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廉夫

《不知醫必要》~

回本書目錄

1. 卷二

2. 血症

凡人身之血,半隨衝任而行於經絡,半行於脈外而充肌腠皮毛。若外有所感,內有所傷,則血不循經從上而湧,則為吐血,咳血,咯血,鼻血,齒血,舌血。從下而走,則為大小便血,婦人血崩。須審其或由血熱妄行,或由血寒凝滯,或由飲酒過多而咯吐,或由怒氣傷肝而嘔血,或由憂思過度而損傷心脾,或由色欲勞傷而隔陽失血,各症分明。

又要問其平日是陽臟陰臟,現在愛涼愛熱,病系新久,人或靜躁,小便是清是赤,大便或結或稀,逐一審明,然後無誤。又云:失血之症,無論上下,皆是經絡散行之血,若仍循其經常之道路,自愈。除瘀血與傷寒外,其餘俱屬七情飢飽勞力等因,可以一味固元湯主之。補藥當用溫藥,亦須急加桂,附,炮姜隨宜。

或血虛煩渴,躁熱,睡臥不安,須服聖愈湯。剛燥之劑,不可用。血氣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流。倘服寒藥已愈,即宜接服溫補,切不可再服涼劑,以致不救。

白話文:

[血癥]這部分在講述人體血液的運行,一半隨著衝脈和任脈在經絡中運行,另一半則在血管外滋養肌肉、皮膚和毛髮。但若身體受到外界影響或是內部受傷害,血液可能就不會按照正常的路徑運行,反而從上方湧出,導致吐血、咳血、咯血、鼻血、牙齦出血或舌頭出血。若從下方流出,就會形成大小便帶血,或者女性的月經過量。我們需要辨別這些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血液過熱而自行流動,可能是因為血液過冷而凝結,可能是因為過度飲酒導致的咳血,可能是因為生氣傷肝導致的嘔血,可能是因為過度憂慮思考而傷及心脾,也可能是因為性生活過度勞累導致的失血,各種病症都有其特徵。

我們還需瞭解患者平時是屬於陽性體質還是陰性體質,現在喜歡涼快還是溫暖,疾病是新發還是長期,患者性格是安靜還是焦躁,小便顏色是清還是紅,大便狀態是乾結還是稀軟,一一詳細詢問,才能確保診斷無誤。此外,對於失血的病症,無論出血部位是在上部還是下部,都是經絡中的血液流失,如果能恢復正常的血液運行路徑,就能自愈。除了瘀血和傷寒之外,其他的出血原因大多是由情緒、飢餓、飽食、勞力等因素引起,可以使用固元湯來調理。補藥應該選擇溫性的,且需要立即加入肉桂、附子和炮薑等草藥。

如果出現血虛、煩渴、燥熱、睡眠不寧等症狀,應服用聖愈湯。避免使用強烈燥熱的藥物。血液和氣血都喜愛溫暖而害怕寒冷,寒冷會使血液凝固無法流通。即使服用寒性藥物後症狀得到改善,之後也應立即服用溫補藥物,絕對不能再次服用涼性藥物,以免造成無法挽救的情況。

3. 吐血列方

黑神散,和,治吐血,衄血,及口鼻俱出,若聲未失,無不可救。

百草霜(即鍋底煙,要鄉間燒草者,燒柴者不可用)

研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若衄血者,兼以少許吹入鼻。凡血不論上下,用百草霜,或煅透黑薑炭,或燒蓮蓬殼存性,研細末服,均可止之。

參地煎,涼補,治吐血。

生地(六錢),黨參(去蘆,二錢),百草霜(二錢,研末)

水煎。又方藕節七個,荷葉頂七個,擂爛,入蜜一匙,煎服。亦治卒暴吐血。

二神散,涼,治一切男婦吐血,或血崩下血,屬熱者。

陳槐花(炒焦,一兩),百草霜(四錢)

共研末,每服三錢,白茅根煎湯調下。舌上忽然出血,亦用此散摻之。

犀角地黃湯,大寒,治胃火血熱妄行,吐衄,或大便下血。出斑出疹皆宜。

生地(四錢),麥冬(去心),白芍,犀角尖(先煎),丹皮(各一錢五分)

水煎。又方生石膏二錢,生地四錢。治胃火熱甚,煩熱作渴,頭痛氣壅而吐血。

生地元參湯,涼,治色欲過度之人,腎火爍金而吐血唾血。

生地(四錢),麥冬(去心),白芍(酒炒),丹皮,丹參(各一錢五分),鬱金(七分),元參(一錢五分),三七(五分)

加磨濃墨,並童便各半酒杯,沖服。

加味葛花解酲湯,涼,治飲酒過多而吐血。

黨參(去蘆),白朮(淨),茯苓,砂仁(杵),白蔻(淨仁,杵),葛花(各一錢),青皮,陳皮,豬苓,澤瀉(鹽水炒,各七分),神麯,木香(各五分),黃連(四分),丹皮(七分)

加味四物湯,散血兼補,治血瘀而吐。未吐之前,胸必痛,及吐血,色必紫,或黑而成塊。

當歸,川芎,丹皮,香附(杵),白芍(酒炒),蘇木(各一錢五分),生地(酒炒,四錢),紅花(一錢)

水煎。如紫血盡而見鮮血,即服六君子湯,加當歸、泡姜以溫補之。又韭菜搗取自然汁飲,亦善行瘀血。

芎歸飲,散血兼補,治飽食用力,或因持重,努傷脈絡,失血湧吐者。跌撲打傷,令人大吐者,亦宜之。

川芎(二錢),當歸(三錢),紅花(一錢),桃仁(杵十二粒)

獨參湯,補,治大吐大衄大崩之後,血若稍止,即服此方,聽其熟睡,切勿驚醒,則陰血一夜復生。

高麗參(去蘆,米炒,一兩五錢)

固元湯,補,治吐血止後宜服。

黃耆(炙),黨參(去蘆,米炒),白芍(酒炒),歸身(各一錢五分),炙草(一錢),煨姜(二斤)

聖愈湯,補,治一切失血症,或血虛煩渴燥熱,睡臥不寧,不宜剛燥之劑者。

炙耆(一錢),黨參(去蘆,米炒,二錢),熟地(三錢),川芎,白芍(酒炒),當歸(各一錢五分)

水煎。如微有火者,去熟地,加生地二錢。

甘草炮薑湯,熱,治大吐大衄,外有寒冷之狀者。

炮姜(一錢五分),炙草(二錢),北味(一錢)

水煎。或服附子理中湯,加木香,亦宜。

鎮陰煎,補大熱,治陰虛於下,隔陽於上,則真陽失守,血隨而溢,以致大吐大衄,手足厥冷,危在頃刻者,速宜服之。

熟地(一兩),牛膝(鹽水炒),澤瀉(鹽水炒,各一錢五分),附子(制,一錢),肉桂(去皮,另燉,八分),炙草(一錢五分)

水煎。如兼惡寒者,加炒乾姜一錢。氣脫倦言,軟弱之極者,速加炒高麗參,隨宜。

附子理中湯,補大熱,治吐血色黯而非鮮紅,或如豬肝色,或如紅米粥水色者。此離位之血,非由火逼,其人氣息輕微,身體不熱,乃系脾腎不能攝血,虛寒大症。若服寒藥必死。

黨參(去蘆,米炒),附子(制,各二錢),白朮(淨炒,二錢),炮姜(一錢五分),炙草(一錢)

白話文:

[止血處方集]

  • [黑神散]:用來治療各種吐血、鼻血,甚至是口鼻同時出血的情況。只要聲音未消失,都有救治的可能。

所需材料為鄉間燒草產生的百草霜(鍋底煙)。將其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約二錢,以米湯調服。對於鼻血患者,可額外將少量藥粉吹入鼻孔。無論是上部或下部出血,使用百草霜,或是煅燒透的黑薑炭,或燒蓮蓬殼,研磨成細末服用,均能有效止血。

  • [參地煎]:具有涼補效果,適用於治療吐血。

所需材料為生地六錢、黨參(去蘆)二錢、百草霜二錢(研末)。用水煎煮服用。另一種方法是使用七個藕節、七個荷葉頂,搗碎後加入一匙蜂蜜,煎煮後服用,也能治療突然大量吐血。

  • [二神散]:涼性,適用於治療男女各種吐血,或血崩下血,屬於熱性的病症。

所需材料為炒焦的陳槐花一兩、百草霜四錢。將兩者混合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白茅根煎湯送服。舌頭突然出血的情況,也可使用此散劑。

  • [犀角地黃湯]:大寒性,適用於治療胃火旺盛導致的血熱妄行,如吐血、鼻血,或大便出血,以及出現斑疹的症狀。

所需材料為生地四錢、麥冬(去心)、白芍、犀角尖(先煎)、丹皮(各一錢五分)。用水煎煮。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生石膏二錢、生地四錢,適用於胃火旺盛、煩熱口渴、頭痛氣脹導致的吐血。

  • [生地元參湯]:涼性,適用於過度縱慾導致腎火旺盛,進而引發吐血、咯血。

所需材料為生地四錢、麥冬(去心)、白芍(酒炒)、丹皮、丹參(各一錢五分)、鬱金(七分)、元參(一錢五分)、三七(五分)。加濃墨、童便各半杯,沖服。

  • [加味葛花解酲湯]:涼性,適用於飲酒過量導致的吐血。

所需材料為黨參(去蘆)、白朮(淨)、茯苓、砂仁(杵)、白蔻(淨仁,杵)、葛花(各一錢)、青皮、陳皮、豬苓、澤瀉(鹽水炒,各七分)、神麯、木香(各五分)、黃連(四分)、丹皮(七分)。

  • [加味四物湯]:散血兼補,適用於血瘀導致的吐血。吐血前胸會疼痛,吐出的血色會偏紫或黑,呈塊狀。

所需材料為當歸、川芎、丹皮、香附(杵)、白芍(酒炒)、蘇木(各一錢五分)、生地(酒炒,四錢)、紅花(一錢)。用水煎煮。當紫血排完,看到新鮮血液時,應改服用六君子湯,加當歸、炮姜以溫補。此外,韭菜搗碎取汁飲用,也有助於排出瘀血。

  • [芎歸飲]:散血兼補,適用於飽食後用力過猛,或扛重物導致脈絡受損,血流不止,甚至嘔吐。跌打受傷,引起大量吐血的情況,也適用於此。

所需材料為川芎二錢、當歸三錢、紅花一錢、桃仁(杵十二粒)。

  • [獨參湯]:補性,適用於大吐血、大鼻血、大出血後,血稍微停止,立即服用此方,讓患者熟睡,切勿驚醒,陰血一夜即可恢復。

所需材料為高麗參(去蘆,米炒,一兩五錢)。

  • [固元湯]:補性,適用於吐血停止後的康復期。

所需材料為黃耆(炙)、黨參(去蘆,米炒)、白芍(酒炒)、歸身(各一錢五分)、炙草(一錢)、煨薑(二兩)。

  • [聖愈湯]:補性,適用於各種失血癥,或血虛導致的煩渴、燥熱、睡眠不安,不適合使用強烈燥熱藥物的情況。

所需材料為炙耆(一錢)、黨參(去蘆,米炒,二錢)、熟地(三錢)、川芎、白芍(酒炒)、當歸(各一錢五分)。用水煎煮。如果伴有微熱,可去掉熟地,加生地二錢。

  • [甘草炮薑湯]:熱性,適用於大吐血、大鼻血後,身體外顯現出寒冷的症狀。

所需材料為炮薑(一錢五分)、炙草(二錢)、北味(一錢)。用水煎煮。或服用附子理中湯,加木香,也很適合。

  • [鎮陰煎]:補性,大熱,適用於下焦陰虛,陽氣上隔,真陽失守,血隨之溢出,導致大吐血、大鼻血,手腳冰冷,病情危急的情況,應迅速服用。

所需材料為熟地(一兩)、牛膝(鹽水炒)、澤瀉(鹽水炒,各一錢五分)、附子(制,一錢)、肉桂(去皮,另燉,八分)、炙草(一錢五分)。用水煎煮。如果伴隨惡寒,可加炒乾薑一錢。如果氣虛疲憊,語音低弱,極度虛弱,應迅速加炒高麗參,根據情況酌情添加。

  • [附子理中湯]:補性,大熱,適用於吐血色暗淡而非鮮紅,或類似豬肝色,或像紅米粥水色。這是由於血液離位,非由火氣所迫,患者呼吸微弱,身體不熱,這是脾腎無法控制血液,屬虛寒大症。若服用寒性藥物,必死無疑。

所需材料為黨參(去蘆,米炒)、附子(制,各二錢)、白朮(淨炒,二錢)、炮薑(一錢五分)、炙草(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