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醫必要》~ 卷二 (2)
卷二 (2)
1. 吐血列方
甘草炮薑湯,熱,治大吐大衄,外有寒冷之狀者。
炮姜(一錢五分),炙草(二錢),北味(一錢)
水煎。或服附子理中湯,加木香,亦宜。
鎮陰煎,補大熱,治陰虛於下,隔陽於上,則真陽失守,血隨而溢,以致大吐大衄,手足厥冷,危在頃刻者,速宜服之。
熟地(一兩),牛膝(鹽水炒),澤瀉(鹽水炒,各一錢五分),附子(制,一錢),肉桂(去皮,另燉,八分),炙草(一錢五分)
水煎。如兼惡寒者,加炒乾姜一錢。氣脫倦言,軟弱之極者,速加炒高麗參,隨宜。
附子理中湯,補大熱,治吐血色黯而非鮮紅,或如豬肝色,或如紅米粥水色者。此離位之血,非由火逼,其人氣息輕微,身體不熱,乃系脾腎不能攝血,虛寒大症。若服寒藥必死。
黨參(去蘆,米炒),附子(制,各二錢),白朮(淨炒,二錢),炮姜(一錢五分),炙草(一錢)
白話文:
甘草炮薑湯,藥性溫熱,用來治療大量吐血或流鼻血,且身體有明顯寒冷症狀的人。
藥材組成:炮薑(一錢五分)、炙甘草(二錢)、北五味子(一錢)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也可以服用附子理中湯,並加入木香,效果也很好。
鎮陰煎,藥性大熱,用來治療體內陰液虧虛於下,陽氣被阻隔於上,導致真陽之氣無法固守,血液隨著往上溢出,造成大量吐血或流鼻血,並且手腳冰冷,情況非常危急的人,需要趕快服用此方。
藥材組成:熟地(一兩)、鹽水炒牛膝(一錢五分)、鹽水炒澤瀉(一錢五分)、制附子(一錢)、肉桂(去皮,另外燉煮,八分)、炙甘草(一錢五分)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同時怕冷,可以加入炒乾姜一錢。如果氣虛嚴重,倦怠少語,極度軟弱無力,要趕快加入炒高麗參,用量可依情況調整。
附子理中湯,藥性大熱,用來治療吐血顏色暗淡而非鮮紅,或者像豬肝色,或者像紅米粥水色的人。這種血是離開正常位置的血,不是因為火熱逼迫所致,這種人呼吸微弱,身體不發熱,是脾腎無法統攝血液,屬於虛寒重症。如果服用寒涼藥物必死無疑。
藥材組成:黨參(去蘆,米炒,二錢)、制附子(二錢)、白朮(淨炒,二錢)、炮姜(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