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醫必要》~ 卷二 (21)
卷二 (21)
1. 濁症淋症
濁有赤白之分,並有便濁精濁之異。赤濁者熱勝於濕,白濁者濕勝於熱。便濁色似米泔水,精濁便後如膠黏之有絲。此病較淋症頗輕。若淋之為病,古人別為勞、膏、石、氣、血五種。膏淋則溺出如膏。勞淋每從勞後而得。石淋則溺如砂石,痛不易出。氣淋則氣滯不通,臍下悶痛。
血淋則瘀血停蓄,莖中刺痛。此皆為熱結膀胱所致。治之者當辨人有強弱,病有新久,用藥庶不至誤。又云:溺出帶赤色為赤濁。鮮紅色不痛者為尿血。血來而痛者為血淋。精濁則是因相火妄動,久而痛澀俱去,均宜用寧心固腎等藥方合。
白話文:
渾濁物有紅色和白色之分,並且有排泄渾濁和精液渾濁的不同。紅色渾濁表示熱度超過濕度,白色渾濁則表示濕度超過熱度。排泄的渾濁物看起來像米漿水,精液渾濁在排便後就像有粘性纖維的絲線。這種疾病比淋病稍微輕微。如果以淋病作為病症,古人會分別它為勞傷、膏淋、石淋、氣淋和血淋五種。膏淋時尿液會呈油狀。勞淋通常在勞累後發生。石淋時尿液會像砂石一樣,疼痛且不易排出。氣淋是因為氣流通不暢,腹部下方會感到悶痛。
血淋是指血液積聚,尿道刺痛。這些都是因為熱毒聚集膀胱所導致。治療時必須分辨人的強度和疾病的持續時間,這樣使用藥物纔不會出錯。又說,尿液帶有紅色為紅色渾濁。鮮紅色且不痛的是尿血。血流且疼痛的是血淋。精液渾濁則是因為相火無端躁動,長時間後疼痛和阻塞都消失了,均應使用寧心固腎等藥物進行治療。
2. 濁症列方
加味二陳湯,涼,治濁病初起,宜導其濕。
陳皮(一錢),白朮(淨,二錢),蒼朮(米泔水浸),半夏(制),黃柏,萆薢(各一錢五分),茯苓(三錢),甘草(七分)
如赤濁加丹參二錢。體質寒者,去黃柏。病頗久者,當服固劑。
清心蓮子飲,涼,治赤濁屬熱者。
白話文:
加味二陳湯
性質: 涼性
主治: 濁病初期,適合引導濕氣。
藥材:
- 陳皮(一錢)
- 白朮(淨,二錢)
- 蒼朮(米泔水浸泡)
- 半夏(制)
- 黃柏(一錢五分)
- 萆薢(一錢五分)
- 茯苓(三錢)
- 甘草(七分)
加減:
- 若出現赤濁,可加入丹參二錢。
- 若體質寒涼,則去除黃柏。
- 若病程較久,則應服用固本的藥物。
清心蓮子飲
性質: 涼性
主治: 赤濁屬熱者。
炙耆(八分),黨參(去蘆),茯苓,石菖蒲(各一錢),遠志(去心,五分),石蓮(淨仁,杵去心,一錢),麥冬(去心),川地骨,黃芩,車前,甘草(各一錢五分)
分清飲,涼,治心移熱膀胱而為赤濁,並治諸淋症。
丹參,車前(各一錢五分),黃柏(五分),川萆薢(三錢),白朮(淨),茯苓(各一錢),石蓮(淨仁,去心,七分),石菖蒲(五分)
白話文:
炙甘草八分,黨參(去蘆)、茯苓、石菖蒲(各一錢)、遠志(去心,五分)、石蓮(淨仁,杵去心,一錢)、麥冬(去心)、川地骨、黃芩、車前、甘草(各一錢五分),水煎服,性涼,可治心火移熱膀胱導致小便赤濁,亦可治各種淋症。
丹參、車前(各一錢五分)、黃柏(五分)、川萆薢(三錢)、白朮(淨)、茯苓(各一錢)、石蓮(淨仁,去心,七分)、石菖蒲(五分),水煎服。
固精丸,和澀,治下元虛損,白濁如脂,小便無度,並效。
牡蠣(煅),絲餅,韭子,桑螵蛸(煅),北味,龍骨(煅),茯苓,白石脂(煅)
等分為末,酒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二錢,淡鹽湯下。
萆薢分清飲,溫,治真元不固,下焦虛寒,或服寒涼利藥過多,小便白濁。頻數無度,澄如膏糊等症。
川萆薢,益智仁(鹽水炒),烏藥,白茯苓,石菖蒲(各一錢五分),甘草梢(一錢)
白話文:
固精丸,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用於治療下元虛損,白濁像脂油一樣,小便失禁等症狀。
將牡蠣(煅燒)、絲餅、韭子、桑螵蛸(煅燒)、北味、龍骨(煅燒)、茯苓、白石脂(煅燒)等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酒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兩錢,用淡鹽湯送服。
萆薢分清飲,性溫,用於治療真元不固,下焦虛寒,或服用寒涼利藥過多,導致小便白濁、頻數失禁,並且清澈如膏糊等症狀。
將川萆薢、益智仁(鹽水炒)、烏藥、白茯苓、石菖蒲(各一錢五分)、甘草梢(一錢)等藥材組合使用。
加鹽少許煎。
菟絲丸,補,治思慮太過,心腎虛損,真元不固,小便白濁,夢寐頻泄,尿有餘瀝。
菟絲餅(二兩五錢),石蓮仁(去心,六錢),白茯苓(一兩五錢)
研末,酒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二錢,淡鹽湯下。
鎖精丸,溫,治白濁白帶,小便頻數。
破故紙,白茯苓,五味子(炒,各六錢),青鹽(三錢)
研末,酒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二錢,淡鹽湯下。
芡實杞子湯,補澀,治精濁。
白話文:
加鹽少量煎。
菟絲丸,具有補益作用,用於治療思慮過度、心腎虛弱、真氣不穩固的情況,如出現尿液清白、夢中頻繁排尿、尿後仍有餘瀝等症狀。其配方包括菟絲餅(二兩五錢)、石蓮仁(去心,六錢)、白茯苓(一兩五錢)等成分,研磨後與酒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量為二錢,以淡鹽水送服。
鎖精丸,具有溫和作用,用於治療尿液清白、白帶、小便頻繁的情況。其配方包含破故紙、白茯苓、五味子(炒,各六錢)及青鹽(三錢)等成分,研磨後與酒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量為二錢,以淡鹽水送服。
芡實杞子湯,具有補益、止瀉的作用,用於治療精液混濁的情況。
熟地(三錢),淮山(炒,二錢),杞子,石蓮仁(去心,杵),芡實(杵,各一錢五分),蓮鬚,牡蠣(煅,各一錢),白茯苓(一錢五分),茯神(一錢)
水煎好,另以椿根、萹蓄、煎汁,入藥再煎服。如熱,加黃連六分。寒,加益智仁一錢五分。滯,加烏藥一錢五分。
四君子加遠志湯,補,治心虛白濁頗久者。
白話文:
使用熟地三錢、淮山炒二錢、杞子、石蓮仁去心搗碎、芡實搗碎、蓮鬚、牡蠣煅燒、白茯苓一錢五分、茯神一錢,用水煎煮。另外取椿根、萹蓄煎汁,加入藥液中再煎煮服用。如果患者發熱,可以加入黃連六分。如果患者體寒,可以加入益智仁一錢五分。如果患者有停滯,可以加入烏藥一錢五分。此方名為「四君子加遠志湯」,具有補益作用,適用於心虛白濁症狀已久者。
黨參(去蘆,米炒),茯苓(各一錢五分),白朮(淨,二錢),遠志(去心,五分),炙草(七分)
金櫻膏,溫補,治虛勞遺精白濁。
黨參(去蘆,米炒),山藥(各二兩),益智仁(鹽水炒,一兩),桑螵蛸(瓦焙燥,二兩),薏仁(炒),萸肉(各四兩),川杜仲(鹽水炒,一兩),枸杞子,芡實(杵,各一兩五錢),青鹽(三錢)
水煎去渣,熬成膏,以金櫻膏對半和勻,每服三四匙,空心白湯調下。
白話文:
黨參去除外皮,用米炒過,茯苓各取一錢五分,白朮洗淨取二錢,遠志去除心,取五分,炙甘草取七分,這些是金櫻膏的藥材,具有溫補的功效,可以治療虛勞、遺精、白濁。
黨參去除外皮,用米炒過,山藥各取二兩,益智仁用鹽水炒過,取一兩,桑螵蛸用瓦片焙乾,取二兩,薏仁炒過,萸肉各取四兩,川杜仲用鹽水炒過,取一兩,枸杞子,芡實搗碎,各取一兩五錢,青鹽取三錢。
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去渣後熬成膏狀,再與金櫻膏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每次服用三四匙,空腹用白湯調服。
水陸二仙丹,澀微補,治精脫腎虛,白濁,與補陰藥同服,更效。
芡實(四兩)
研末,同金櫻膏四兩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淡鹽湯下。
加味附桂地黃湯,熱補,治命門火衰,以致敗精為濁。
熟地(三錢),淮山(炒),茯苓(各二錢),絲餅(四錢),萸肉,車前(各一錢五分),澤瀉(鹽水炒),丹皮(各一錢),附子(制八分),肉桂(去皮,另燉,四分)
白話文:
水陸二仙丹:
功效: 味微澀,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用於治療腎虛精關不固導致的遺精、白濁等症。與補陰藥物一同服用,效果更佳。
藥方:
- 芡實:四兩
- 金櫻膏:四兩
將芡實研磨成粉末,與金櫻膏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錢,溫淡鹽湯送服。
加味附桂地黃湯:
功效: 性溫,具有溫腎補陽的功效,用於治療命門火衰導致的腎虛精關不固,出現遺精、白濁等症。
藥方:
- 熟地:三錢
- 淮山(炒):二錢
- 茯苓:二錢
- 絲餅:四錢
- 萸肉:一錢五分
- 車前:一錢五分
- 澤瀉(鹽水炒):一錢
- 丹皮:一錢
- 附子(制八分):八分
- 肉桂(去皮,另燉):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