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虛老人

《古方彙精》~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兒科門

赤子初生。百脈未周。賴母乳哺之。而其膚革未充。精髓未滿。恆易招客忤。究其根原。有未離母胎。而已受病者。有既脫母腹。而旋致病者。有變蒸非病。而調護失宜。輾轉而成病者。加以痘疹關煞。種種皆病之所叢生。心誠求之。不中不遠。今自初生。以及孩提。少長。

內外主客。各採數方。雖未盡保嬰之法。而按症投之。可無橫夭。是亦慈幼之一端也。輯兒科。

2. 小兒初生集要十則

一小兒初生。先濃煎黃連甘草湯。用軟絹。或絲綿包指。蘸藥。摳出口中惡血氣。或不及。即以藥湯灌之。待吐出惡沫。然後與乳。能令出痘稀少。

一小兒生下。不出聲者。急看上齶有泡。即用銀簪挑破。絲棉拭去血。勿令入喉。可活。

一方切不可斷臍。以棉衣包兒。用火紙捻燒臍。待兒氣轉回。方可斷臍。

一兒生未乳之前。用淡豆豉。濃煎與服。可下胎毒。最妙。乳後亦可服。且能助養脾氣。消化乳食。月內。以豬乳哺兒。可解痘毒驚癇。且無撮口臍風之患。

一初生小兒。不尿。乃胎熱也。取大蔥白。切四片。取乳汁半盞。同煎片時。分作四服。即通。不飲乳者。服之飲乳。若臍旁有青黑色。及撮口者。不治。

一初生小兒。大小便不通。以致腹脹欲死。急令人以開水漱口。吸咂兒前後心。並手足心。臍下七處。凡五七次。以皮紅赤色為度。須臾即通。

一小兒生下。遍身無皮。用白米粉干撲之。候皮生。乃止。

一小兒周歲之內。謂之芽兒。切忌頻浴。以致濕熱之氣鬱聚不散。身生赤遊丹毒。如胭脂塗染。腫而壯熱。毒一入腹。則肚脹哽氣。以致殺兒。更有洗後包裹失護。風邪所傷。身生白流。腫而壯熱增寒。鼻塞腦悶。痰喘咳逆。故兒切忌多浴。

一凡浴兒時。須四圍遮好。謹避風寒。又須掩好肚臍。勿令潮濕。否則風邪入臍。流毒心脾。能致撮口臍風等症。倘臍中有濕。將大紅羊絨。燒灰糝上。紮好。或用馬齒莧。燒灰敷之。治口瘡並效。

一小兒忽然驚搐。當令平臥於床蓆之上。任其牽動。不可抱緊。蓋風與痰相激而逆行。筋絡間皆有痰流注。定後則仍歸於脾胃中。若一緊抱。便凝結不散。醒後多成廢人。戒之戒之。

3. 馬蘭膏(一)

(治小兒兩足紅赤。遊風流火。如足至小腹。手至胸膛。多致不救。急用此方救之。百不失一。並治大人。兩腿赤腫。流火。或濕熱伏於經絡。皮上不紅不腫。其痛異常。病者只叫腿熱。他人按之極冷。此謂伏氣之病。急用此膏搽之。立愈。)

馬蘭

(不拘多少冬季無葉取根亦可)

上用水洗去泥。搗爛絞汁。以雞毛蘸汁搽之。干則再換。如頸項腿肋縫中潰爛。以此汁調飛淨六一散搽之。即愈。

4. 六一散方(二)

滑石(五錢),硃砂(六分),甘草(一錢)

研末和勻。

5. 金黃散(三)

(治小兒胎毒。赤遊丹毒。用生黃蜜調敷。)

黃連,藍石,寒水石黃柏芙蓉葉(各五錢),景天鬱金(各一錢五分),大黃(一兩)各取淨末。研細和勻。外敷內服皆可。內服每服五分。甘草節四分。煎湯和蜜調下。

一方治胎毒濕爛。用薔薇花梗。連皮去葉。炙研細末。茶油調敷。

一方治小兒月內㾩瘡。滿頭及渾身脫皮者。用多年尿缸內紅色磚。焙乾為末。或香油麻油俱可調搽。

一方治小兒丹毒。用馬齒莧或藍澱搗敷之。

6. 治撮口方(四)

穿山甲(用尾上甲三片羊油炙黃色),蠍梢(七個)共為細末。人乳調塗乳上。令兒吮之。用厚衣包裹。汗出即愈。

7. 預治小兒臍風馬牙經驗方(五)

枯礬,硼砂(各二錢五分),冰片麝香(各五釐),硃砂(二分)

共為末。凡小兒生下。洗浴過。用此藥糝臍上。每日換尿布時。仍糝此末。糝完一料。永無臍風等症。

8. 紫蘆散(六)

(治小兒竹衣胎㾩。凡無皮膿血淋漓。及胎中遺毒。赤剝楊梅等瘡。並治婦女為丈夫梅瘡所過。結毒之氣。漸至陰戶濕爛。流血不止。沿至產門。外繞肛門。腫硬潰膿。出水不休。疼痛不堪。將此藥搽之。每一小便。勢必衝去。須要勤搽。漸漸自愈。極驗如神。若毒勢重者。

配入珍珠一錢五分。西黃一錢。其效更捷。)大冰頭(五分),紫甘蔗皮(燒存性取淨末),粉口兒茶(各五錢),真綠豆粉(要炒燥),厚川黃柏(各七錢以豬膽汁塗炙七次),輕白蘆甘石(火煅一兩黃連汁內淬三次童便內淬四次),赤石脂(五錢煅)

上共為細末。用麻油雞子黃。煎黑。去黃。候冷。調搽。即愈。假如麻油二兩。入雞子黃一枚。內服解毒丸。方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