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廉夫

《不知醫必要》~ 卷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4)

1. 附諸熱方

柴防煎,散微涼,治溫熱時症。

柴胡,防風,桔梗(各二錢),甘草(一錢)

水煎。

柴葛解肌湯,寒散,治溫熱症,發熱,頭痛,不惡寒,與傷寒異者。

柴胡,葛根,黃芩,丹皮(各一錢五分),生地(二錢),赤芍,貝母(杵),知母(各一錢),甘草(六分)

生熟地黃湯,涼兼補,治燥症,其人鼻乾,口渴,咽痛,舌燥,目火,便秘,乾熱,惟秋冬時久晴,乃有此病,而吸鴉片者。更易犯,不可發散。

熟地(三錢),生地(二錢),天冬,麥冬(去心),歸身,花粉(各一錢五分),沙參(二錢),元參(一錢)

加蔗汁一酒杯沖服,或藕汁、梨汁,均可。

白話文:

【柴防煎】

由柴胡、防風、桔梗(各約6克)及甘草(約3克)組成。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主要用於治療一些微熱的疾病,如溫熱性的症狀。

【柴葛解肌湯】

此方組成包括柴胡、葛根、黃芩、牡丹皮(各約4.5克)、生地(約6克)、赤芍、貝母(研磨)、知母(各約3克)以及甘草(約1.8克)。此方具有清熱散寒的效果,適用於治療溫熱性疾病,如發燒、頭痛但不畏寒的症狀,與一般感冒有所不同。

【生熟地黃湯】

此方由熟地(約9克)、生地(約6克)、天門冬、麥門冬(去心)、當歸身、花粉(各約4.5克)、沙參(約6克)、玄參(約3克)等藥材組成。此方具有清熱滋潤的效果,適用於治療乾燥性疾病,如鼻腔乾燥、口渴、咽喉痛、舌乾燥、眼睛有火熱感、便祕、乾燥性發熱等症狀,尤其是秋冬季節長時間天氣晴朗時,或是吸食鴉片的人更容易出現這些症狀,此時不可使用發汗方法治療。

另外,可以加入一杯甘蔗汁一起服用,或者也可以用蓮藕汁或梨汁替代。

2. 不寐

此症當分有邪無邪。有邪者,神為病擾則不靜,不靜則不寐,乃實症也。去其病則寐矣。若無邪者,皆由營氣之不足,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故或為驚惕,或為恐畏,或有所繫懸,或多所妄思,以致神魂不安,終夜不寐,此虛症也。治之者,宜以養營氣為主。又云:茶性陰寒,陽為陰抑則不寐。心本藏神,心有事動而不靜,則不寐。

白話文:

這病症應區分是有外邪幹擾還是無外邪幹擾。若有外邪幹擾,精神會因疾病影響而無法平靜,無法平靜就會導致失眠,這屬於實證。去除病因後,就能睡著了。若無外邪幹擾,通常是由於營氣(人體的一種氣)不足造成的,營氣主要與血液相關,血液不足就無法滋養心臟,心臟虛弱時,精神就無法安定,所以可能會感到驚嚇、恐懼,或者有掛唸的事情,或者有過多的胡思亂想,這些都會讓神魂不得安寧,整晚無法入睡,這是虛證。治療這種情況,應該以滋養營氣為主。

另外提到,茶葉的性質偏陰寒,若陽氣被陰寒抑制,也會造成失眠。心臟本來是藏神的地方,若心有事情牽絆,不能保持平靜,也會導致失眠。

3. 不寐列方

酸棗仁湯,補微涼,治氣血俱虛,內無津液,煩熱驚悸不寐者。

黨參(去蘆),棗仁(即炒杵,各一錢五分),麥冬(去心,二錢),龍眼肉(六分),竹葉(十片),炙草(七分)

養心湯,補兼涼,治體質素弱,或病後思慮過多,心虛驚悸不寐。

熟地(二錢),生地(酒炒,一錢),黨參(去蘆),棗仁(即炒杵),麥冬(去心,各一錢五分),歸身,茯苓(各一錢),炙草(七分)

加五味子十五粒,燈心一團煎。

補心湯,涼補,治思慮過多,心神潰亂,煩躁不寐者。

生地(酒炒),茯苓(各二錢),棗仁(即炒杵),當歸(硃砂末拌),蓮仁(去心),麥冬(去心,各一錢五分),竹葉(十片),甘草(七分)

加燈心一團煎。

益營湯,補,治思慮過度,心血耗傷,怔忡恍惚不寐。

黨參(去蘆,米炒,二錢),炙耆(一錢),棗仁(即炒杵),茯神,當歸(各一錢五分),遠志(去心三分),白芍(酒炒,一錢),炙草(六分)

加生薑二片,木香三分煎。

白話文:

【酸棗仁湯】,具有微涼的補益效果,用於治療氣血兩虛,身體內部缺乏津液,導致的煩熱、驚悸和失眠情況。

所需材料包括:黨參(去除蘆頭)、酸棗仁(炒過搗碎,各1.5錢),麥門冬(去心,2錢),龍眼肉(0.6錢),竹葉(10片),炙甘草(0.7錢)。

【養心湯】,補益且微涼,適用於身體素來虛弱,或疾病康復後思考過多,心臟虛弱導致的驚悸和失眠。

所需材料有:熟地(2錢),生地(酒炒,1錢),黨參(去除蘆頭),酸棗仁(炒過搗碎),麥門冬(去心,各1.5錢),當歸身,茯苓(各1錢),炙甘草(0.7錢)。另外加入五味子15粒,燈心草一撮一同煎煮。

【補心湯】,涼補,適合因過度思考,心神混亂,煩躁無法入眠的人。

所需材料為:生地(酒炒),茯苓(各2錢),酸棗仁(炒過搗碎),當歸(拌硃砂末),蓮子仁(去心),麥門冬(去心,各1.5錢),竹葉(10片),甘草(0.7錢)。同樣添加燈心草一撮一同煎煮。

【益營湯】,補益,針對思考過度,心臟血液耗損,出現心悸恍惚和失眠。

所需材料有:黨參(去蘆,米炒,2錢),炙黃耆(1錢),酸棗仁(炒過搗碎),茯神,當歸(各1.5錢),遠志(去心,0.3錢),白芍(酒炒,1錢),炙甘草(0.6錢)。另需加入生薑2片,木香0.3錢一同煎煮。

4. 附驚悸列方

遠志飲,溫補,治心勞虛寒。夢寐驚悸。

黨參(去蘆,米炒),當歸(酒炒),棗仁(即炒杵),茯神(各一錢五分),遠志(去心,四分),黃耆(炙,一錢),肉桂(去皮,另燉,三分),炙草(六分)

加生薑二片煎。酸棗仁湯亦治驚悸。方在不寐內。

平補鎮心丸,補微涼,治心血不足,時或怔忡,夜多亂夢,如墜崖谷,常服安心腎,益營衛。

黨參(去蘆,米炒,五錢),熟地(酒蒸),淮山(薑汁炒),茯神(各四錢),龍齒(煅),麥冬(去心,各三錢),棗仁(即炒杵),天冬,北味(各二錢),遠志(去心一錢),當歸(三錢)

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米飲或溫酒下。如欲溫補者,加肉桂二錢。

鎮驚丹,補,治夜睡驚悸。

當歸(三錢),硃砂(研末,二分),豬心(一隻,切片同蒸,連汁食)

白話文:

【附驚悸列方】

  • 遠志飲:具有溫補的作用,適用於治療因心臟勞損、體虛及寒冷導致的疾病。主要症狀包含做夢時容易受到驚嚇,感到恐懼。

組成成分包括:黨參(去蘆,米炒)、當歸(酒炒)、酸棗仁(炒後搗碎)、茯神(各1.5錢)、遠志(去心,0.4錢)、黃耆(炙,1錢)、肉桂(去皮,另燉,0.3錢)、炙甘草(0.6錢)。加入兩片生薑一起煎煮。酸棗仁湯也能治療驚悸,該處方在治療失眠的部分有詳細說明。

  • 平補鎮心丸:具有補血微涼的功效,用於治療心血不足,偶爾會出現心悸、夜晚多夢,有如墜落山谷之感。長期服用可以安撫心腎,增強身體營養與防禦能力。

組成成分包括:黨參(去蘆,米炒,5錢)、熟地(酒蒸)、淮山(薑汁炒)、茯神(各4錢)、龍齒(煅)、麥冬(去心,各3錢)、棗仁(炒後搗碎)、天冬、北五味子(各2錢)、遠志(去心1錢)、當歸(3錢)。製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3錢,可用米湯或是溫酒送服。若想增加溫補效果,可額外添加2錢肉桂。

  • 鎮驚丹:具有補益作用,適用於夜間睡眠易受驚嚇的狀況。

組成成分包括:當歸(3錢)、硃砂(研磨成粉,0.2錢)、豬心(1隻,切片後一同蒸煮,連同汁液一起食用)。

5. 附身癢列方

荊防生地湯,涼散,治身癢難忍。

防風,荊芥(各一錢),赤芍,生地,銀花(各八分),木通(五分),甘草(三分)

二味消風散,散,治同上。

薄荷葉,蟬蛻(去頭足)

等分研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洗身去癢方

用浮萍煎濃湯,洗之即愈。

白話文:

【附身癢列方】

第一個處方是「荊防生地湯」,具有清熱散風的效果,適用於身體極度癢痛的情況。

處方成分包括:防風、荊芥(各約3克)、赤芍、生地、銀花(各約2.4克)、木通(約1.5克)、甘草(約0.9克)。

第二個處方是「二味消風散」,同樣有散風止癢的作用,適用症狀和上面相同。

成分為:薄荷葉和蟬蛻(需去除頭部和腳部)。兩種成分等量,研磨成粉末後,每次服用約6克,用溫酒送服。

第三個處方是「洗身去癢方」,

使用方法是:將浮萍煮成濃湯,用此湯水清洗身體,即可緩解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