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選古方試驗》~ 卷四 (6)
卷四 (6)
1. 小兒諸病
初生解毒,小兒初生,以甘草一指節長,炙碎,以水二合,煮取一合,以綿染點兒口中,約與一蜆殼,當吐出胸中惡汁,此後待兒飢渴,更與服,令兒智慧無病,出痘亦稀少。(王璆方)
小兒初生,以黃連煎湯浴之。不生瘡及丹毒。又方:落地時,用橄欖一枚,燒研,硃砂末五分,和勻,嚼生脂麻一口,吐唾和藥絹包,如棗核大,安兒口中,待咂一個時頃,方可與乳,此藥取下腸胃穢毒,令兒少疾,及出痘稀少。(《集效方》),姚和眾至寶方:初生六日,以辰砂豆大,細研,蜜丸棗大,調與吮之。一日令盡,解胎毒,溫腸胃,壯氣血。
白話文:
新生兒出生後,可以用甘草一指節長,烤焦研碎,用兩杯水煮成一杯,用棉花沾取滴到嬰兒口中,量大約等於一個蜆殼,嬰兒會吐出胸中的毒汁。之後,當嬰兒感到飢渴時,可以繼續給他服用,可以讓嬰兒聰明健康,減少出痘的機率。
新生兒出生後,可以用黃連煎湯為他洗澡,可以預防長瘡和丹毒。另一個方法是:嬰兒落地時,用一個橄欖燒烤研磨,加入五分硃砂粉末,混合均勻,然後嚼一口生芝麻,吐口水和藥混合,用絹布包起來,大小如棗核,放進嬰兒口中,讓嬰兒含著一會兒,再給他喝奶。這個藥可以清除腸胃裡的穢毒,讓嬰兒少生病,減少出痘的機率。
新生兒出生後六天內,可以用辰砂(朱砂)研磨成豆粒大小的粉末,用蜂蜜調成棗子大小的藥丸,讓嬰兒含著,一天服用完畢,可以解胎毒,溫暖腸胃,強壯氣血。
小兒瘌痢頭方見卷一頭病。
初生便閉,甘草、枳殼煨,各一錢,水半盞煎服。(《全幼心鑑》)
小兒丹毒,熱如火,繞臍即損人,馬齒莧搗塗,或用蕓薹菜(即油菜)煎湯洗,並搗塗,甚效,或用慈菇搗爛塗,即消退,亦佳。《全幼心鑑》:綠豆五錢,大黃二錢為末,用生薄荷汁入蜜調塗。余方見丹毒門。
小兒斷臍,用清油調發灰敷之。不可傷水,臍濕不幹,亦可敷。
白話文:
嬰兒頭上長瘡的方子請看卷一頭病。新生兒便秘,可以用甘草、枳殼各一錢,加半盞水煎服。《全幼心鑑》記載,小兒丹毒,熱得像火一樣,繞著肚臍就會傷人,可以用馬齒莧搗碎塗抹,或用油菜煎湯洗患處,並將油菜搗碎塗抹,效果很好。也可以用慈菇搗碎塗抹,很快就能消退,效果也很好。《全幼心鑑》還記載,可以用綠豆五錢、大黃二錢研成粉末,加入生薄荷汁和蜂蜜調勻塗抹。其他方子請看丹毒門。嬰兒斷臍後,可以用清油調和發灰敷在傷口上。不要沾水,如果臍帶濕了就不要擦乾,也可以繼續敷藥。
小兒重舌,桑白皮煮汁,塗乳上,飲之。(《子母秘錄》)《千金翼》:蠹魚燒灰,敷舌上。
木舌腫強,硼砂末,生薑片,蘸揩,少時即消。(《普濟》)余方見舌門。
小兒不尿,乃胎熱也。用大蔥白切四片,乳汁半盞同煎片時,分作四服,即通,若臍四旁有青黑色,及撮口者。不可救也。(《全幼心鑑》),喻嘉言曰:救急可用。《劉涓子鬼遺方》:人乳四合,蔥白一寸,煎滾,分作四服,即尿。《藥性論》:安鹽於兒臍中,以艾灸之,即通。
白話文:
小孩舌頭腫大,用桑白皮煮水,塗抹在乳汁上,讓小孩喝下。另外,《千金翼》記載:將蠹魚燒成灰,塗在舌頭上。
舌頭腫大僵硬,用硼砂粉末和生薑片沾著擦拭,很快就會消腫。這個方法我在《普濟》中看到。
小孩不尿,是因為胎熱。可以用大蔥白切成四片,與半盞乳汁一起煎煮,分四次喝下,就能通尿。如果肚臍周圍有青黑色,以及嘴唇緊閉,就無藥可救了。不過喻嘉言說:緊急情況下可以嘗試救治。《劉涓子鬼遺方》記載:用四合人乳和一寸蔥白煎煮至沸騰,分四次喝下,就能通尿。《藥性論》記載:在小孩肚臍中放一些鹽,用艾草灸之,也能通尿。
小兒吐乳,胃寒者。白蔻仁十四枚,縮砂仁十四枚,生甘草、炙甘草各二錢,共為末,常摻入兒口中。(《危氏得效方》),《鬼遺方》:人乳二合,籧篨蔑少許,鹽二粟大,同煎沸,入牛黃米許,與服。
飲乳不快,似喉痹者。取㸺牛角燒灰,塗乳上,嚥下,即瘥。(崔元亮方)
小兒諸病,及疳疾後,天柱骨倒,乃體虛所致,宜生筋散貼之。木鱉子六枚,去殼,蓖麻仁六十粒,去殼,研勻,包頭,擦頂上令熱,以津調藥貼之。(小兒方)
白話文:
嬰兒吐奶,若是胃寒,可以用白蔻仁、縮砂仁各十四枚,生甘草、炙甘草各兩錢,研磨成粉,經常給孩子吃。也可以用人乳兩合,籧篨蔑少許,鹽兩粒,一起煮沸,加入牛黃少許,給孩子喝。
如果嬰兒喝奶不順暢,像是喉嚨發炎,可以用牛角燒成灰,塗在乳汁上,讓孩子吞下,就能治癒。
嬰兒各種疾病,或是疳疾之後,天柱骨歪斜,都是體虛造成的,可以用生筋散貼敷。木鱉子六枚,去殼,蓖麻仁六十粒,去殼,研磨均勻,用布包住,在頭頂上摩擦至發熱,用口水調和藥物貼敷。
小兒夜啼,此邪熱在心。燈花二三顆,燈心湯調抹乳上,吮之。又方:燈心燒灰,塗乳上,飼兒,止夜啼。《日華本草》:雞窠草安席下,勿令母知。
小兒目澀,月內目閉不開,或腫羞明,或出血者,名慢肝風。甘草一截,以豬膽汁炙為末,米泔調少許灌之。(《幼幼新書》)
小兒雀目,淫羊藿根、晚蠶蛾各半兩,炙草、射干各二錢半,為末,羊肝一枚,切開,摻藥末二錢,扎定,以黑豆一合,米泔一盞,煮熟,分二次食,以汁送下。(《普濟》),《衛生方》:雀盲,晚不易物,羯羊肺一具,不用水洗,竹刀剖開,入穀精草一撮,瓦罐煮熟,日食,屢效。忌鐵器。如不肯食,炙熟,搗作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茶下。
白話文:
孩子晚上哭鬧,是心火旺盛的表現。可以取燈芯二三顆,用燈心湯調和塗抹在乳頭上,讓孩子吸吮。另外,也可以將燈芯燒成灰,塗抹在乳頭上,讓孩子吸吮,可以止住夜啼。雞窠草可以放在孩子的床底下,不要讓母親知道。
孩子眼睛澀,出生一個月內眼睛睜不開,或眼睛腫脹怕光,或出血,叫做慢肝風。可以將甘草一截用豬膽汁炙烤成粉末,用米湯調和少量灌給孩子喝。
孩子眼睛像雀鳥的眼睛,可以用淫羊藿根和晚蠶蛾各半兩,炙草和射干各二錢半,研磨成粉末,加入切開的羊肝一枚,再摻入藥粉二錢,扎好,用黑豆一合和米湯一盞煮熟,分兩次給孩子吃,用汁送服。也可以用羯羊肺一個,不用水洗,用竹刀剖開,放入穀精草一撮,用瓦罐煮熟,每天吃一次,效果很好。忌用鐵器。如果孩子不願意吃,可以將它烤熟,搗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吃三十粒,用茶水送服。
小兒痰熱,療百病,用其父梳頭亂髮雜雞子黃熬,良久得汁,與兒服。(陶宏景),《摘元方》:痰熱,咳嗽,驚悸,半夏、南星等分為末,牛膽汁和入膽內,懸風處待乾,蒸餅丸綠豆大,每薑湯下三五丸。
小兒咳嗽,聲不出者。紫苑、杏仁等分,入蜜同研,丸芡子大,每五味子湯化下一丸。(《全幼心鑑》)
小兒寒嗽,欲作壅喘。松子仁五枚,百部炒,麻黃各三分,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少水略煮三五沸,化白沙糖丸芡子大,食後含化十丸,大妙。(小兒方)
白話文:
孩子如果有痰熱,可以治療百病,可以用父親梳頭的亂髮和雞蛋黃一起熬煮,直到熬出汁液,給孩子服用。(陶宏景,《摘元方》)
如果孩子有痰熱、咳嗽、驚悸,可以將半夏、南星等量研磨成粉末,用牛膽汁混合,放在通風處晾乾,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薑湯服用三到五丸。
如果孩子咳嗽,但聲音很小,幾乎聽不到,可以將紫苑、杏仁等量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一起研磨,製成芡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五味子湯化開服用一丸。(《全幼心鑑》)
如果孩子因為寒氣而咳嗽,並且快要喘不過氣來,可以將松子仁五枚、炒百部、麻黃各三分、杏仁四十粒去皮尖,用少量水煮沸三到五次,加入白沙糖製成芡子大小的藥丸,飯後含化十丸,效果很好。(小兒方)
小兒痰喘,人參寸許,胡桃肉連皮一枚,煎湯一蜆殼許,灌之,即喘定。名觀音散、人參定喘。胡桃斂肺也。
小兒熱噦,牛乳二合,薑汁一合,銀器中文武火煎五六沸,量兒與服。
鹽齁痰喘,桕樹皮去粗,搗汁,和飛面作餅,烙熟,早晨與吃三四枚,待吐下鹽涎,乃佳,如不行,熱茶催之。(《摘元》)
小兒鹽哮,脂麻秸瓦內燒存性,出火毒,研末,以淡豆豉蘸食。(同上)
白話文:
孩子咳嗽喘不過氣,可以用一小段人參和一個胡桃連皮一起煎水給孩子喝,很快就能止喘。這個方子叫做觀音散,也有人稱作人參定喘。胡桃有收斂肺部的功效。
孩子發燒咳嗽,可以用兩份牛奶和一份薑汁,在銀器中用文武火煮沸五到六次,根據孩子的體型給予服用。
孩子因吃鹽太多而咳嗽喘氣,可以將桕樹皮去除粗皮,搗碎榨汁,與麵粉混合做成餅,烙熟後早上給孩子吃三到四個,等到吐出鹹的痰液就好了。如果效果不好,可以用熱茶催吐。
孩子因吃鹽太多而哮喘,可以將芝麻秸秆在瓦罐中燒至灰烬,去除火毒,研成粉末,用淡豆豉蘸著吃。
小兒齁喘,活鯽魚七尾,以器盛,令兒自便尿養之。待紅,煨熟食,甚效。(《集簡》)
小兒頭瘡,糯米飯燒灰,入輕粉清油調敷。(《普濟》),鄧筆峰《衛生雜興》:頭瘡黏肥,及白禿,皂角燒黑為末,去痂,敷之,不過三次愈。《集簡方》:治禿瘡,大鯽魚去腸,入亂髮填滿,燒研,入雄黃末二錢,先以虀水洗拭,生油調搽。治白禿:豬蹄甲七個,每個入白礬一塊,棗一個,燒存性,研末,入輕粉麻油調搽,不過五次愈。又方:治頭瘡,豬𩩅骨中髓和膩粉成劑,火中煨香,研末,先溫鹽水洗淨敷之。
白話文:
小孩咳嗽喘不過氣,用七條活鯽魚裝在容器裡,讓孩子用尿液浸泡。等到魚變紅,就用火煨熟食用,效果很好。小孩頭上長瘡,可以用糯米飯燒成的灰燼,加入輕粉和清油調和敷在患處。頭上長瘡黏膩或白禿,可以用皂角燒成灰燼,去痂後敷在患處,一般三次就能治癒。也可以用大鯽魚去除內臟,塞滿頭髮,燒成灰燼,加入雄黃末,先用醋水洗淨患處,再用生油調和塗抹。治白禿可以用七個豬蹄甲,每個裡面放一塊白礬和一個棗子,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加入輕粉和麻油調和塗抹,一般五次就能治癒。另外,可以用豬骨髓和膩粉混合成藥,用火煨香,研磨成粉末,先用溫鹽水洗淨患處,再敷上藥。
亦治肥瘡出汗。
小兒胎毒發在頭上者,用甘蔗去汁,燒為末,麻油調敷數次立愈,屢試神效。
《子母秘錄》載治小兒頭瘡,菟絲湯洗。
小兒肥瘡滿頭,用水邊烏桕樹根曬研,入雄黃末少許,生油調搽。(《經驗方》)
《蓼花洲間錄》載小兒耳後腎瘡,疳也。地骨皮一味為末,粗者熟湯洗細者香油調搽良。
小兒咽腫,牛蒡根搗汁細嚥。(《普濟》)
小兒眉瘡,小麥麩炒黑,研末,酒調敷。
白話文:
也能治療肥瘡流汗。
小兒胎毒長在頭上的,用甘蔗榨汁,燒成粉末,用麻油調和敷在患處,敷幾次就能痊癒,屢試不爽,效果很神奇。
《子母秘錄》記載治療小兒頭瘡,用菟絲湯洗。
小兒肥瘡長滿頭的,用水邊烏桕樹根曬乾研磨成粉,加入少許雄黃粉,用生油調和塗抹。(《經驗方》)
《蓼花洲間錄》記載小兒耳後腎瘡,是疳積。用地骨皮單味研成粉末,粗的用熱湯洗,細的用香油調和塗抹效果好。
小兒咽喉腫痛,用牛蒡根搗碎,榨汁慢慢咽下去。(《普濟》)
小兒眉毛上長瘡,用小麥麩炒黑,研成粉末,用酒調和敷在患處。
小兒囟腫,生下即腫者,黃柏末水調,貼足心。(《普濟》)
小兒口瘡,五月五日,蝦蟆炙,研末敷之。即瘥。(《秘錄》)《活幼新書》:羊脂煎薏苡根塗。
《大觀本草》載《千金方》治小兒舌上瘡,飲乳不得,以白礬如雞子置醋中,塗小兒足底即愈。
小兒頰下瘡(俗名羊鬚瘡),甘蔗燒灰,同羊須煅研,摻之。效。
又《聖惠方》載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並,赤腫用礬燒灰細研敷之。
白話文:
嬰兒囟門腫脹,出生就腫的,用黃柏末用水調和,貼在腳心。小孩口瘡,五月五日用蟾蜍炙烤,研磨成粉敷在瘡口,就能痊癒。羊脂煎加薏苡根塗抹也能治癒。治療小孩舌頭長瘡,無法喝奶的,可以用白礬像雞蛋一樣大小,放入醋中,塗抹在小孩腳底,就能治好。小孩臉頰下方長瘡(俗稱羊鬚瘡),用甘蔗燒成灰,和羊須一起煅燒研磨,撒在瘡口,就能見效。治療小孩肚臍流汁不止,還伴有紅腫的,用白礬燒成灰,細細研磨敷在患處。
小兒熱瘡,用雞子五枚,煮熟,去白,取黃,亂髮如雞子大一團,相和於鐵銚中,炭火熬之。初甚干,少頃發焦,乃有液出,旋取置碗中,以液盡為度,取塗瘡上,即以苦參末粉之。頃生子,蓐內有熱瘡,塗諸藥無益,面目益劇,蔓延半身,晝夜號啼,不乳不睡。因閱本草發髲條云:合雞子黃煎之,消為水,療小兒驚熱下痢。
注云:俗中嫗母,作雞子煎,用發雜熬,良久得汁,與兒服,去痰熱。又雞子條云:療火瘡,因是用之。神效非常。(劉禹錫《傳信方》),喻嘉言曰:此方治䐜瘡,亦神驗。
小兒爛瘡爛痘,牛屎燒灰封之。及敷癰腫不合,能滅瘢痕,牛屎外科要藥。
白話文:
小孩长热疮,可以用五个鸡蛋煮熟,去蛋白,取蛋黄,再取鸡子大小的一团头发,一起放入铁锅中,用炭火熬煮。一开始很干,过一会儿就焦了,就会有液体流出来,赶紧用碗盛起来,直到液体流完为止。然后用这个液体涂在疮面上,再撒上苦参末。如果小孩刚出生,产褥期内长了热疮,涂抹各种药都没效果,反而脸部更加严重,蔓延到半边身子,整日整夜哭闹,不吃奶也不睡觉,这时可以参考本草书中关于头发的记载,将头发和鸡蛋黄一起煎煮,直到煮成水,用来治疗小儿惊热下痢。民间妇女也用鸡蛋黄和头发一起熬煮,经过长时间熬制得到汁液,用来给孩子服用,可以去除痰热。另外,鸡蛋黄可以治疗火疮,所以才用它来治疗热疮,效果非常神奇。这个方子治疗䐜疮也非常有效。
小孩子长烂疮、烂痘,可以用牛屎烧成灰,敷在疮面上。牛屎还可以敷在痈肿不愈的地方,可以消除疤痕,是外科常用的药。
小兒惡瘡,並月內疥瘡,皂角水洗拭乾,以少麻油搗爛塗之。(《肘後》)
小兒甜瘡,頭面耳邊,連引流水極癢,久不愈者。蛇床子一兩,輕粉三錢,為細末,油調搽。(《普濟》)
小兒癬瘡,蛇床子杵末,和豬脂塗。(《千金》)
小兒疥癬,藁本煎湯浴之,並以浣衣。(《保幼大全》)
小兒臍瘡不合,黃柏末塗。《千金方》:馬齒莧燒研敷之。
小兒角弓反張,南星、半夏等分為末,薑汁竹瀝灌下一錢,仍灸印堂。《肘後方》:角弓,四肢不隨,煩亂欲死,雞矢白一升,清酒五升,搗篩,合揚千遍,乃飲,大人服一升,小兒五合,日二服。
白話文:
嬰兒患有惡瘡,以及月內長出的疥瘡,可以用皂角水洗淨擦乾,再用少許麻油搗爛塗抹。嬰兒患有甜瘡,頭面耳邊都癢,並連帶引發流水,久治不癒的,可以用蛇床子一兩、輕粉三錢研磨成細末,用油調和後塗抹。嬰兒患有癬瘡,可以用蛇床子研磨成末,和豬油一起塗抹。嬰兒患有疥癬,可以用藁本煎湯洗澡,也可以用來洗衣服。嬰兒患有臍瘡無法癒合,可以用黃柏末塗抹。也可以用馬齒莧燒成灰研磨後敷在患處。嬰兒出現角弓反張的情況,可以用南星、半夏等分研磨成末,用薑汁和竹瀝調和後灌服一錢,並灸印堂穴。另外,嬰兒出現角弓反張,四肢不隨,煩躁欲死的情況,可以用雞屎白一升,清酒五升搗碎過篩,混合後攪拌一千遍再服用。成人每次服用一升,嬰兒每次服用五合,每天服用兩次。
小兒風熱,昏懵躁悶,不能食。消梨三枚,切破,以水二升,煮汁一升,入粳米一合,煮粥食。(《食療本草》)
小兒潮熱往來盜汗,胡黃連、柴胡等分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至五丸,安器中,以酒少許化開,便入水五分,重湯煮二三十沸,和滓服。(《孫兆秘寶方》)
小兒久瀉,脾虛,米穀不化,不進飲食,炒白朮、半夏曲各二錢半,丁香五分,為末,薑汁麵糊丸黍米大,隨兒大小米飲服。(《全幼》)
白話文:
孩子得了風熱病,昏昏沉沉,煩躁不安,沒胃口吃飯。可以拿梨子三顆,削皮切開,加水兩升,煮成一升梨汁,加入一合粳米,煮粥給孩子吃。
孩子發燒,反覆出汗,可以將黃連和柴胡等量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芡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一到五丸。將藥丸放入器皿中,用少量酒化開,再加入半杯水,用重湯煮二十到三十沸,連渣一起服用。
孩子長期腹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不愛吃東西,可以將白朮和半夏曲各二錢半,丁香五分,研磨成粉,用薑汁和麵糊做成小米大小的藥丸,用小米湯送服。
小兒赤白下痢,體弱不堪,宣黃連水濃煎,和蜜日服五六次。(《子母秘錄》)
小兒暑風,暑毒入心痰塞心孔,昏迷搐搦,此危急之證,非此瞑眩之劑不能治。三生丸:白附子、天南星、半夏並去皮,等分生研,豬膽汁和丸黍米大,量兒大小,以薄荷湯下。令兒側臥,嘔出痰水,即蘇。(《全幼心鑑》)
小兒身熱狂躁,昏迷不食,梔子仁七枚,豆豉五錢,水一盞,煎七分服,或吐,或不吐,立效。(閻孝忠《集效方》),按:仲景治煩躁,用梔子豆豉湯。煩者,氣也。躁者,血也。故用梔子以治肺煩,煩屬肺,香豉以治腎躁,躁屬腎。
白話文:
孩子出現紅白痢疾,身體虛弱無力,可以用黃連水濃煎,加入蜂蜜,每天服用五到六次。
孩子中暑,暑熱毒氣侵入心臟,痰堵塞心竅,導致昏迷抽搐,這是非常危險的症狀,必須用三生丸治療。三生丸由白附子、天南星、半夏去皮,等量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混合成米粒大小的丸藥,根據孩子的年齡服用,用薄荷湯送服。讓孩子側躺,吐出痰水,就能恢復。
孩子發燒、神志不清、煩躁不安、不願意吃東西,可以用梔子仁七枚、豆豉五錢,加水一碗,煎至七分,服用,可能會吐,也可能不吐,都能很快見效。古人治煩躁,常用梔子豆豉湯。煩躁屬於氣,神志不清屬於血,所以用梔子治療肺部的煩躁,因為煩躁屬於肺,用豆豉治療腎臟的燥熱,因為燥熱屬於腎。
小兒狂語,夜後便發,竹瀝夜服二合。(《至寶方》)
小兒傷寒,淡竹瀝、葛根汁各六合,細細與服。(《千金》)
小兒風痰壅閉,語音不出,氣促喘悶,手足動搖,訶子半生半炮,去核,大腹皮等分,水煎服,名二聖散。(《全幼》)
小兒流涎,脾熱有痰。皂莢子仁五錢,半夏薑湯泡七次,錢二分,為末,薑汁丸麻子大,每溫水下五丸。(《聖濟》)
白話文:
【小孩發狂說話,夜晚開始,使用竹瀝在夜晚服用兩合(《至寶方》)】
【小孩感冒,用淡竹瀝和葛根汁各六合,細細地讓小孩服用(《千金》)】
【小孩風熱痰阻,聲音無法發出,呼吸急促,四肢顫抖,取訶子一半生一半炒,去除核,與大腹皮等量,用水煎煮服用,稱為二聖散(《全幼》)】
【小孩流口水,脾臟熱有痰。取皁莢子仁五錢,用半夏和生薑湯浸泡七次,每次兩分,研磨成粉,用生薑汁製成如芝麻大小的丸子,每次用溫水服用五丸(《聖濟》)】
小兒口噤身熱,吐沫不能乳,取東行牛口中涎沫塗口中,及頤上,自愈。(《聖惠》)
初生胎熱,或身體黃者。以真牛黃一豆大,入蜜調膏,乳汁化開,時時滴兒口中,形色不實者,勿多服。
小兒黃疸,眼黃脾熱,用青瓜蔞焙研,每服一錢,水半盞,煎七分,臥時服,五更泄下黃物,立愈,名逐黃散。(《普濟》),《總微論》:胡黃連、川連各一兩,為末,用黃瓜一枚,去瓤,留蓋,入藥在內,合定,麵裹煨熟,去面,搗丸綠豆大,量兒大小,溫水下。
小兒吐逆不止,用鉛丹(即黃丹)研末,小棗肉和丸芡子大,每以一丸針簽於燈上燒過。(宜用麻油點燈燒。)研細,乳汁調下,一加硃砂、枯礬等分,名燒針丸。(謝氏小兒方。)按:鉛丹體重性沉,走血分,能墜痰去怯,故治驚癇,顛狂,吐逆,反胃,有奇功。
白話文:
小孩嘴巴緊閉、身體發熱,吐口水卻無法喝奶,可以取東行牛嘴裡的口水塗抹在孩子的嘴巴和下巴上,就能自然痊癒。
新生兒如果出現胎熱或者身體發黃,可以用一粒真牛黃,加入蜂蜜調成膏狀,用母乳化開,時時滴入孩子口中,但如果孩子體質虛弱,就不要多服。
小孩黃疸,眼睛發黃、脾胃發熱,可以將青瓜蔞焙乾研磨,每次服用一錢,用半杯水煎至七分,睡前服用,五更時會排出黃色的物質,病症就會痊癒,這個方子叫做逐黃散。
小孩吐逆不止,可以將鉛丹研磨成粉末,用小棗肉和成芡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用一根針把丸子穿起來,在燈火上燒過(最好用麻油點燈),研細後用母乳調服,也可以加入硃砂和枯礬等分,叫做燒針丸。鉛丹性沉,可以入血,能墜痰去怯,因此治療驚癇、顛狂、吐逆、反胃有奇效。
小兒初生七八日,大小便血出,乃熱傳心肺,不可服涼藥。只以生地汁五七匙,酒半匙,蜜半匙,和服。(《全幼》)
《大觀本草》載治小兒腹痛夜啼,用牛黃如小豆大,乳汁化服,又臍下書田字瘥。
小兒吃土,用干黃土一塊,研末,濃黃連湯調下。(《救急方》)
小兒肚皮卒然青黑,乃血氣失養,風寒乘之。危惡之候,大青為末,納口中以酒送下。(《保幼大全方》)
小兒羸瘦,甘草三兩,炙焦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溫水下五丸,日二服。(《金匱玉函》)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七到八天,大小便出血,這是熱氣傳到心肺,不能服用涼性藥物。只可以用生地汁五到七匙,酒半匙,蜂蜜半匙,混合服用。
《大觀本草》記載治療小兒腹痛夜啼的方法:用牛黃如小豆大小,用乳汁化開服用,也可以在肚臍下方寫一個田字,就能痊癒。
小兒吃土,可以用乾燥的黃土一塊,研磨成粉末,用濃黃連湯調和服用。
小兒肚子突然青黑,這是血氣不足,風寒乘虛而入。病情危急,要用大青研磨成粉末,放入口中,用酒送服。
小兒瘦弱,可以用甘草三兩,烤焦研磨成粉末,做成蜜丸,每丸如綠豆大小,每次用溫水送服五丸,一天服用兩次。
小兒盤腸,內鉤腹痛,用蔥湯洗兒腹,仍以炒蔥搗貼臍上,良久,尿出痛止。(《湯氏嬰孩寶鑑》)
小兒無故卒死,取蔥白納入下部,及兩鼻孔中,氣通,或嚏,即活。(《經驗方》)
小兒陰被蚯蚓呵腫,令婦人以吹火筒吹其腫處,即消。
小兒陰腫赤痛,日夜啼叫,數日退皮,愈而復作,用老杉木燒灰,入膩粉清油調敷,效。(《得效方》)
小兒陰囊忽虛熱腫痛,蚯蚓泥加生甘草汁,入輕粉末少許,調塗。
小兒五歲以內不可食雞,生蛔蟲。
白話文:
嬰兒肚子痛,像是腸子打結一樣,可以用蔥湯洗肚子,再用炒過的蔥搗碎貼在肚臍上,過一陣子就會尿出來,疼痛也會消失。
嬰兒突然不明原因死亡,可以將蔥白塞入肛門和鼻孔,如果能通氣或打噴嚏,就能活過來。
嬰兒的陰部被蚯蚓咬腫了,可以用吹火筒吹患處,腫脹就會消下去。
嬰兒的陰部又紅又腫,痛得日夜哭鬧,好幾天後皮膚才脫落,但又會復發,可以將老杉木燒成灰,加入滑石粉和清油調和敷在患處,就會有效。
嬰兒的陰囊突然又熱又腫又痛,可以用蚯蚓泥加生甘草汁,再加入少許輕粉末混合塗抹。
五歲以下的嬰兒不要吃雞肉,否則容易生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