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廉夫

《不知醫必要》~ 望色

回本書目錄

望色

1. 望色

凡病皆現於舌,能辨其色,症自顯。然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邊主肝膽,舌根主腎。試舉傷於風寒者言之,如其津液如常,口不燥渴,雖或發熱,尚屬表症。若舌苔粗白而滑,邪已入里,此時不辨滋味矣,藥宜兼用半夏、藿香。迨粗白而轉黃色,邪已化火,宜加黃芩。熱甚則變黑,胃火甚也,宜加石膏。

如黑而燥裂,則仍用石膏,知母,麥冬,花粉之類以潤之。厚苔漸退,而舌底紅色者,火灼水虧也,用生地、麥冬、沙參、石斛以養之。此表邪傳裡者然也。黑苔之不同有二:如黑而焦裂,起芒刺者,為火極似炭之熱症。黑而有水,軟潤而滑者,為水來剋火之寒症。又藍為黑之變色屬寒,紫為紅之變色屬熱,此皆傷風寒症之辨法。

舌中苔厚而黑燥,起芒刺,惟時疫發癍與傷寒之症乃有之。宜用生地,天麥冬,並重用石膏方可。若看雜症之法,其脾胃虛寒者,則舌無苔而潤,甚者連唇口面色俱痿白。此或泄瀉,或受濕,乃脾無火力,宜用四君,加木香、乾薑、大棗以振之。虛甚欲脫者,加附子、肉桂。

脾熱者,舌中苔黃而薄,宜用黃芩。心熱者,舌尖必赤,甚者起芒刺,宜用黃連、麥冬,竹捲心。肝膽熱者,舌邊赤,或起芒刺,宜用柴胡、黑山梔。其舌中苔厚而黃者,胃微熱也,宜用石斛、花粉、知母、麥冬之類。如滿舌紅紫色而無苔者,此名絳舌,屬腎虛。更有病後絳舌,發亮而光,或舌底嗌乾而不欲飲冷,此皆腎水虧極,宜大劑六味地黃湯、左歸飲,或加肉桂以救其津液。至舌腫脹與重舌、木舌,均屬熱甚之症。

白話文:

[觀察臉色與舌象]

所有的病症都會在舌頭上顯示出端倪,只要能辨識舌頭的顏色,病症自然就會顯現出來。然而,舌尖反映的是心臟的情況,舌中部反映的是脾胃健康,舌兩側反映的是肝膽的狀態,舌根部反映的是腎臟的功能。我們以風寒引起的疾病為例來說,如果患者唾液分泌正常,沒有口乾舌燥的症狀,即使有些許發燒,也多半是表症。如果舌苔呈現粗糙且滑膩的白色,表示病邪已經進入體內,這時候患者會失去對食物味道的感知,治療上應加入半夏和藿香。

當粗糙的白色舌苔轉為黃色,表示病邪已經轉化為熱毒,應該再加入黃芩。如果病情進一步惡化,舌苔變成黑色,這表示胃火旺盛,應加入石膏。

如果舌苔黑色且乾燥龜裂,除了使用石膏,還應該加上知母、麥門冬和花粉等藥物來滋潤。如果舌苔逐漸減薄,但舌底出現紅色,這表示火氣旺盛,身體水分不足,應使用生地、麥門冬、沙參和石斛等藥物來滋補。這是病邪從表層進入體內的狀況。黑色舌苔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黑色且乾燥龜裂,舌面出現芒刺,這表示火氣旺盛,如同炭火的熱症;另一種是黑色且舌面濕潤,這表示寒氣過剩,屬於水克火的寒症。藍色是黑色的變化色,代表寒症;紫色是紅色的變化色,代表熱症,這些都是風寒疾病辨識的方法。

如果舌中部的舌苔厚重且黑色乾燥,舌面出現芒刺,這通常只會在瘟疫、麻疹和傷寒等疾病中出現。治療上應使用生地、麥門冬和大量石膏。對於複雜疾病的判斷,如果是脾胃虛弱且寒冷,舌頭不會有舌苔,並且舌頭濕潤,嚴重者嘴脣、嘴巴和臉色都會蒼白無血色。這可能是因為腹瀉或者受潮濕影響,導致脾臟缺乏火力,應使用四君子湯,再加入木香、乾薑和大棗來提振體力。如果虛弱到快要脫力,可以加入附子和肉桂。

脾胃熱的患者,舌中部的舌苔會呈現淡黃色,應使用黃芩。心臟熱的患者,舌尖會變紅,嚴重者舌面會出現芒刺,應使用黃連、麥門冬和竹捲心。肝膽熱的患者,舌兩側會變紅,舌面也可能出現芒刺,應使用柴胡和黑山梔。如果舌中部的舌苔厚重且呈黃色,表示胃部稍微有熱,應使用石斛、花粉、知母和麥門冬等藥物。如果整個舌頭呈現紅紫色,而且沒有舌苔,這種情況稱為絳舌,表示腎臟虛弱。此外,病後絳舌,舌頭發亮且光滑,或舌底乾澀卻不想喝冷水,這都是腎臟水分嚴重不足的徵兆,應使用大劑量的六味地黃湯、左歸飲,或者加入肉桂來滋補津液。至於舌頭腫脹、重舌或木舌,都屬於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