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醫必要》~ 卷二 (16)
卷二 (16)
1. 轉筋霍亂列方
木瓜湯,溫,治霍亂吐瀉不已,轉筋擾亂。
吳萸(泡,一錢),茴香(炒,一錢),木瓜(三錢),炙草(一錢五分)
加生薑三片,紫蘇葉十片煎。
四順附子湯,大熱峻劑,治霍亂轉筋,吐瀉,手足逆冷,氣少不語,身冷汗出者。
黨參(去蘆,米炒,二錢),附子(制,一錢五分),乾薑(炒),炙草(各一錢)
白話文:
木瓜湯溫性,用來治療霍亂引起的持續嘔吐腹瀉,伴隨抽筋和精神恍惚。將吳萸泡水後使用一錢,茴香炒後使用一錢,木瓜三錢,炙草一錢五分,加入生薑三片和紫蘇葉十片煎煮。
四順附子湯性大熱且峻猛,專治霍亂引發的抽筋、嘔吐腹瀉,手腳冰冷、氣息微弱不語、全身冰冷出汗的症狀。將黨參去蘆根後用米炒,使用二錢,附子製備後使用一錢五分,乾薑炒後使用一錢,炙草使用一錢。
2. 乾霍亂列方
白礬散,微涼,治欲吐不出,欲瀉不行,兼之腹痛,俗名絞腸痧者。
白礬(一錢)
研末,用陰陽水調服。冷水滾湯各半沖勻,便是陰陽水。
白話文:
【白礬散】,性微涼,用於治療想吐但吐不出,想拉肚子卻拉不動,並伴有腹部疼痛的情況,俗稱絞腸痧。
【白礬】(一錢)
研磨成粉末,用陰陽水調和後服用。即用等量的冷開水和熱水混合均勻,這樣的水就是陰陽水。
3. 三消
此症當分上中下。上消者,上焦病也。大渴引飲,隨飲隨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其病在肺。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飢,不為肌肉,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黃赤,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古人悉以為火。然有實火者,有虛火者。
此多真陰不足也。倘不辨虛實,其不誤者鮮矣。天花粉乃治消渴之神藥,惟半夏一味,三消俱忌。且血虛者禁用。汗多者禁用。口乾咽燥,大便難者,亦禁用。
白話文:
消渴症可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三種。上消屬於上焦病,症狀為大渴引飲,喝完水馬上又渴,這是因為上焦津液枯竭,病在肺。中消屬於中焦病,症狀為食量多卻容易餓,吃進去的食物不能化為肌肉,日漸消瘦,病在脾胃。下消屬於下焦病,症狀為小便黃赤,有淋濁現象,像膏脂一樣,面色黑,耳朵焦黑,日漸消瘦,病在腎。古人認為消渴症都是由火引起的,但實際上既有實火,也有虛火,大多是因為真陰不足。如果不能辨別虛實,就很容易用錯藥。天花粉是治療消渴症的良藥,但半夏卻是三消皆忌的藥物,而且血虛者、汗多者、口乾咽燥、大便難者也不宜使用。
4. 三消列方
四物湯加味,補,通治三消。
熟地(四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白芍(酒炒,一錢五分)
如上消,加黨參二錢,麥冬一錢五分,花粉二錢,北味六分,以生津液,或再加藕汁,人乳,沖藥服。飲酒人,宜加乾葛一錢五分。中消,加知母、滑石各一錢五分,生石膏三錢,以降胃火。下消,加黃柏、知母各一錢,北味六分,熟地四錢,以生腎水。
白話文:
四物湯加味,補益效果好,可以治療三消症。配方包含熟地四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白芍(酒炒)一錢五分。若是上消,可加黨參二錢、麥冬一錢五分、花粉二錢、北味六分,以滋養津液,也可以加入藕汁或人乳沖服。若為飲酒者,則宜加乾葛一錢五分。若是中消,則加知母、滑石各一錢五分,生石膏三錢,以降胃火。若是下消,則加黃柏、知母各一錢,北味六分,熟地四錢,以滋養腎水。
花粉飲,涼,治上消。
生地,麥冬(去心),乾葛,花粉(各二錢),北味(六分),甘草(七分)
加粳米百粒煎。
玉壺飲,微涼兼補,治同上。
生黨參(去蘆,三錢),花粉(三錢)
如飲酒人,加乾葛一錢。
火府丹,涼,治上消,心經有熱,並治淋症。
生地(三錢),黃芩,木通(各一錢)
水煎。
人參白虎湯,大寒峻劑,治中消煩熱,並治癍黃,狂躁大渴等症。
白話文:
花粉飲性涼,用於治療上消(胃火上炎)。方劑包括生地、麥冬(去心)、乾葛、花粉(各二錢)、北味(六分)、甘草(七分),加入粳米百粒煎服。
玉壺飲性微涼兼補,也用於治療上消。方劑包括生黨參(去蘆,三錢)、花粉(三錢),若患者為飲酒者,可再加乾葛一錢。
火府丹性涼,用於治療上消、心經有熱,並可治淋症。方劑包括生地(三錢)、黃芩、木通(各一錢),水煎服。
人參白虎湯性大寒峻劑,用於治療中消煩熱,並可治癍黃、狂躁大渴等症。
生石膏(三錢),知母(二錢),黨參(去蘆,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加粳米一撮煎。
調胃承氣湯,大寒峻劑,治中消善飢,而大便結者。
生軍(二錢),朴硝,甘草(各一錢)
水煎。
六味地黃湯加減,補微涼,治下消腎水虛者。
熟地(四錢),淮山(二錢),萸肉(一錢),花粉(二錢),茯苓(一錢五分),炙草(七分)
八味地黃湯加減,補微熱,治下消腎火虛者。
白話文:
生石膏三錢、知母二錢、黨參(去掉鬚根)一錢五分、甘草一錢,加上少許粳米一起煎煮。
這是調胃承氣湯,藥性寒涼,主治胃熱消渴、食慾亢進,但大便乾燥者。
生石軍二錢、朴硝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這是六味地黃湯加減方,藥性微涼,主治腎陰虛、下消、口渴、小便短少者。
熟地四錢、淮山二錢、萸肉一錢、花粉二錢、茯苓一錢五分、炙草七分。
這是八味地黃湯加減方,藥性微溫,主治腎火虛、下消、腰膝痠軟、盜汗、遺精者。
熟地(四錢),淮山(炒),花粉(各二錢),茯苓(一錢五分),萸肉(一錢五分),澤瀉(鹽水炒,一錢),肉桂(去皮,另燉,五分),北味(六分)
白話文:
熟地(四錢) - 熟地黃 (四錢) 淮山(炒)- 山藥 (炒) 花粉(各二錢)- 花粉 (各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茯苓 (一錢五分) 萸肉(一錢五分)- 楮實子 (一錢五分) 澤瀉(鹽水炒,一錢)- 澤瀉 (鹽水炒,一錢) 肉桂(去皮,另燉,五分)- 肉桂 (去皮,另燉,五分) 北味(六分)- 北味 (六分)
以上是古方中常用的草藥材料及其用量。熟地黃、山藥和花粉都是滋補品,茯苓和褚實子有調節水液平衡的作用,澤瀉利水消腫,肉桂則能溫暖脾胃,北味具調和作用。請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和醫生指導來使用此方。
5. 痰飲
凡水氣上逆,得陽煎熬,則稠而成痰。得陰凝聚,則稀而為飲。皆以脾腎二經為主,以水歸於腎,而受制於脾也。治之者,當求其本。又云:飲為水液之屬,凡嘔吐清水,胸腹膨滿,及腸胃渥渥有聲者便是。若痰則稠濁,無處不到,五臟受傷,皆能致之。二者無非水穀之化,但化得其正,則為血氣。
化失其正,即成痰涎。痰涎日盛,其人元氣之虛可知矣。痰之由生,有因熱者,有因寒者,有因風者,有因濕者,有因酒積者,有因食積者,有脾虛不能攝涎者,有腎虛不能攝水者。治痰必以順氣為先,治飲須以溫中為要。腸有水飲,散則有聲,聚則不利。
白話文:
當水氣上衝,遇到陽氣蒸灼,就會變得稠厚形成痰。如果遇到陰氣凝結,就會稀薄變成飲。這些情況都與脾經和腎經息息相關,因為水歸屬於腎,而腎的運化又受到脾的影響。治療這些問題,就要找到根本原因。
所謂飲,指的是水液類的物質。如果出現嘔吐清水、胸腹脹滿、腸胃咕嚕咕嚕響的情況,就是飲。而痰則稠濁粘膩,無處不在,五臟受損都能導致痰的產生。無論是痰還是飲,都是水谷精華轉化而成的產物。轉化正常,就成為氣血;轉化失常,就會形成痰涎。痰涎越來越多,就代表這個人的元氣已經很虛弱了。
痰的形成原因很多,有因熱的、因寒的、因風的、因濕的、因酒積的、因食積的,還有脾虛無法收攝津液的、腎虛無法收攝水分的。治療痰要先順氣,治療飲要先溫中。腸道如果有水飲,散開就會有聲音,積聚就會不利於健康。
6. 痰症列方
二陳湯,和,通治諸痰。
陳皮(一錢五分),半夏(制),茯苓(各二錢),炙草(一錢)
加生薑二片,紅棗二枚煎。如風痰,加制南星一錢五分,白附子一錢。熱痰,加黃芩一錢五分。寒痰,加乾薑一錢,肉桂四分。濕痰,加蒼朮一錢五分。郁痰,加厚朴、香附、蘇葉。惟燥痰,則不宜此湯,以有半夏、茯苓、其性過於滲燥也。又陳修園加味方,如火痰,加海粉、黃芩、海石、栝蔞仁之屬。
白話文:
二陳湯主要用來治療各種痰症。配方包括陳皮一錢五分、半夏(制)和茯苓各二錢、炙草一錢,並加入生薑兩片、紅棗兩枚煎服。如果患者是風痰,可以加制南星一錢五分、白附子一錢;如果是熱痰,可以加黃芩一錢五分;如果是寒痰,可以加乾薑一錢、肉桂四分;如果是濕痰,可以加蒼朮一錢五分;如果是郁痰,可以加厚朴、香附、蘇葉。但對於燥痰,則不適合使用二陳湯,因為其中的半夏和茯苓有過於滲燥的特性。此外,陳修園還加了一些藥材到二陳湯中,例如火痰患者可以加海粉、黃芩、海石、栝蔞仁等。
寒痰,加乾薑、附子。風痰,加天麻、竹瀝、薑汁、制南星之屬。燥痰,加玉竹、天冬、栝蔞仁。濕痰,加蒼朮、白朮。郁痰,加川芎、貝母、香附、連翹。虛痰,加黨參、白朮。實痰,加旋覆花、枳實。食積痰,加萊菔子。痰多頭痛,加天麻一錢五分。膈上熱痰,令人嘔吐,加黃芩、梔子、生薑。
白話文:
如果痰是寒性的,就加入乾薑、附子。如果是風痰,就加入天麻、竹瀝、薑汁、制南星等。如果是燥痰,就加入玉竹、天冬、栝蔞仁。如果是濕痰,就加入蒼朮、白朮。如果是郁痰,就加入川芎、貝母、香附、連翹。如果是虛痰,就加入黨參、白朮。如果是實痰,就加入旋覆花、枳實。如果是食積痰,就加入萊菔子。如果痰多引起頭痛,就加入天麻一錢五分。如果胸膈上熱痰,導致嘔吐,就加入黃芩、梔子、生薑。
頑痰膠固,加枳殼、膽星。嗜酒人,手臂重痛麻木,加蒼朮、枳殼、片子薑黃。以上俱是治痰,非治飲,切勿混用。然亦有用此方,加前胡二錢,白芥子一錢五分,治停飲脅痛者。
六味地黃湯,補,治肝經血燥,及腎水虧損而生痰者。
熟地(四錢),淮山(二錢),萸肉,丹皮,茯苓(各一錢五分),澤瀉(鹽水炒,一錢)
白話文:
痰液粘稠不易化解,可以加入枳殼和膽星。嗜酒的人,手臂沉重疼痛麻木,可以加入蒼朮、枳殼和薑黃。以上都是治療痰證的藥物,不是治療酒證的,不可混用。但也有用此方加前胡和白芥子治療停留在胸脅的酒積導致的疼痛。
六味地黃湯具有補益作用,用於治療肝經血燥,以及腎水虧損導致的痰證。藥方包括熟地四錢、淮山二錢、萸肉、丹皮、茯苓各一錢五分、澤瀉(鹽水炒)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