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醫必要》~ 卷二 (24)
卷二 (24)
1. 霍亂列方
加味二陳湯,和,治霍亂嘔吐,或兼瀉。
陳皮(一錢),藿香,茯苓(各二錢五分),製半夏(二錢),炙草(一錢),生薑(三片)
藿香正氣湯,和,治感四時不正之氣,霍亂吐瀉,頭痛寒熱往來者。
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酒洗),桔梗(各一錢),厚朴(薑汁製),白朮(淨),白茯苓,陳皮,半夏(制),炙草(各八分)
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
一味簡便方,和,治霍亂。
樟木皮(一兩)
水煎服。又方吐瀉不止,用艾一把煎濃服。
六和湯,和,治夏秋暑濕傷脾,或飲冷乘風,多食瓜果,以致客寒犯胃,食留不化,遂成霍亂。
黨參(米炒,去蘆),半夏(制),砂仁(杵,各一錢),扁豆(炒杵),藿香,赤茯,木瓜(各二錢),炙草(一錢)
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
平胃散,和,治脾胃不和,脹滿嘔吐,霍亂等症。
藿香(一錢五分),蒼朮(米泔,水浸),厚朴(薑汁炒),陳皮(各一錢)
加生薑二片煎。如吐多,加製半夏一錢五分。腹痛,加砂仁七分,木香一錢。寒加乾薑五七分,或一錢。
冷香湯,大熱峻劑,治夏秋水濕,恣食生冷,陰陽相干,遂成霍亂,肚腹刺痛,脅筋脹滿,煩燥引飲無度者。
草豆蔻(淨仁,煨杵),附子(制),良薑(各一錢),丁香(七分),白檀香,炙草(各一錢)
水煎候冷,於嘔吐時服之。
附子粳米湯,大熱峻劑,治霍亂手足逆冷,多嘔少吐者。
乾薑(微炒,一錢),附子(制),半夏(制,各一錢五分),炙草(一錢)
加粳米一撮,大棗二枚煎。
白話文:
【霍亂列方】
-
加味二陳湯:能調和身體,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可能同時伴有腹瀉。成分包括陳皮(約3公克)、藿香、茯苓(各約7.5公克)、製半夏(約6公克)、炙草(約3公克)、生薑(3片)。
-
藿香正氣湯:能調和身體,適用於受到四季不正常氣候影響,導致的霍亂嘔吐與腹瀉,伴隨頭痛及寒熱交錯的症狀。成分有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需用酒清洗)、桔梗(各約3公克)、厚朴(需用薑汁處理)、白朮(需淨化)、白茯苓、陳皮、半夏(需處理)、炙草(各約2.4公克)。需添加生薑3片,紅棗1個一起煎煮。
-
一味簡便方:能調和身體,適用於霍亂。成分為樟木皮(約30公克),用水煎煮後服用。另一種方法是,如果嘔吐腹瀉持續不止,可以使用一把艾草煎煮濃稠後服用。
-
六和湯:能調和身體,適用於夏季或秋季因濕熱傷害脾臟,或是飲用冰冷食物後受風,過量食用瓜果,導致寒氣侵襲胃部,食物無法消化,進而形成霍亂的情況。成分有黨參(需米炒,去除蘆)、半夏(需處理)、砂仁(需研磨,各約3公克)、扁豆(需炒熟研磨)、藿香、赤茯、木瓜(各約6公克)、炙草(約3公克)。需添加生薑3片,紅棗1個一起煎煮。
-
平胃散:能調和身體,適用於脾胃不和,脹滿嘔吐,霍亂等症狀。成分有藿香(約4.5公克)、蒼朮(需用米泔水浸泡)、厚朴(需用薑汁炒)、陳皮(各約3公克)。需添加生薑2片一起煎煮。如果嘔吐嚴重,可增加製半夏至約4.5公克。如果腹痛,可增加砂仁至約2.1公克,木香至約3公克。如果寒冷,可增加乾薑至約1.5-3公克,或至約3公克。
-
冷香湯:為強烈的熱性藥方,適用於夏季或秋季因過度攝取生冷食物,導致陰陽失調,形成霍亂,造成腹部劇烈疼痛,脅下肌肉脹滿,煩躁且大量飲水的症狀。成分有草豆蔻(需淨化果仁,煨燉並研磨)、附子(需處理)、良薑(各約3公克)、丁香(約2.1公克)、白檀香、炙草(各約3公克)。需用水煎煮,待冷卻後,在嘔吐時服用。
-
附子粳米湯:為強烈的熱性藥方,適用於霍亂導致的手腳冰冷,嘔吐頻繁但吐出物少的症狀。成分有乾薑(需輕微炒,約3公克)、附子(需處理)、半夏(需處理,各約4.5公克)、炙草(約3公克)。需添加少量粳米,以及2枚大棗一起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