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虛老人

《古方彙精》~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外科門

症有內。復有外。外之形症。可一望而知。而亦有表裡寒熱虛實之別。大抵發於臟者陰也。發於腑者。陽也。而陰中陰。陽中陽。陰中陽。陽中陰。變易互易。幻不可測。或施治之偶誤。或援拯之稍緩。輕者致重。重者致死。可不慎諸。夫病有淺深。發有緩急。而淺者多急而易痊。

深者多緩而難愈。總以升提解散。為第一要著。其積之深而發之緩者。為臟為陰。升而越之。其積之淺而發之急者。為腑為陽。解以和之。次則且補且提。且托且散。化大為小。舉重若輕。是菩提之妙果也。制方者體此。無論癰疽疔毒。按形症而求之治之。可應手取效。幸勿以方多習見少之。

白話文:

疾病有內外之分,外在的症狀一目了然,但也有表裡寒熱虛實的區別。一般來說,發於臟腑的病症屬於陰,發於腑的病症屬於陽。陰中有陰,陽中有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變化無常,難以捉摸。治療稍有不慎,輕則加重,重則致命,不可不謹慎。疾病有淺深,發作有緩急,淺者多急而易治癒,深者多緩而難治。總之,升提是治療的首要方法。積之深而發之緩者,屬於臟,屬於陰,需升而越之;積之淺而發之急者,屬於腑,屬於陽,需解以和之。其次可以補提,托散,化大為小,舉重若輕,這就是治療的妙法。制方者要體會此理,無論是癰疽疔毒,都要根據症狀施治,才能藥到病除。不要因為方劑多而見識少,而忽略了治療的關鍵。

至若咽喉出入。呼吸死生。視聽分司。聰明互用。內外之因不一。療救之法斯存。又如齒唇口舌。相輔而行。依絡循經。表印乎里。審標察本。治及其源。各具數方。固知簡也。言提其要。庶有當乎。輯外症。

白話文:

關於咽喉的進出、呼吸的運作以及生死的掌握,視覺和聽覺各有專責,智慧與聰明相輔相成。疾病的原因多樣,治療的方法則需根據情況而定。例如齒、脣、口、舌之間的相互配合,通過脈絡循行於經絡,外表反映內部狀態。在診斷時,必須審視主要症狀,探查根本原因,從源頭進行治療。每種情況都有多個治療方案可用。簡而言之,抓住核心,這樣或許才能恰當應對。輯集外在症狀的診斷。

2. 仙方活命飲(一)

(治一切癰疽。不論陰陽惡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化膿生肌。散瘀消腫。乃瘡科之聖藥也。)

穿山甲,銀花(各二錢),皂角刺,歸尾(各一錢五分),赤芍,陳皮,甘草節,天花粉,貝母白芷(各一錢),防風(七分),乳香,沒藥(各五分俱去油)

酒水各半煎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治各種癰疽,不論是陰性或陽性的毒瘡,未化膿的能消腫,已化膿的能潰爛排膿,然後生肌癒合,散瘀消腫,是治療瘡瘍的聖藥。方劑包括穿山甲、銀花各二錢,皂角刺、歸尾各一錢五分,赤芍、陳皮、甘草節、天花粉、貝母、白芷各一錢,防風七分,乳香、沒藥各五分(去油),用酒水各半煎服。

3. 六味湯(二)

(治癰疽發背疔瘡。並一切無名腫毒。未成者消。已成者潰。最危之症。三服全愈。)

生地黃,生黃耆,生甘草,白芷(炒),當歸(炒),穿山甲(炒各三錢)

患在頭面。加川芎五錢。手足。加桂枝五錢。中部。加杜仲五錢。下部。加牛膝五錢。

上連引七味。依方稱准。分量不可增減。善飲者。用黃酒二碗。煎一碗。不善飲者。酒水各一碗。煎服。

白話文:

治療癰疽、發背、疔瘡,以及各種無名腫毒,未形成的能消退,已形成的能潰爛。這是最危急的病症,服用三次藥就能痊癒。用生地黃、生黃耆、生甘草、白芷(炒)、當歸(炒)、穿山甲(炒,各三錢)。如果病灶在頭面,加川芎五錢;如果病灶在手足,加桂枝五錢;如果病灶在中部,加杜仲五錢;如果病灶在下部,加牛膝五錢。以上七味藥依方比例配製,不可增減用量。善飲酒者用黃酒二碗煎成一碗,不善飲酒者用酒水各一碗煎服。

4. 萬靈丹(三)

茅朮(八兩),全蠍,明天麻,石斛,當歸,炙甘草,川芎,羌活,荊芥,防風,麻黃,北細辛,川烏(湯泡去皮),草烏(湯泡去皮尖),何首烏(以上各一兩),明雄黃(六錢)共為細末。煉蜜丸。丸分三等。一兩作四丸。一兩作六丸。一兩作九丸。硃砂六錢為衣。收貯瓷瓶。

白話文:

材料:

  • 茅朮:8兩
  • 全蠍:適量
  • 明天麻:適量
  • 石斛:適量
  • 當歸:適量
  • 炙甘草:適量
  • 川芎:適量
  • 羌活:適量
  • 荊芥:適量
  • 防風:適量
  • 麻黃:適量
  • 北細辛:適量
  • 川烏(需先用湯浸泡去皮):1兩
  • 草烏(同上處理):1兩(去皮尖)
  • 何首烏:各1兩
  • 明雄黃:6錢

製法: 以上所有材料混合磨成細粉,再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狀。丸子有三種大小,分別是每兩做4個丸、6個丸或9個丸。其中,6錢的硃砂用來包裹丸子。最後,將這些丸子存放在瓷器瓶中。

請注意,此配方可能含有對某些人不適用的成分,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師。

凡遇惡瘡癰疽發背等症。用連須蔥白九枝。煎一茶杯。看患者年歲老壯。病勢緩急。酌用三等之丸。未成隨消。已成即高腫而潰。如無須發散者。只用熱酒化服。服後避風。食稀粥。

忌冷物。房事。孕婦勿服。

白話文:

遇到惡性膿瘍、發背等病症時,可以使用九根帶根的蔥白,煎煮成一杯濃湯。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強壯程度以及病情的輕重緩急來調整藥丸的劑量。若病竈還未形成,則隨即消散;若已形成,則會出現高熱腫脹並最終破潰。如果患者沒有長出胡須或頭髮,則僅需用熱酒調服。服用後要避免吹風,並食用稀粥。

禁忌冷食、房事,懷孕的婦女請勿服用此藥。

5. 醒消丸(四)

(治一切癰疽腫毒。初起即消。)

乳香,沒藥(各一兩),麝香(去油一錢五分),雄精(五錢)

共研和。黃米飯一兩。搗爛。入末。再搗。為丸。蘿蔔子大。曬乾。忌烘。每服三錢。熱陳酒送下。醉蓋。取汗。酒醒癰消痛止。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治療一切癰疽腫毒的中藥方劑,能有效消腫止痛。

藥方:

  • 乳香、沒藥:各一兩
  • 麝香(去油):一錢五分
  • 雄精:五錢

製法:

  1.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
  2. 將黃米飯一兩搗爛,加入藥末,再一起搗成丸子,大小如蘿蔔子。
  3. 將丸子曬乾,不可烘乾。

用法:

每次服用三錢,用熱陳酒送服,喝到微醉,蓋被取汗。酒醒後,癰疽消腫,疼痛止息。

說明:

  • 癰疽腫毒:指皮膚及皮下組織化膿感染的疾病。
  • 乳香、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 雄精:具有補腎壯陽、消腫止痛的功效。
  • 黃米飯:作為藥丸的粘合劑。

注意事項:

  • 服用藥物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忌烘乾藥丸,以免影響藥效。

6. 犀黃丸(五)

(治乳岩。瘰癧。痰核。橫痃。流注。肺癰。小腸癰。等症。)

即醒消丸內。除去雄精。加犀黃三分。如前法為丸。每服三錢。熱陳酒送下。患生上部。

臨臥服。生下部。空心服。

白話文:

治療乳岩、瘰癧、痰核、橫痃、流注、肺癰、小腸癰等症,可以用醒消丸去除雄精,再加入犀黃三分,按照原方法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三錢,用熱陳酒送服。若病灶生於上部,則臨睡前服用;若病灶生於下部,則空腹服用。

7. 益氣養營煎(六)

(治疽患漫腫多日。腳散頂平。)

川芎,生甘草節(各一錢),當歸,銀花,茯苓,生黃耆(各二錢),炙山甲(一錢五分),荊芥(八分)

用蔥一枝。酒半杯。早晚每投一劑。外治須急聚根腳。中敷玉樞丹。(即太乙紫金丹。見前內症四二。)四圍以坎宮錠敷之。(見後二一)更加用生蔥一兩。黃蜜三錢。大遠志肉八錢。搗爛成餅。重湯蒸熱。貼於患處。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治療疽患(一種皮膚潰瘍)的方法。疽患蔓延腫脹已有多日,腳部散開,頂部平坦。

藥方如下:

  • 川芎、生甘草節(各一錢)、當歸、銀花、茯苓、生黃耆(各二錢)、炙山甲(一錢五分)、荊芥(八分)

用法:

  1. 將藥材與蔥一枝、酒半杯一起煎煮,早晚各服用一劑。
  2. 外治方面,需迅速將患處的根部和腳部聚集起來。
  3. 在患處敷上玉樞丹(即太乙紫金丹,見前文內症四二)。
  4. 患處周圍再敷上坎宮錠(見後文二一)。
  5. 另外,將生蔥一兩、黃蜜三錢、大遠志肉八錢搗爛成餅,用重湯蒸熱後貼在患處。