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廉夫

《不知醫必要》~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血崩

此症有暴崩,有久崩。暴崩者其來速,其治亦易。久崩者其患深,其治亦難。凡血因崩去,勢必漸少,少而不止,病則為淋。此等症候,未有不由憂思,憂怒,先損脾胃,次及衝任而然者。初病當察其有火無火,久病必要用參、朮、歸地之類,以培本根。但得胃氣未敗,受補則可望生。若不受補而日服清涼,則難救矣。

白話文:

這病症有突然發作的「暴崩」,也有長期不斷的「久崩」。暴崩來勢急驟,治療也相對容易。久崩則病根深蒂固,治療較為困難。

凡是因出血而導致血虛的,血量必然逐漸減少,如果血虛不止,就會發展成淋症。這些病症,幾乎都是由於憂思、憂怒,先損傷脾胃,接著影響衝任二脈而引起的。

初期患病時,應觀察是否有火氣,久病則需服用人參、白朮、當歸之類的藥物,以滋補根本。只要胃氣未損,接受補益就能期待痊癒。如果不能接受補益,而一味服用清涼藥物,就難以挽救了。

2. 血崩列方

治血崩奇方

百草霜(即鍋底煙,要平日燒草的,燒柴者不堪用,二錢)

研細末,沖溫酒服,立能止血,水煎沖酒半杯服亦可。一方,用舊蓮蓬殼,燒灰存性,研細,沖酒服二錢,甚驗。

槐花散,微涼,治初病血崩,及腸風下血。

槐花,地榆(去淨梢,各二錢)

二味俱炒成炭,研末,酒煎服,或水煎加酒半杯亦可。

保陰煎,寒補陰,治血因火逼,妄行而崩。凡便血不止及經期太早。一切陰虛內熱動血等症俱宜。

白話文:

治療血崩的奇方有很多,其中一種是用百草霜研末,溫酒沖服,能立刻止血,也可以水煎後加酒服用。另一種是用燒成灰的舊蓮蓬殼研末,酒沖服,效果也很顯著。槐花散則性微涼,適用於初期血崩和腸風下血,可用槐花和地榆炒成炭,研末後酒煎服用,或水煎後加酒服用。保陰煎性寒補陰,適用於因內熱導致的血崩,以及便血不止、經期過早等陰虛內熱引起的出血症狀。

生地,熟地,白芍(酒炒,各二錢),續斷,淮山(各一錢五分),黃芩,黃柏,甘草(各一錢)

如夜熱,加川地骨二錢。多汗,加麥冬、棗仁各一錢五分。血虛,血滯,筋骨疼痛,加當歸一錢五分。血滑不止者,加去梢地榆、炒黑研末一錢五分,或加烏梅亦可。

加味逍遙散,補微涼,治肝經風熱,致血妄行而崩者。

白話文:

生地、熟地、白芍(酒炒,各兩錢)、續斷、淮山(各一錢五分)、黃芩、黃柏、甘草(各一錢)。若夜間發熱,加川地骨兩錢。容易流汗,加麥冬、棗仁各一錢五分。血虛、血瘀,筋骨疼痛,加當歸一錢五分。血流不止者,加去梢地榆、炒黑研末一錢五分,或加烏梅亦可。此方為加味逍遙散,微涼補益,治療肝經風熱,導致血妄行而崩漏者。

當歸,白芍(酒炒),山梔(炒黑),柴胡,白朮(淨),茯苓(各一錢),丹皮(七分),甘草(一錢)

加生薑一片煎。

加味歸脾湯,補微涼,治脾經鬱結,血不歸經而崩者。

黃耆(酒炒),黨參(去蘆,米炒),棗仁(即炒,杵,各一錢),木香末(四分,沖藥服),丹皮(七分),白朮(淨,一錢),炙草(六分)

白話文:

當歸、白芍(用酒炒過)、山梔(炒至發黑)、柴胡、白朮(去淨)、茯苓(各一錢),丹皮(七分),甘草(一錢),再加上一片生薑煎服。

此方名為加味歸脾湯,性微涼,用於治療脾經鬱結,導致血不歸經而出現崩漏的症狀。

另外,黃耆(用酒炒過)、黨參(去蘆頭,用米炒過)、棗仁(炒熟後搗碎,各一錢)、木香粉(四分,沖服)、丹皮(七分)、白朮(去淨,一錢)、炙甘草(六分)也是常用的藥材。

加味六君子湯,補,治脾胃虧損,不能攝血歸源而崩者。

黨參(去蘆,米炒,二錢),當歸,白朮(淨),半夏(制),白芍(酒炒),茯苓(各一錢五分),陳皮,柴胡,炙草(各一錢)

加蓮蓬殼,燒成炭一錢,研末沖藥服。有熱,加山梔一錢。

舉元煎,補,治氣虛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危等症。

炙耆(三錢),黨參(去蘆,米炒),白朮(飯蒸,各二錢),升麻(蜜炙,四分),甘草(炙一錢)

白話文:

加味六君子湯具有補益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無法將血液收攝回源頭導致崩漏的症狀。

配方包含:黨參(去蘆頭,用米炒,二錢)、當歸、白朮(洗淨)、半夏(制)、白芍(酒炒)、茯苓(各一錢五分)、陳皮、柴胡、炙甘草(各一錢)。

另外,可加入蓮蓬殼,燒成炭粉,一錢,研末沖服。若患者有發熱症狀,則再加山梔一錢。

舉元煎也具有補益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下陷,血崩血脫,陽氣衰竭危及生命等症狀。

配方包含:炙黃芪(三錢)、黨參(去蘆頭,米炒)、白朮(飯蒸,各二錢)、升麻(蜜炙,四分)、甘草(炙一錢)。

如兼虛寒者,乾薑、附子任加。滑脫者,加烏梅二隻。

奇效四物湯,補,治肝經虛熱。血沸騰而崩久不止者。

當歸(二錢),川芎(六分),熟地(三錢),阿膠(蛤粉炒珠),白芍(酒炒),艾葉(酒炒,各一錢五分)

如血仍未止,加百草霜一錢,研末沖藥服。有熱則加黃芩一錢。

柏葉散,補澀,治元氣虛弱,崩中漏血,年久不愈者。白帶亦治。

白話文:

如果患者同時兼具虛寒症狀,可以根據情況加入乾薑和附子。如果患者有滑脫症狀,可以加入烏梅兩個。

奇效四物湯具有補益功效,用於治療肝經虛熱引起的崩漏,血沸騰而經期長期不止的症狀。

方劑組成:當歸二錢、川芎六分、熟地三錢、阿膠(蛤粉炒珠)、白芍(酒炒)、艾葉(酒炒,各一錢五分)

如果血仍未止,可以加百草霜一錢,研磨成粉末沖服。如果有熱症,可以加黃芩一錢。

柏葉散具有補澀功效,用於治療元氣虛弱、崩漏、經期長期不愈的症狀,白帶異常也能治療。

當歸,生地,柏葉(炒),川續斷,龜板(炙),川芎(各三錢),阿膠(蛤粉炒珠,一錢),禹餘糧,鱉甲(炙,各三錢),地榆(去梢,炒黑),牡蠣(煅),赤石脂(煅),鹿茸(酥炙),艾葉(酒炒,各一錢)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粥水調下。

黃耆湯,補,治血崩日久不愈者。

炙耆(二錢),當歸,薏米(炒),蓮蓬殼(燒成炭研),白芍(酒炒),阿膠(蛤粉炒珠),山藥(炒,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當歸、生地、柏葉(炒)、川續斷、龜板(炙)、川芎(各三錢)、阿膠(蛤粉炒珠,一錢)、禹餘糧、鱉甲(炙,各三錢)、地榆(去梢,炒黑)、牡蠣(煅)、赤石脂(煅)、鹿茸(酥炙)、艾葉(酒炒,各一錢),這些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粥水送服。

此方稱為黃耆湯,具有補益之效,專門治療血崩久治不愈的症狀。

藥材包括炙黃耆(二錢)、當歸、薏米(炒)、蓮蓬殼(燒成炭研磨)、白芍(酒炒)、阿膠(蛤粉炒珠)、山藥(炒,各一錢五分)。

加鹿角霜,研末六分,沖藥服。或以錢作兩,煉蜜為丸,每服三錢,溫酒下,白湯下亦可。

白話文:

  • 加入「鹿角霜」(7210號草藥),研磨成細末,每次取用六分(約0.6克),溶解於其他藥物中服用。
  • 或者,可以將「錢」(古時的重量單位)分成兩份,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狀,每次服用三錢(約3克),建議使用溫熱的酒送服,也可用白開水。

請記住,這些指示是通用的,具體用量和方法應由專業醫生根據您的身體狀況來確定。

3. 附:殺血症方

此症或由血崩,或由小產,去血過多,心無所養而作痛。宜用甘溫之劑,以養營血。

養營湯,補,治殺血心痛。

黨參(去蘆,米炒),枸杞(各一錢五分),山藥(炒,二錢),熟地,當歸(各三錢),炙草(一錢),生薑(二片)

如有熱,去生薑,加酒炒白芍二錢。

歸脾湯,補,治殺血症,心無所養而痛者。

白話文:

這種病症可能是因為血崩或小產,失血過多,心臟沒有血液滋養而導致疼痛。應該使用甘甜溫和的藥物,來滋養營血。

養營湯,具有補益作用,可以治療因失血而導致的心痛。

黨參(去蘆根,用米炒過),枸杞(各一錢五分),山藥(炒過,二錢),熟地,當歸(各三錢),炙甘草(一錢),生薑(兩片)。

如果患者有發熱症狀,就去除生薑,加入酒炒過的白芍二錢。

歸脾湯,具有補益作用,可以治療因失血而導致的心臟沒有血液滋養而疼痛的症狀。

炙耆,黨參(去蘆,米炒),白芍(酒炒),棗仁(即炒杵),白朮(淨,各一錢五分),遠志(去心,四分),龍眼(淨肉,六分),當歸(三錢),木香(五分),炙草(七分)

白話文:

將炙甘草、黨參(去蘆頭,用米炒)、白芍藥(用酒炒)、棗仁(炒熟後搗碎)、白朮(洗淨,各取一錢五分)、遠志(去心,取四分)、龍眼肉(洗淨,取六分)、當歸(三錢)、木香(五分)、炙甘草(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