一錢五分),川芎(三分),炙草(六分)

如發熱不退,或痘未出之先,宜加蘇葉一錢,防風八分。頭痛,加蔓荊子七分,川芎三分。咽痛,加桔梗八分,連翹七分。不起發,不灌漿,或灌而漿薄,加糯米五十粒,川芎六分,肉桂三分,人乳半酒杯,好酒少許,以助營氣。虛寒癢塌不起,加炒川山甲六分。紅紫血熱不起,加紫草七分,或犀角八分。

脾氣滯者,加陳皮六分,山楂八分。胃氣虛寒多嘔者,加炒乾姜四分,或加丁香三分。腹痛兼滯者,加木香五分,陳皮四分。表虛氣陷不起或多汗者,加酒炒黃耆一錢。氣血兩虛,未起未灌而先癢者,加肉桂三分,白芷六分。元氣大虛,寒戰咬牙泄瀉者,去白芍,加黃耆一錢五分,製附子六分,乾薑四分,或再加肉桂三分,生薑一小片。

六氣煎,補微熱,治痘症氣虛,癢塌倒陷,寒戰咬牙。並治男婦陽氣虛寒等病。

黃耆(炙),黨參(去蘆,米炒,各一錢),肉桂(去皮,另燉,三分),白朮(淨,七分),當歸(一錢),炙草(六分)

如泄瀉,去當歸,加肉蔻霜五分,茯苓八分。其餘加減,照前六物煎。

涼血養營煎,寒補,治痘血虛血熱,地紅熱渴或色燥不起,及便結溺赤,陽盛陰虛等症。

生地,白芍(酒炒),當歸,地骨皮(各一錢),黃芩(八分),紫草(七分),紅花(六分),生甘草(五分)

如渴加花粉一錢。肌熱無汗,加紫蘇一錢,荊芥七分。熱毒甚者,加牛蒡子七分,連翹一錢,木通八分。血熱毒不透者,加犀角八分。

加味四物湯,寒補陽,治痘症,熱毒熾盛,紫黑乾枯,煩熱便結,純陽等症。

生地,黃芩,白芍(酒炒),當歸,連翹(各一錢),川芎(五分),紫草(八分),木通(八分)

如渴,加花粉、麥冬各一錢。陽明熱甚,頭面牙齦腫痛者,加生石膏一錢五分。知母一錢。大腸乾結,臍腹實脹者,加大黃一錢。血熱妄行者,加犀角一錢,童便半酒杯沖服。小水熱閉者,加山梔、車前各一錢。兼表熱者,加蘇葉、荊芥各一錢。

白話文:

痘症列方

柴歸飲,這個藥方是散劑,用來治療痘疹剛開始發作,還在發燒的時候,不管你得的是真正的痘疹還是其他的類似疾病,都能用。

藥材包含:當歸、白芍(用酒炒過,各一錢),防風、荊芥穗(各八分),柴胡(七分),甘草(五分)。

煎藥時加一片生薑。如果發燒是因為血熱,加生地一錢;如果體質陰虛,加熟地一錢五分;如果氣虛,加黨參一錢五分;如果體質虛寒,加炮姜六分、肉桂三分;如果體內火氣大,加黃芩八分;如果口渴,加乾薑一錢五分;如果腹痛,加木香四分;如果想吐,加陳皮五分、炮姜四分。如果屬於陽明經實熱,邪氣很盛,剛開始發病就用升麻葛根湯,這個方子在疹症那一類藥方裡有。

六物煎,這個藥方是補益劑,用來治療痘疹期間氣血不足的情況,可以根據不同症狀加減藥材,效果很好。這個方子也可以用來治療孕婦氣血兩虛等症狀。

藥材包含:黨參(去除蘆頭,用米炒過)、白芍(用酒炒過)、當歸(各一錢),熟地(一錢五分),川芎(三分),炙甘草(六分)。

如果發燒不退,或是痘疹還沒發出來,可以加蘇葉一錢、防風八分;如果頭痛,加蔓荊子七分、川芎三分;如果喉嚨痛,加桔梗八分、連翹七分。如果痘疹發不出來、不灌漿(指痘疹內沒有膿液),或是灌漿但膿液稀薄,加糯米五十粒、川芎六分、肉桂三分,加入半杯人乳和少許好酒,以幫助增強氣血。如果是虛寒體質,痘疹癢又塌陷不起,加炒川山甲六分;如果是紅紫色、血熱導致痘疹不起,加紫草七分,或是犀角八分。

如果脾胃氣滯,加陳皮六分、山楂八分。如果胃氣虛寒,容易嘔吐,加炒乾薑四分,或是加丁香三分。如果腹痛且氣滯,加木香五分、陳皮四分。如果體表虛弱、氣虛下陷,痘疹發不出來或是容易出汗,加用酒炒過的黃耆一錢。如果氣血兩虛,痘疹還沒發出來、還沒灌漿就開始癢,加肉桂三分、白芷六分。如果元氣大虛,出現寒戰、咬牙、腹瀉,去除白芍,加黃耆一錢五分、製附子六分、乾薑四分,或是再加肉桂三分、生薑一小片。

六氣煎,這個藥方是補益藥,藥性稍微溫熱,用來治療痘疹期間氣虛、痘疹癢又塌陷、寒戰咬牙等症狀。這個方子也適用於治療男性或女性的陽氣虛寒等疾病。

藥材包含:黃耆(炙過)、黨參(去除蘆頭,用米炒過,各一錢),肉桂(去除皮,另外燉煮,三分),白朮(乾淨的,七分),當歸(一錢),炙甘草(六分)。

如果腹瀉,去除當歸,加肉豆蔻霜五分、茯苓八分。其他的加減方法,可以參考前面的六物煎。

涼血養營煎,這個藥方是寒性的補藥,用來治療痘疹期間血虛血熱,皮膚紅熱口渴或是皮膚乾燥、痘疹發不出來,以及大便乾燥、小便赤黃等症狀,也適用於陽氣盛、陰氣虛的情況。

藥材包含:生地、白芍(用酒炒過)、當歸、地骨皮(各一錢),黃芩(八分),紫草(七分),紅花(六分),生甘草(五分)。

如果口渴,加花粉一錢。如果皮膚發熱不出汗,加紫蘇一錢、荊芥七分。如果熱毒很重,加牛蒡子七分、連翹一錢、木通八分。如果血熱導致毒素無法排出,加犀角八分。

加味四物湯,這個藥方是寒性補陽藥,用來治療痘疹期間熱毒很盛,痘疹呈現紫黑色、乾燥枯萎、煩躁發熱、大便乾燥等純陽症狀。

藥材包含:生地、黃芩、白芍(用酒炒過)、當歸、連翹(各一錢),川芎(五分),紫草(八分),木通(八分)。

如果口渴,加花粉、麥冬各一錢。如果是陽明經熱盛,頭面和牙齦腫痛,加生石膏一錢五分、知母一錢。如果大腸乾燥、腹部脹滿,加大黃一錢。如果是血熱妄行,加犀角一錢,用半杯童子小便沖服。如果是小便不利且發熱,加山梔、車前各一錢。如果同時有表熱症狀,加蘇葉、荊芥各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