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廉夫

《不知醫必要》~ 卷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9)

1. 鶴膝風

此症由風寒濕合痹於膝而成,風勝則走注作痛,寒勝則如錐刺痛,濕勝則腫屈無力,久則膝腫日粗,大腿漸小,痛而無膿,皮色不變,成壞症矣。宜早治之。

白話文:

這個病症是因為風、寒、濕三者共同影響膝關節而產生的,其中風邪會導致疼痛在不同部位走注不定,寒邪會讓人感到像被針刺一樣的疼痛,濕邪則會讓膝關節腫脹且活動不便,時間久了,膝關節會越來越粗大,大腿肌肉則逐漸萎縮,疼痛但不會化膿,皮膚顏色沒有變化,這已經形成了難治之症。因此,應該盡早進行治療。

2. 鶴膝風列方

大防風湯,熱補兼散,治三陰虧損,寒濕乘虛內侵,致患鶴膝風,附骨疽等症。初起時即先服此方,又治痢後腳膝軟痛。此藥祛風順氣,活血壯筋骨。

黃耆(飯蒸,一錢),白朮(淨),防風,黨參(去蘆米炒),羌活(各一錢五分),杜仲(鹽水炒),熟地,白芍(酒炒),附子(制),牛膝(鹽水炒),當歸,川芎(各一錢),肉桂(去皮,另燉,四分),炙草(六分)

白話文:

大防風湯屬於熱補兼散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三陰虧損,寒濕乘虛內侵,導致鶴膝風、附骨疽等病症。如果病症剛開始,就應該先服用此方。此外,它也能治療痢疾後腳膝軟痛。藥方中藥材具有祛風順氣、活血壯筋骨的功效。

加生薑三片煎。又五積散治鶴膝風,初起兼發熱頭痛者,即宜服之。痢後變成者,亦宜。方在痹症內。

二妙散,寒,治鶴膝風赤熱焮腫,並一切濕熱在經,筋骨疼痛者,均宜。

蒼朮(米泔水浸),黃柏(酒炒,各一錢五分)

水煎。如氣滯加行氣藥,血虛加補血藥,痛甚則加生薑汁,熱辣服之。

四物加味湯,補散,治鶴膝風陰虛者。

熟地(四錢),當歸(二錢),白芍(酒炒),羌活,獨活(各一錢五分),牛膝(鹽水炒),川芎(各一錢),炙草(七分)

白話文:

將三片生薑煎煮。五積散用於治療鶴膝風,初期伴隨發熱頭痛的患者適合服用,痢疾後轉變成鶴膝風的患者也適合服用,方劑在痹症篇內。二妙散性寒,用於治療鶴膝風伴隨紅腫熱痛,以及各種因濕熱停留經絡導致筋骨疼痛的症狀。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黃柏用酒炒,各用一錢五分,水煎服。若伴隨氣滯,則加入行氣藥,血虛則加入補血藥,疼痛嚴重則加入生薑汁,熱辣服用。四物加味湯具有補益散寒作用,用於治療鶴膝風陰虛者。熟地四錢,當歸二錢,白芍用酒炒,羌活,獨活各一錢五分,牛膝用鹽水炒,川芎一錢,炙草七分。

水煎。如有寒,加肉桂四分,製附子六七分,或一錢。

加味四君子湯,補散,治鶴膝風陽虛症。

黨參(去蘆米炒),茯苓,羌活,獨活(各一錢五分),白朮(淨二錢),牛膝(鹽水炒),當歸(各一錢),炙草(七分)

加生薑三片煎。如有寒加乾薑七八分,或一錢。病久而虛者,服十全大補湯。

塗鶴膝方,治病初起者。

白芥子(要陳的,愈陳愈佳,四錢)

研細末,用薑蔥汁調塗患處,約一時久,即起泡,泡干皮脫自愈。

白話文:

用清水煎煮藥材。如果病人有寒症,可以加入肉桂四分,製附子六七分,或者一錢。

加味四君子湯具有補益和散寒的作用,用於治療鶴膝風的陽虛症。

藥材包括黨參(去蘆米炒),茯苓,羌活,獨活(各一錢五分),白朮(淨二錢),牛膝(鹽水炒),當歸(各一錢),炙草(七分)。

加入生薑三片煎煮。如果病人有寒症,可以加乾薑七八分,或者一錢。如果病症久治不愈且身體虛弱,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

塗鶴膝方用於治療鶴膝風初期。

白芥子(要陳年的,越陳越好,四錢)

研磨成細粉,用薑蔥汁調和塗抹患處,大約一小時後,就會起泡,泡干後皮膚脫落,自然痊癒。

火龍膏藥,治鶴膝風,歷節風。凡風寒濕毒所襲,及濕痰流注經絡,疼痛不能行步者,均宜。

牛皮膠(四兩),乳香(制),沒藥(制,各二錢五分),麝香(一分)

用老生薑八兩,搗取自然汁,同牛皮膠熔化,入乳香、沒藥,攪勻,俟少溫,再加麝香則成膏矣。以青布或油紙攤貼患處,當痛止腫消。

白話文:

火龍膏

功效: 治療鶴膝風(膝蓋疼痛)、歷節風(關節疼痛)。凡因風寒濕毒侵襲,或濕痰流注經絡,導致疼痛難以行走的,皆可使用。

藥材:

  • 牛皮膠(四兩)
  • 乳香(制,二錢五分)
  • 沒藥(制,二錢五分)
  • 麝香(一分)

製法:

  1. 取老生薑八兩,搗碎取汁。
  2. 將牛皮膠熔化,加入薑汁混合。
  3. 加入乳香、沒藥,充分攪拌。
  4. 待稍涼後,加入麝香,即成膏狀。

用法:

  1. 用青布或油紙將膏藥攤貼於患處。

療效: 疼痛止息,腫脹消退。

3. 時疫

此症有由感不正之氣而得者,或頭痛,發熱,或頸腫,發頤,此在天之疫也。若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鄉,一邑。其症憎寒,壯熱,口吐黃涎,乃在人之疫也。初病時俱宜服散藥發汗,未汗則再服。總以得微汗為吉。倘汗不出而邪傳陽明,則必大熱,大渴,有自汗癍黃等症。治不得法,鮮不危矣。

白話文:

這病症有因感受不正之氣而引起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發熱,或頸部腫脹、下巴發腫,這屬於天行疫病。如果一人染病,會傳染到一室,一室染病,又會傳染到一鄉,一邑。患者會有畏寒、高燒、口吐黃痰的症狀,這屬於人行疫病。

初期發病時,都應該服用散藥發汗,如果沒有出汗,就再服用一次。總之,能夠稍微出汗就是好的預兆。如果沒有出汗,邪氣就會傳入陽明經,就會出現高燒、口渴、自汗、黃疸等症狀。如果治療方法不當,很少能不危及性命。

4. 時疫列方

敗毒湯,散,治四時傷寒,瘟疫,憎寒,壯熱,頭痛,項強,身體疼痛。初起須速服此方。

黨參(去蘆),羌活,防風,川芎,柴胡,桔梗,獨活(各一錢五分),甘草(七分)

加生薑三片煎。未汗則再照服。火盛人,去黨參,加黃芩一錢,牛蒡子一錢五分。血弱人,加當歸一錢五分。

白話文:

敗毒湯是一種散寒解表的中藥方劑,用於治療春夏秋冬各季節的傷寒、瘟疫、畏寒發熱、頭痛、脖子僵硬、全身痠痛等症狀,尤其適合病初起時服用。方劑組成包括黨參、羌活、防風、川芎、柴胡、桔梗、獨活各1.5錢,甘草0.7錢,並加入三片生薑煎服。若沒有出汗,可再次服用。體質偏熱的人,可以去除黨參,加入黃芩1錢、牛蒡子1.5錢;血虛的人,可以加入當歸1.5錢。

柴葛解肌湯,涼散,治時疫邪傳陽明,熱而兼渴者。

柴胡(一錢五分),葛根(二錢),白芍(酒炒),羌活,黃芩,桔梗,白芷(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加生薑三片煎。無汗惡寒,去黃芩。冬月加蘇葉一錢。

清涼飲,寒,治疫邪入里,脹悶譫狂諸症。

秦艽,赤芍,知母,貝母,連翹(各一錢),薄荷(七分),柴胡(一錢五分),丹參(五錢)

白話文:

柴葛解肌湯偏涼性,用於治療時疫病邪傳入陽明經,患者發熱且口渴的症狀。藥方包含柴胡、葛根、白芍(酒炒)、羌活、黃芩、桔梗、白芷、甘草,並加入生薑三片煎服。若患者無汗且畏寒,則去除黃芩。冬季則可加蘇葉一錢。

清涼飲屬寒性,用於治療疫邪入侵內裡,導致腹脹、胸悶、神志不清等症狀。藥方包含秦艽、赤芍、知母、貝母、連翹、薄荷、柴胡、丹參。

加人中黃三錢,煎。

黃連梔子湯,大寒,治時疫上膈結熱。

黃芩,梔子,連翹(各一錢五分),黃連(六分),青蒿,薄荷(各一錢),甘草(七分)

消毒飲,寒散,治時疫憎寒壯熱,頭面頸項俱腫,目不能開,口乾舌燥,俗所謂大頭瘟者。

羌活,防風,黃芩,白芷(各一錢五分),黃連,射干(各一錢),元參(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白話文:

加人中黃三錢,煎服。黃連梔子湯性寒,主治時疫導致上膈熱結。黃芩、梔子、連翹各一錢五分,黃連六分,青蒿、薄荷各一錢,甘草七分。消毒飲性寒,散寒解表,主治時疫引起畏寒、高熱、頭面頸項腫脹、眼不能睜開、口乾舌燥等症狀,俗稱大頭瘟。羌活、防風、黃芩、白芷各一錢五分,黃連、射干各一錢,元參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加生薑三片煎。如有痰,加竹瀝、薑汁各半酒杯服。大便熱結者,加生大黃三錢。小便赤澀,加澤瀉、木通各一錢五分。以上各方,銀花俱可加入。

白話文:

將三片生薑煎煮。如果有痰,加入竹瀝和薑汁各半杯,用酒送服。如果大便燥結,加入生大黃三錢。如果小便赤澀,加入澤瀉和木通各一錢五分。以上各方,都可以加入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