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醫必要》~ 婦科補遺 (1)
婦科補遺 (1)
1. 帶病
此症不外脾虛有濕,但分寒熱治之,無有不愈。又云:皆由中土虧損,帶脈不能收引,以致十二經之脈,因而內陷,宜用六君,加泡姜以補脾。甚則用補中益氣湯以提之。或用牡蠣等丸以澀之。不論用何方,加鹽水炒杵故紙一錢,甚驗。
加味異功散,補,治帶病因脾虛有濕。
黨參(去蘆,米炒,一錢五分),陳皮(一錢),扁豆(炒杵,一錢五分),生薏米(三錢),白朮(淨),山藥(炒,各二錢),澤瀉(鹽水炒,一錢),白茯苓(一錢五分),炙草(一錢)
白話文:
這種病症都是脾臟虛弱、濕氣過盛導致的,但要根據寒熱不同分別治療,沒有治不好的。又說:都是因為脾胃虧損,帶脈不能收縮,導致十二經脈內陷,應該用六君子湯,加入泡薑來補脾。嚴重的話就用補中益氣湯來提振脾胃。也可以用牡蠣等藥物收斂止瀉。不論用哪個方子,都要加鹽水炒杵的舊紙一錢,效果很好。
加味異功散,是補脾健脾的方子,用來治療帶脈病的脾虛濕盛。
方藥如下:黨參(去蘆頭,用米炒,一錢五分)、陳皮(一錢)、扁豆(炒研成粉,一錢五分)、生薏米(三錢)、白朮(洗淨)、山藥(炒熟,各二錢)、澤瀉(鹽水炒,一錢)、白茯苓(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
如有熱,加蓮子心五分,黃柏一錢。色白清冷,腹痛多寒者,加乾薑一錢,或再加製附子一錢。
加味補中益氣湯,補,治帶病脾腎虧陷,不能收攝者。
炙耆,黨參(去蘆,米炒),歸身,白朮(淨),茯苓(各一錢五分),故紙(鹽水炒),陳皮(各一錢),升麻(三分,蜜炙),柴胡(五分),生薑(二片),紅棗(二枚),炙草(七分)
白話文:
加味補中益氣湯說明:
方劑主治: 補虛,治療因脾腎虛弱導致的帶下病,患者脾腎氣虛,不能收攝津液。
用藥組成:
- 炙甘草(七分)
- 黨參(去蘆,米炒,一錢五分)
- 黃芪(去蘆,米炒,一錢五分)
- 當歸身(一錢五分)
- 白朮(淨,一錢五分)
- 茯苓(一錢五分)
- 牡蠣(鹽水炒,一錢)
- 陳皮(一錢)
- 升麻(三分,蜜炙)
- 柴胡(五分)
- 生薑(二片)
- 紅棗(二枚)
加減藥:
- 如有發熱症狀: 加蓮子心五分,黃柏一錢。
- 面色蒼白,體寒,腹痛,多屬寒症: 加乾薑一錢,或再加製附子一錢。
2. 癥瘕
結有定處者,為症,屬血。行無定處者,為瘕,屬氣。各有虛實,或宜攻,或宜補,或宜攻補兼施,要審而治之。若任意攻下,與不守禁忌,縱嗜欲,未有不喪厥身者。
白話文:
結有固定位置的,稱為病症,這通常和血有關。行動沒有固定位置的,稱為瘕積,這通常和氣有關。病症和瘕積都有可能出現虛和實的情況,有的情況需要攻擊(治療),有的情況需要補充(調養),有的情況可能需要同時進行攻擊和補充的療法,重要的是要仔細分析後再進行治療。如果隨意使用下藥的方法,或者不遵守禁忌,縱容自己的慾望,那麼沒有不損傷自己身體的。
3. 血症列方
五物煎,補兼散血,治瘀血作痛,或成形不散,在臍腹之下,初見停蓄,根盤未固者。
當歸(三錢),白芍(酒炒,二錢),熟地(三錢),川芎(一錢),肉桂(六分,去皮,另燉),桃仁(十粒,去皮尖,杵)
通瘀煎,和行散,治氣滯血積,實痛拒按者。
歸尾(二錢),紅花(新者,炒黃),山楂,香附,澤瀉(鹽水炒),烏藥(各一錢五分),青皮(一錢),木香(七分)
白話文:
五物煎可以補血散瘀,治癒瘀血引起的疼痛,或瘀血積聚成形不散,位於臍腹下方,剛開始出現瘀血積聚,根基未穩固的狀況。藥方包括當歸三錢,白芍(酒炒)二錢,熟地三錢,川芎一錢,肉桂(去皮,另燉)六分,桃仁(去皮尖,杵)十粒。
通瘀煎則能調和氣血、行氣散瘀,治療氣滯血積導致的疼痛,按壓時感到疼痛、僵硬的狀況。藥方包括歸尾二錢,紅花(新者,炒黃),山楂,香附,澤瀉(鹽水炒),烏藥,青皮(各一錢五分),木香七分。
水煎,加酒一杯沖服。寒滯,加肉桂六分。微熱,加白芍一錢五分。血瘀不行,加桃仁七粒。
三稜散,攻峻劑,治積聚癥瘕,堅滿不散者。
白朮(淨炒),三稜(各六錢),蓬朮,當歸(各一錢六分),檳榔,木香(各一錢)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沸湯調下。
加味四君湯,補兼行,治血症久而不散,人已虛弱者。宜兼用外治,方善。
黨參(去蘆,米炒),白朮(淨炒),川芎,茯苓(各一錢五分),木香(七分),當歸(二錢),炙草(六分)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煎煮,加一杯酒沖服。如果體內有寒氣滯留,可以加入肉桂六分;如果微微發熱,可以加入白芍一錢五分;如果血瘀不流通,可以加入桃仁七粒。
三稜散是一種攻峻性的藥方,用來治療積聚癥瘕,堅硬滿脹不消散的病症。
將白朮(淨炒)、三稜(各六錢)、蓬朮、當歸(各一錢六分)、檳榔、木香(各一錢)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沸水調服。
加味四君湯是一種補氣兼行氣的藥方,用來治療血症久治不愈,患者身體虛弱的情況。配合外治療法效果更佳。
將黨參(去蘆,米炒)、白朮(淨炒)、川芎、茯苓(各一錢五分)、木香(七分)、當歸(二錢)、炙草(六分)一起煎服。
加生薑二片煎。或服歸脾湯,重用木香,或服逍遙散、六君子湯,加木香,均當審而治之。
白話文:
在這裡,中醫建議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
將兩片生薑煎煮後服用。
-
或者可以服用歸脾湯,特別是加大木香的用量。
-
另外,也可以選擇服用逍遙散或者六君子湯,並且在這兩種藥方中加入木香。
在進行治療時,必須根據個體情況來進行調整和選擇,以達到最佳療效。
4. 氣瘕列方
木香調氣散,和行氣,治氣瘕。
大砂仁,木香,白蔻,丁香,白檀香,藿香,炙草
等分研末,每服二錢,淡鹽湯調下。
五磨飲,和行氣,治同上。
黨參(去蘆,米炒),烏藥,檳榔,正沉香,木香
白話文:
木香調氣散與五磨飲都是用來行氣的方劑,可治療氣瘕。木香調氣散由大砂仁、木香、白蔻、丁香、白檀香、藿香、炙草等分研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淡鹽湯調服。五磨飲則由黨參(去蘆,米炒)、烏藥、檳榔、沉香、木香組成。
等分研末,每服二錢,淡薑湯下。
香砂六君子湯,補兼行,治虛弱人氣瘕。
黨參(去蘆,米炒),白朮(淨炒),半夏(制),茯苓(各一錢五分),砂仁(炒,杵,五分),木香(六分),陳皮,炙草(各一錢)
加生薑二片煎。
熨痞方,治結有定處,無論男女皆宜。
先將麥面和成條,量痞大小圍住,第一層用麝香二三分摻上,第二層用真阿魏一二錢研細末摻,第三層用朴硝一二兩鋪蓋其上,以青布覆之。備熱熨斗二隻,於布上輪流熨之。覺腹中氣行寬快,即是痞消之兆。麝香、阿魏要真的,假者不驗。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淡薑湯送服。香砂六君子湯,補益兼顧,適合治療虛弱之人氣滯血瘀。黨參去除蘆頭,用米炒制,白朮淨炒,半夏制過,茯苓各取一錢五分,砂仁炒制後搗碎,取五分,木香取六分,陳皮、炙草各取一錢,加入生薑兩片煎煮。熨痞方,適合治療腹部腫塊固定不移,不分男女皆可使用。將麵粉和成條狀,根據腫塊大小圍住,第一層摻入二三分麝香,第二層摻入一二錢研磨成粉的阿魏,第三層鋪蓋一兩朴硝,用青布覆蓋。準備兩個熱熨斗,輪流熨燙青布。如果感覺腹部氣機流通舒暢,就是腫塊消散的徵兆。麝香和阿魏必須是真品,假冒的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